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林子)9月6日上午,在本屆服貿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表示,目前,北鬥和GPS Ⅲ是GNSS發展的新階段,但仍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
一方面,部分行業用戶對服務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目前無法滿足。張立新舉例稱,部分關鍵基礎設施,如金融、電網、通信等行業的用戶要求高安全性、高可用性、抗欺騙性,而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用戶則要求高精度、高完好性,要求動態分米釐米級別。
另一方面,衛星信號的「脆弱性」導致複雜環境下的應用受限。如複雜地形環境下易受遮擋、多徑複雜;而複雜的電磁環境下,易受幹擾和欺騙。
「北鬥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綜合PNT體系」,張立新表示。
他介紹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脈衝星導航、地基增強、陸基導航、水下導航、室內導航等多系統並行發展,構成北鬥綜合PNT體系,實現「基準統一、安全可信、高效便捷」。
在融合方面,以北鬥為例,北鬥綜合PNT建設的關鍵途徑是「融合」,從北鬥系統融合,到北鬥綜合PNT體系融合,到建設對世界和未來開放的體系,如PNT系統間、全源等。
提及未來的北鬥衛星,張立新表示,未來北鬥衛星將「全數位化」,由基帶搬移到射頻,直接對射頻數位訊號進行處理;將「功能軟體化」,採用開放的、可拓展的、模塊化的軟體平臺體系,是一種實現多頻段、多模式、多業務的方法。
據《人民日報》報導,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啟動,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取得決戰決勝,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趙澤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