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蹄目動物

2020-10-18 清酒伴人心

  

奇蹄目(學名:Perissodactyla ),因趾數多為單數而得名。 原始奇蹄動物的腳趾是前四後三,現生的奇蹄動物貘就是這樣的腳趾結構。奇蹄目成員胃簡單,不具備偶蹄目部分成員那樣多的胃室,但盲腸大而呈囊狀可協助消化植物纖維。

【演化譜系】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哺乳綱(Mammalia) -真獸亞綱(Eutheria)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下分為:馬型亞目、爪獸亞目、角型亞目 。現存奇蹄類只有馬科、貘科和犀牛科3科7屬17種。

    

  

  

  

奇蹄目動物,是由古新世的踝節目動物進化而來,在始新世開始分別進化為始祖馬和貘犀。這個時期,它們還是生活在茂密森林中,以樹葉、果實為生的小型草食動物。這時,無論是始祖馬還是貘犀都是前肢有四個腳趾,後肢有三個腳趾的小獸。(下圖1.2是始祖馬,3.4是貘犀

  

  

  

  

之後,生活環境逐漸發生變化,始祖馬逐步適應了更加平坦的草原生活;而貘犀則分化出主要適應森林生活的貘科和同時適應草原及森林生活的犀科動物。

現代的貘仍然保留了和貘犀相同的腳趾數量,所以它們也被稱為奇蹄目動物的「活化石」。特別是貘的幼崽,身上呈現的特殊花紋也被認為十分「復古」,像是再次還原了貘犀的樣子。

北美是馬科進化發展的中心,早第三紀期間,由早始新世的始馬幾乎直線地發展出山馬、後馬、中馬、細馬。其他大陸這時雖也曾有馬類的發展,如中國的黔馬 ,但不是進化的主支。新第三紀期間,馬類多次由北美遷往其他大陸 ,中國中新世的安琪馬 ,中新-上新世的三趾馬都是由北美遷入的 。第四紀的真馬也源於北美。

在各地發現的中、上新統的三趾馬化石,四肢兩旁的側趾逐漸縮小,而現存馬科動物的四肢側趾甚至消失,第3趾高度發達,同時四肢也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橈骨和脛骨特別延長,這反映出馬科動物的遠祖從適應森林泥土躍行到逐漸適應草原奔馳的過程。

歷史上的奇蹄目動物也曾霸佔了草原生態系統幾千萬年,衍生出龐大的家族。

  

  

  

  

  

但是自從偶蹄目動物出現之後,便終結了屬於奇蹄目動物的時代,反芻動物有著更先進的消化系統,強勢崛起,古老的奇蹄目動物對反芻動物的競爭毫無招架之,物種一個接一個的滅絕。而馬作為奇蹄目家族的代表性物種,在遇到人類之前其實也一直在走在滅絕的路上。

馬最早滅絕的地方是美洲,作為馬這個物種誕生的地方,馬卻在自己的故鄉滅絕了。

在美洲馬滅絕之時,一群美洲馬踏上白令地峽進入了亞洲,從此在這片馬的新大陸上艱難的生存下來,暫時躲過了馬這個物種團滅的命運。亞洲的生活只是讓它們延緩了滅絕的時間,但滅絕的命運依然不可逆轉。

直到有一天,它們終於等到了那個改寫它們命運的物種——從非洲風塵僕僕而來的智人。這一歷史性會面,被史前的藝術家永久的記錄了下來。

  

  

  

馬作為古老的奇蹄目家族的孑遺,已經將所剩無幾的演化潛力發展到了極致,即便人類能幫它們最後一把,在反芻動物強大的競爭力面前,卻也註定是無力回天。

相關焦點

  • 三水盆地首次發現奇蹄目動物化石
    這塊哺乳類動物下頜骨化石被確定屬奇蹄目。記者何波 攝   去年在佛山南海獅城中學附近發現的一塊哺乳類動物下頜骨化石,於今年被確定屬奇蹄目。   那是鑲嵌在一塊兩巴掌大小的灰色泥巖上的動物下頜骨化石。趙燦輝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一種從未發現過的哺乳類動物化石。他蹲在地上,仔細端詳著那段長5釐米、寬2釐米的下頜骨和上面完整清晰的黑色牙齒。「33年了,這是自發現叉齒獸化石以來,又一次在三水盆地發現重要的哺乳類動物化石,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這裡發現哺乳類動物化石。」
  • 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利哥
    犀牛(學名:Dicerorhinus)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目前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和東南亞、南亞,是現存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現存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動物。它們雖然軀體龐大(其中白犀是僅次於象的第二大陸生動物)相貌醜陋,卻是些膽小無害、不傷人的動物,一般來說,它們寧願躲避而不願戰鬥。不過在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兇猛異常,往往會盲目地衝向敵人。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非洲黑犀在短距離內能達到每小時45公裡的速度。
  • 那些動物進化到了死胡同
    世界之大,我想帶大家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內容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有很多動物得以滅絕,同樣人類無意間拯救了很動物,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禽家畜就是因為人類而從上萬種動物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人生贏家。
  • 我們是雜食動物嗎?
    我們是雜食動物嗎? 2009年01月24日 10:54:00 佛教在線 點擊:0次 在上一節裡,我們提到哺乳動物可大致分成十幾個種類,其中的幾個主要分支有靈長類、食肉類、偶蹄目動物和奇蹄目動物等。
  • 草原動物實力排行榜:獅子第三,鬣狗墊底,第一還存在爭議
    鬣狗,非洲二哥,戰鬥力也是特別強的,它們是群居動物,獅子也得讓他們三分,獵豹根本打不過它們,也是很有實力的選手。鱷魚,水中的霸主,嘴張開長度可以達到將近一米,其咬合力特別大,身生有厚厚的盔甲,是個實力不容小覷的主。
  • 世界上最兇猛的5種動物,北極熊第二,鬣狗墊底,第一實至名歸!
    第一名:鱷魚,肉食動物,如此之大的巨鱷在世界上除了人類,是沒有天敵的。第二名:北極熊,雖然外表溫順,但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的體型巨大,異常兇猛。第三名: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是僅次於大象的陸生第二大動物。它致命的武器為長達一米的犀角。第四名:狼獾,是現存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貂熊在身體外形上介於貂與熊之間,身體和四肢粗壯像熊,但有一條長尾則象貂。
  • 全球六大罕見動物 你知道哪幾個?
    我們真的了解動物的發展史嗎?那麼下面這些鮮為人知的物種又是怎麼一回事?對於下面所要描述的六大罕見怪獸,你都知道哪些?1、皇絹毛猴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皇絹毛猴這種靈長類動物的得名,是因為鬍子酷似德國君主威廉二世。雖然名字來源於一個笑話,不過還是變成了官方名稱。
  • 讓野生動物擁有美好的家園
    回家後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戴勝鳥呀!渾河邊竟然有這種小動物!說明這裡的環境非常好,很適合小鳥居住。我們要好好保護動物,尤其是那些瀕危物種。比如犀牛,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生活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間獨居或結成小群活動。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
  • 壁紙之動物國度
    儘管名字叫荷蘭豬、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並非來自荷蘭、幾內亞。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這款豚鼠壁紙相信喜歡小動物的女生們一定不會放過。    犀牛壁紙裡的動物是哺乳類犀科,主要分布於非洲和東南亞,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僅次於大象體型大的陸地動物。所有的犀類基本上是腿短、體粗壯。
  • 野生動物科普 | 一起探尋大自然的奧秘吧!本周介紹:犀牛
    【形態特徵】犀牛是奇蹄目動物,也是僅次於大象體形的陸地動物。所有的犀類基本都是腿短、體粗壯。它們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犀牛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 6種在中國已絕跡的動物,第4種能咬碎野牛骨頭
    犀牛,犀牛是現存最大的奇蹄目動物,曾經在中國野外是存在犀牛的,而且歷史悠久,品種多樣,包括現今的印度犀、蘇門犀以及爪哇犀,但直到上個世紀初犀牛在中國就已絕跡了。高鼻羚羊,分布在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以及俄羅斯等地的一種牛科動物,其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鼻孔長在最尖端,這種擁有奇怪長相的動物棲息於荒漠、半荒漠地帶,在中國野外生存的高鼻羚羊種群早已絕跡了。白頭鸛,白頭鸛屬大型鸛科動物,曾經在我國南方地區的沼澤、泛洪區有存在,但自從20世紀中葉以後便基本絕跡了,現在僅在一些館內藏有少量標本,可能在中國境內已滅絕。
  • 地球上「最強」的6種動物,獅子墊底,河馬第3,第1可單挑獅群!
    第6名:獅子,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有「草原之王」的稱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在奔跑的時速高達每小時六十多公裡,非洲的其他貓科動物很難與之抗衡。第5名: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體重可達800公斤以上,奔跑的時速可達40公裡,還能在海裡以時速10公裡遊97公裡遠,每年都會有20到90個人受到北極熊的攻擊。第4名:老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儘可能大的收穫為原則。
  • 電腦桌面壁紙之動物國度
    來源:壁紙中國 作者:琳師 2014-04-15 16:23 我來投稿 參與評論    無奇不有的動物國度令人大開眼界,讓人陶醉於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要說北極冰原上真正的主人就莫過於它了,是屬於一種犬科類,還有著雪地精靈的美稱,這套北極狐電腦壁紙作為一款桌面圖片靠近我們的時候,北極狐已經不再是我們的敵人了,因為在它的世界裡除了人類就沒有天敵了。
  • 地球上最兇猛的動物,北極熊排第五名,第一名竟是水生動物
    海洋霸主——虎鯨 虎鯨是一種大型的齒鯨,體重可達9噸左右,身長8-10米,雖然長相很「和善」,但你千萬別被它的外表給迷惑了,這傢伙可是標標準準的食肉動物,龐大的體型加上鋒利的獠牙,在海洋中算是無敵的存在了,不管是其他鯨類還是大白鯊,都是它的手下敗將,更可怕的是,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常常組成一個群體或者家族,來進行捕食和生活。
  • 16隻犀牛角、2.9噸海馬乾……海關連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大案
    海關總署在近日開展的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護衛2020」專項行動中,指揮多地緝私部門連破大案,相繼查獲犀牛角和綠鬣蜥、高冠變色龍等多種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目前,該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國際上嚴格禁止商業性貿易。經查,廣州海關緝私部門查獲的16隻走私犀牛角總重36.6公斤。犯罪團夥為牟取利益,先將犀牛角從非洲運至境外,通過中越邊境繞越設關地走私偷運入境,然後經陸路運輸至福建等地銷售牟利。
  • 什麼動物壽命最長?它僅有一天,而它竟能夠長生不老!
    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僅次於大象體型大的陸地動物。80年:大象大象很早就成了人類的朋友,並能為人類提供幫助。大象非常聰明,能開闢場地,還能把死去的同伴安埋在落葉枯枝之中。大象壽命很長,一般能活到70歲左右,它在10歲到15歲性成熟,懷孕期長達22個月。100年:日本蜘蛛蟹日本蜘蛛蟹生活在深海,它們一生都在深海度過,壽命可達到100歲。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2020-05-24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知道這33個動物的平均壽命嗎?水母竟然永生!
    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是除人類以外唯一攜有麻風病毒的動物。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