據中國青年報消息,3月28日到3月30日,涼山州木裡縣、西昌市、冕寧縣、鹽源縣發生森林火災。
而此時離木裡大火剛剛一周年。
四川涼山州又發生森林火災,涼山州春冬季為何易發生火災?
1氣候原因
涼山州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乾濕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乾暖;夏半年雲雨較多,氣候涼爽。除尼日河四季較分明外,其它地方以平均氣溫劃分季節,四季不明顯,海拔較高地區無夏,南部海拔較低地區無冬。四季雖不明顯,但乾濕季節卻顯著。大致是11—4月為乾季,5—10月為溼季。乾濕季特徵顯著不同。乾季氣候特點是降水稀少,溫差不大,陽光充足,氣候暖和。溼季氣候特點是溫涼溼潤、多陰雨。溼季的明顯特徵是多雨,故習慣上稱溼季為雨季。
冬春季正值涼山州的幹基,天乾物燥風大。
2 森林植被情況決定的
以木裡縣為例,2019年木裡火災現場位於高山峽谷地帶,植被茂密,氣候多變,地表可燃物複雜,高山腐殖層多,雖然前期火可能撲滅,但是火場裡的倒木、腐木、腐殖層、泥炭等,很有可能存有火源,火在下面緩慢燃燒,但是不被人們察覺。
3 閃電很可能是「元兇」
四川涼山州的森林草原火災成因分為石頭撞擊引發、雷擊(閃電)、人為點燃等幾種。
有專家表示「其實雷擊火是『閃電火』。雖然發生的不多,但也有,而且主要出現在攀西地區。」由於乾旱河谷、乾熱河谷氣候廣布,涼山州所在的攀西地區容易出現「乾打雷」,即,只打雷不下雨或小雨且伴隨閃電。
而遇到冬春季節高溫少雨的時候,「乾打雷」的閃電就容易引燃樹木、地表可燃物,進而引發森林大火。
「特別是深冬和初春季節,木裡的樹木已經幹到極容易點燃的地步。」
4 地勢複雜,撲救難度極大
涼山州是森林火災高發區域,和平原、盆地、丘陵等地區不同的是,涼山州的森林火災,多發生在地處偏僻,森林植被好的地方。火災發生在人跡罕至的高山給滅火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起火的周邊往往沒有重要設施和村莊,多是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和陡峭的山林,植被以雲南松、灌木林等為主,加之涼山州每年春季少雨、風大,火災蔓延速度極快。此外,火場往往交通不便,很多地方要靠徒步爬山前往,撲救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