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季雷擊頻發,我們該如何預防雷擊火災?

2020-11-23 騰訊網

春季來臨,全國多地氣溫攀升,乾燥少雨,春雷也開始打響,雷擊頻發,極易造成森林火災。

2020年3月30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突發森林大火,大火共計造成19名參與撲火的人員犧牲,過火面積超過2000公頃,起火原因經初步判斷為雷擊造成。無獨有偶,幾乎在一年前的同期,也就是2019年3月30日,涼山州木裡縣突發森林火災,大火共計造成30名參與撲火的人員犧牲,已確認起火原因為雷擊火災!

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多麼渺小,雷電的發生我們尚且不能掌控,不確定因素太多,只有做好自身的預防工作,嚴防死守,才能儘可能的降低火災發生的機率,做到在火災初期就將火苗撲滅,將火災扼殺在搖籃中。

雷電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目前普遍能接受的理論是雨滴分離理論。

1、當空氣當中存在大量的潮溼水蒸汽,隨著地形和氣溫的變化,水蒸汽上升,水珠上升過程中,受氣壓的影響,會形成破裂。快速分離的水珠一部分會帶正電荷 ,一部分會帶負電荷。

2、隨著氣流持續上升,水珠不斷破裂分離,相同極性的電荷不斷聚集。

3、當相當多的正負電荷分別聚集,就會在分別帶正負電荷雲層之間形成電場。

4、當正負電荷雷雲之間的電場足夠大,大到足以破壞空氣的絕緣,則會形成放電。

因此,形成雷電,要有雷雲。雷雲的形成要有潮溼的空氣、要有使潮溼的空氣能夠上升並開始凝結為水珠的氣象或地形條件、氣流要能夠強烈持續上升。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則容易形成雷電放電條件。因此春季和夏季,溫度高,溼度大,水蒸氣大量上升,非常容易產生雷電,加上類似涼山這種地形地貌,森林植被豐富的原因,致使雷擊火災頻發。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雷擊火災呢?

1、布局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

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是預防森林火災的基礎設施,它能第一時間檢測到起火點,將火災在燃燒初期就撲滅,防止火災擴散。前提是要保證視頻監控系統24小時開機運行,利用視頻監控可見光與熱成像雙重監測作用,全天候加強火情監測。

2、護林員加強巡護

森林防火不是兒戲,護林員的巡護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確保巡護路徑檢查到位。瞭望員每日輪換上塔瞭望,確保瞭望塔始終有人值守。重點加強落雷區域和雷擊火易發區的巡護和瞭望監測,每半小時向指揮部報告一次瞭望情況,做到有火報火情,無火保平安。

3、對雷擊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將每日發布的落雷信息第一時間發送到基層防火一線,各單位按照落雷點坐標,派出預警巡護隊伍,有針對性加強落雷區域的武裝巡護,確保有火及時處置。

4、利用科技手段助力防火

利用無人機對落雷區域進行反覆巡查,必要時可開展空中載人巡護,對落雷區域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5、撲火隊伍切換到戰時狀態,確保能隨時參與撲火

確保專業隊伍時刻處於臨戰狀態,森林防火坦克運兵車靠前布控在雷擊火易發區域,一旦發生雷擊火情,快速出擊,精準施救,確保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6、平時做好森林消防演練工作

平日裡,森林防火隊伍也不能放鬆警惕,要及時開展滅火演練工作,真實的模擬火災情況,鍛鍊森林消防員的應急處理能力,掌握當地地形,做到了如指掌,確保真正發生火災時能萬無一失,隊伍也能隨時參與作戰。

重慶海普20年森林防火從業經驗,擁有森林火災預防、決策、撲救等全方位軟硬體產品及一系列解決方案,產品完全自主研發,具備獨特優勢,森林防火解決方案選擇海普更專業!

相關焦點

  • 被雷擊後如何進行急救?文胸導電事故一覽
    被雷擊後如何進行急救?文胸導電事故  雷擊後救援  人工呼吸+心臟按摩  萬一被雷電擊中,第一時間撥打120。救護車未抵達前,該如何進行急救?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葉澤兵表示,首先是進行人工呼吸。
  • 防雷警示:海南進入雷暴活動頻發季節
    我省進入雷暴活動頻發季節  省氣象部門發布防雷警示  本報海口5月14日訊 (記者柏彬 特約記者熊瑛 通訊員周茂華)日前,東方市板橋鎮報利村林某在自家二樓陽臺衛星電視天線旁遭雷擊,在昏迷假死近4個小時後被醫院搶救過來。
  • 廬山龍首崖遭雷擊起火!(附現場視頻)
    廬山龍首崖遭雷擊起火!接報後,廬山管理局、濂溪區、廬山市、柴桑區的4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和廬山風景區消防救援大隊立即趕赴火災現場參加撲救。省森防指已調派省航空護林局AC-313直升飛機趕赴火場滅火。現場視頻↓↓↓現場大圖↓↓↓不要走開江報君來給您科普一下什麼是雷擊火?
  • 防雷專家稱手機電磁波不會引來雷擊
    眼下正值雷雨天氣頻發的高峰期,有些媒體提醒市民 「切忌在雷電時使用手機」,因為手機會「引雷」。一些市民於是患上了手機恐慌症,電閃雷鳴時來了電話也不敢接。那「手機引雷」說到底是真還是假呢?多數防雷專家認為,「手機引雷」是無稽之談、偽科學。
  • [煙臺]近期雷擊觸電事故頻發 3天發生6起4人不幸身亡
    水母網8月22日訊(YMG記者 李俊玲通訊員 吳明順) 近日,煙臺萊州、招遠等縣市區出現雷雨天氣,導致雷擊、觸電等意外事故頻發。  數據顯示,8月17日至20日,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共調度派車1005次,救治各類急危重傷病員968人。
  • 為何涼山州山林火頻發?
    去年木裡火場也是這個前後日期,一場火災中有30位英雄離去。 向英雄致敬! 據資料顯示:每年2月到4月是四川林火的高發季節,高發區域主要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南部、涼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內。為何這裡山林火災多發?今天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木裡火災多發的原因。
  • 飛機遭雷擊視頻集錦:雷擊到底可不可怕?
    但是在人們的心中,飛機被雷擊可不是鬧著玩的。  事實上,大部分飛機機身使用的是可導電的鋁材料。飛機在進入風暴雲中,收集大量的靜電後會將其釋放。但是由於嚴格的航空規定,所有的飛機都必須具備電屏蔽的功能以保證飛機內部免受雷擊影響。在雷擊測試(lightning test)實驗室中,科學家向與飛機機身相同的材料上發射電流。
  • 男子遭雷擊後性情突變暴躁 醫生:雷擊擾亂腦電波
    今年6月末的一天,內蒙古呼倫貝爾鄂倫春旗吉文林區的田根林,遭到雷擊僥倖生還,但原本脾氣溫和的他由「好好先生」變成了一個經常與人爭吵的「暴躁男」。近日,田根林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哈醫大二院就診。醫生表示,雷擊正是田先生性情大變的罪魁禍首。
  • 高壓線被雷擊中有多危險?
    △瀋陽高壓線遭雷擊引發火災(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所幸,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也不禁讓我們思考:為什麼高壓線會被雷劈中?高壓線被雷劈中,究竟會帶來什麼樣危險的後果?又有哪些措施來防止高壓線被雷劈中呢?處在高空,高壓線不怕被雷擊中嗎?
  • 雨季來了,飛機雷擊如何檢查?機務如何防範?
    雨季來了,飛機雷擊如何檢查?機務如何防範?2.飛機常見雷擊損傷部位遭受雷擊時,飛機至少有兩個雷擊點:一個進電口,一個放電口,在進行雷擊檢查程序時必須至少檢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損傷點,通常雷擊點在飛機的結構末端,比如:雷達罩、翼尖小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末端、凸出的天線外罩、發動機反推末端等,機身蒙皮也是經常雷擊的區域。上圖是雷擊常見損傷的位置;下圖為手冊中按照飛機外表容易遭受雷擊的概率分的三個區域。
  • 航空雷擊之「殤」(一):機長話雷
    近日,聽說某航又發生了雷擊,一個「又」字,可見雷擊在這個夏季有多頻繁。飛機曾被譽為雷電的「活靶子」,就目前科技手段,尚沒有一個很好的設備使飛機免受雷擊之殤。而雷擊對於飛機來說,到底有多危險?對於飛機而言,發生雷擊的概率有多大?飛機遇到雷擊,飛行員應該如何應對?雷擊之殤究竟該如何「化解」?本文結合實踐,試圖從以下9個方面來述說飛行員如何化解雷擊之殤。
  • 雷擊或致三大致命傷 霹靂閃電季當心被雷倒
    每年5月至9月,是雷暴頻發季節。據廣西雷電監測定位系統監測顯示,6月廣西雷電達11萬多次,截至6月30日,全區共接收到雷電災害報告71起,發生人員傷亡的重大雷電災害5起,造成6人死亡、2人受傷。  雷,如何將人「雷」倒?雷電天氣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市民分析支招。
  • 網爆成都飛上海航班遭雷擊返航 回應:未遭雷擊
    該航班返航後,乘客們下機等候  對於此次疑似雷擊事件,東航回應稱,該趟航班在飛往浦東時遭遇雷雨雲團,機長判斷無法繞過雷雨雲團,為確保安全,機組決定返航。飛機安全落地後,經初步檢查,飛機無異常,在全面檢查後將繼續執行本次航程。  21日晚間,來自東航四川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亦做出回應,稱該趟飛機並沒有遭受到雷擊,而是進入到雷雨雲團,因為天氣原因選擇返航。晚間東航將重新安排一架飛機,從成都飛往上海。
  • 遭雷擊後應如何急救
    夏天是雷雨多發季節,尤其要小心預防雷擊。萬一有人遭受雷擊,應該對傷者進行爭分奪秒的急救。若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應該馬上實施心肺復甦。  見到有人被雷擊中,要馬上高聲呼叫,尋找援助,叫別人撥打急救電話。
  • 民航科普:飛機如何防雷擊
    雷擊的防護一直是飛行安全防範的重中之重。那麼雷擊對飛機的影響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又得如何防範雷擊呢?  提前判斷,避讓雷雨區  航空史已有100多年,飛機在防雷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避讓雷區一直是最優的選擇。
  • 探討飛機機身雷擊的認識和處理
    飛機機身鋁合金結構件雷擊的預防和處理,直接涉及維修人員的排故水平、維修工程管理控制和預防體系的完善以及人力培訓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根據實際工作中的雷擊案例,來認識和識別機身雷擊,就典型機身雷擊的處理和預防控制的具體方法進行探討。
  • 四種有效的LED路燈雷擊保護方式
    慧聰LED屏網 雷擊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1.傳導雷     遠處的雷電擊中線路或因電磁感應產生的極高電壓,由室外電源線路和通信線路傳至建築物內室內的電氣設備。    (3)雷電流流經電氣設備產生極高的熱量,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3.感應雷     雲層之間頻繁放電產生強大的電磁波導致共模和差模幹擾,影響電氣設備運行。
  • 飛機與雷擊
    民航資源網2012年4月3日消息:最近有朋友問我一問題,你說飛機的外殼是金屬的,飛機被雷擊時,外殼將起到靜電屏蔽的作用,那為什麼飛機怕雷擊呢?尤其是客機。現在飛機都說是全天候飛機,還怕雷擊?  那我們首先看看雷擊的原理,雷電是由於大氣層充電產生的結果。當充電到足夠高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從而發生雷擊。
  • 躲在汽車裡防雷擊靠譜嗎?
    說到這裡,我們對汽車「不怕」雷擊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據統計,每架正常運行的飛機幾乎每年都要遭到一次雷擊,但大多不會導致災難性後果。這主要是由於目前商用飛機外殼為金屬材料,對雷擊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應,飛機內部的人員和設備相對比較安全。高層建築很容易被雷擊,而利用法拉第籠的原理製成的籠式避雷網可以有效地降低雷擊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 掌握科學防雷知識 減少農村雷擊危害
    賴敏:接下來我們結合幾個比較具體的事例來分析。2009年6月13日,河南省濟源市軹城鎮某地第三居民組10餘戶居民遭到雷擊,據了解,該居民組並不處於高坡處,為什麼還是會遭到雷擊?另外,據有關媒體報導,居民家中電視天線被擊得只留了個線頭,開關、閘刀、電燈全部損壞,這是否與居民家的用電線路設置不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