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在閉關潛心尋找新選題時,被朋友一個截圖炸出來了。
為了得到準確信息,三爺去看了原新聞。在各大翻譯器的幫助下,做了一下閱讀理解,基本確認網友理解的意思應該沒錯,韓國在進口的日本睫毛膏裡檢測到了核輻射。
檢測的睫毛膏是去年10月進口的,檢測到的放射性核素為釷(Th,拉丁名 thorium據說是從雷神Thor衍生來的),劑量當量為0.74μSv/h,是韓國原有輻射(0.15 0.2μSv/ h)的3倍。
這個消息一出立馬引起恐慌,也喚醒了眾多網友的記憶,以前我們不是就有多次檢測出過核輻射進口產品嘛!
最恐慌的一次就是網紅麥片卡樂比,明明生產自日本核災區,卻依然流入國內。
如果說之前是相機、食品、毛毯等,還讓很多人有一絲的僥倖心理,那這次直接在化妝品裡檢測出放射性核素超標,可真是讓大多數愛用日妝的人徹底慌了,
再加上日本剛剛經歷了颱風,「又」把一批核廢料弄丟了,2667袋,找回了6袋...
半個網都炸鍋了,很多人也紛紛發出疑問,到底日本化妝品還能不能用?
三爺就從這次檢測出的睫毛膏開始說吧,首先我們要知道,放射性核素有很多種,其中有一些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比如韓國檢測出來的這個釷(Th),還有釙(Po)、氡(Rn)、鍅(Fr)、鐳(Ra)等。
天然就是說這個元素不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而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有些甚至和地球幾乎同齡。
這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空氣中、水源中、土壤中都會存在,所以我們其實本身就無時無刻都處於「核輻射」中,我們把這種環境中本來就有的輻射,稱為本底輻射。
韓國公布的那個「0.15 0.2μSv/ h」,應該指的就是當地的本底輻射。各個城市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本底輻射,根據所處地區不同會有差異。
福島核電站爆炸後,日本設立了很多的監測裝置,實時測定、顯示當地的輻射值,現在除了核電站附近區域,其他位置應該都已經基本回落到爆炸前的本底輻射水平了。
(別問我數值可信不,我一沒儀器二沒測過...如果這個日本政府公布的數值都認為不可信的話,那其實化妝品可不可用也沒啥討論的必要了,直接棄用)
說到這裡,我實在忍不住想為隔壁民族的勇猛拍手稱絕,俄羅斯人民真的虎,車諾比愣是能開放成景點!
雖然有防護服,也嚴格限制了時間(核輻射要看累積,時間越短傷害越小),但那可是車諾比,論嚴重程度大概是福島的十倍吧...
好了,拉回來,明確了絕對的「0輻射」是不存在的之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個劑量的問題。
根據研究計算,我們就算不接觸什麼人工造成的核汙染源,天然本底輻射累積下來每年平均也有2.4mSv了。
在本底輻射外,現在比較公認的劑量標準是——每人每年所接受的輻照總量不應大於1mSv(=1000μSv)。(這麼一對比,本底輻射才是傷害最大的吧餵)
這個數值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公眾照射控制標準設定,我國的《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採用的也是這個標準。
而且標準還專門標註了,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為15mSv,而皮膚的年當量劑量可以達到50mSv,都被認為是較安全的。
單是光禿禿的數字大噶很難有一個直觀體會,那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飛機一小時造成的輻射量其實就有差不多4μSv(看飛行高度不同也不一樣),也就是說連續坐飛機250小時,我們才會超過標準的1mSv。
咦,可能有人會說那空姐空少怎麼辦?人家算相關從業人員,那每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可以到20mSv。(三爺理解核輻射多少都是有損害的,但我們是限定在沒有大傷害的前提下)
韓國檢測出輻射超標的那個睫毛膏,據網友們說是這款,
劑量為0.74μSv/h,粗略的換算一下,也要用1300個小時才有可能超過最低的1mSv線(其實這麼算也很不準確,大噶領會精神)。
拋開時間說,我們每次用量也很少,所以真的有用到同款的童靴也可以先穩住,不要慌,你還且有的活呢!
(絕對不是給日本洗地,只是安慰一下大家,在用日本產品的也可以先不要那麼緊張,問題不是很大!莫慌)
那其他產品會不會有問題呢?
我們進口日本的產品,除了要過海關之外,還要經過一個機構叫「檢驗檢疫局」(簡稱國檢),他們會對進口的產品有沒有攜帶病菌啊、核汙染啊進行檢測。
在日本核電站爆炸以後,國檢其實就對日本的產品有了相關規定,核災區生產的食品、飼料等,不允許進口。
其他日本地區生產的也要經過檢測,合格後才能流入。(之前無印被315曝光時說食品來自核災區,結果上海國檢就說來澄清了並不是來自核災區的)
食品聽起來是安全了,但化妝品,確實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都沒有強制要求檢測核輻射的硬性標準。
而自從2011年福島核爆炸發生,日本化妝品還能不能用就一直都是打著一個大大的問號,自然也有專門去日本實地考察過的。
三爺大概給你們總結了一下日本為啥沒強制要求檢測化妝品。
日本那邊呢想法是這樣滴,化妝品嘛,都是原料製造出來的,你看我們的環境測定值都已經很低了,我們的水源也是必須經過檢測且沒問題的。
(2011年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發表的聲明裡給了數值,符合日本規定的水源,每年劑量在7.8μSv以下)
至於其他原料,原料商會負責,企業進廠前也會檢測,所以那生產出來的化妝品肯定就沒問題。
emmm,是不是怎麼聽都覺得有點耐人尋味,好像沒問題但聽著咋就有點欲蓋彌彰的感jio,咋就不能像你們在城市各處設立檢測點,像食品、農產品一樣強制檢驗呢,這樣大家都放心不是更好嗎?但是沒有。
but,雖然對日本方面的操作有點不能理解,但三爺覺得我國的入境檢測還是可以信任的,畢竟我們又沒有義務幫日本兜著對吧。
我國對日本化妝品進口量巨大,就算做不到批批檢驗,但是光抽檢的量也絕對不會少,但我們都沒有頻繁見到說檢測到日妝產品核輻射超標的新聞,是不是可以放心一些認為被汙染產品流入我國的概率很低呢?
再次強調不是洗地!只是從概率上來說,如果有嚴重的被汙染問題,以中國這麼大的進口量,三爺覺得不可能這麼無聲無息,網上全是猜測也沒有明確的證據。
倒是有網友自己買了一個檢測儀來測試家裡的日貨產品,沒測出來有嚴重核汙染的。
再如果有不放心的,三爺覺得可以試著按國檢禁止進口食品的產地來屏蔽掉「高危」的化妝品。
比如日本最大咖的資生堂,日本本國有四個工廠,分別位於久喜、大阪、鎌倉、掛川,都不是食品禁止進口的產品,從地圖上看離得也遠。
高絲可能稍微要糾結一點,奧爾濱的工廠在琦玉縣。
sk2之前就說過只有琵琶湖一個工廠,在滋賀縣,離得很遠,看理論上也應該不是被易汙染的。
不過最近也有消息說日本自己的雜誌爆出來,琵琶湖周圍有核汙染超標。emmm,要不暫時先拒用?
也有統計,福島周圍的化妝品廠不在少數。而且我們得承認,絕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都不可能搞清楚我們手上所有的產品都來自哪個縣。
所以說到最後,三爺只能說,目前來看,誰也不敢斷言說日本化妝品就一定沒問題(日本自己說的不算),但是看起來並沒有大規模的核汙染超標出現。
要不要選擇繼續用日本化妝品,真的就是個人選擇了。說了這麼多,三爺真的很想知道你們還會選擇繼續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