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黑科技 溫差充電2小時充滿iPhone?

2020-11-24 中關村在線

1神奇的溫差充電寶

  不需要外接電源,只要握在手中就可以為手機充電,而且高效的地方在於,「手握2小時能充滿iPhone電池」。在「啟迪之星2014創業營南京站」創業項目路演活動現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引起眾多關注。


  從新聞中來看,這款溫差充電寶(移動電源)的體型小巧,大約和5000毫安時的移動電源相當,樣品熱能和電能的轉化率能達到17%,「握在手裡兩個小時蓄滿的電就可以給蘋果手機充滿電。」

  如此看來,溫差充電寶可真是得力助手,不用外接電源就可以為手機充電,而我們手部的溫度又是比較恆定的,那麼這款充電寶就可以讓手機免於充電了。如果能將其集成在手機殼中,那麼手機的續航問題就不會在困擾用戶了。


百度百科關於溫差充電寶的頁面(圖片截自百度百科)

  雖然這樣的設計很理想,我們也希望真的能有這樣的便攜供電設備來免去充電的麻煩,不過這樣逆天的充電寶到底能不能實現這樣的功能,實際表現究竟怎樣,筆者接下來就為您分析。

2工作原理理論可行

  顧名思義,溫差充電寶就是利用溫度差來實現供電,也就是手部較高的溫度和移動電源內較低的溫度形成的電勢差,並將電能提供給手機,實現充電。


塞貝克效應原理(紅色為熱端,藍色為冷端,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這裡運用的是塞貝克效應(Seebeck Effect),也稱第一熱電效應,指的是兩種不同金屬構成的迴路中,如果兩種金屬的結點處溫度不同,該迴路中就會產生一個溫差電動勢,從而產生電壓,為手機充電。

  根據本次創業項目的評審介紹,這款充電寶串聯4個溫差發電組件,20度的溫差即可輸出600毫安的電流,只要2小時50分鐘就可以充滿1420毫安時的電池。


溫差發電電池(圖片源自維基百科)

  如此看來,只要環境不是太熱,我們手握充電寶就可以為手機供電了。不過實際使用經驗告訴我們,充電可能不只是這麼簡單。

  溫差發電一般應用在玻璃、制磚、煉油廠、煤炭和燃氣電廠等重工業領域,以及大型船舶和油輪裡持續運轉的大內燃機等。之所以在這些領域應用,是因為其有足夠大的溫差,廢熱溫度高達400攝氏度到600攝氏度,這個溫度範圍對於使用熱電材料正是最有效點。

  雖然20度的溫差離上面說的400度還很遠,不過如果能夠有效利用,說不定還真能為作為溫差充電寶的能量來源,實現手機充電。

3實際分析站不住腳

  要為手機充電,需要的電壓是5V。溫差發電片如果要達到5V以上開路電壓,600mA的發電電流,就需要至少80攝氏度的溫差,當然這只是理論值。


溫差發電需要較高的溫差才能提供滿足需求的電壓(圖片源自淘寶網)

  雖然生活中80度的溫差不好找,但20度的溫差還是有的,這應該就是評審提到的「串聯4個溫差發電組件,20度的溫差即可輸出600毫安的電流」。我們姑且認為這樣的方案可行,4個串聯的溫差發電組件也可以塞進小體積的充電寶中,但是事實上能否充電還是要計算驗證。

  我們的手部溫度一般在37℃以下,要達到20度的溫差,充電寶就要有17℃以下的溫度。看起來很簡單,不過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這一系統會自發地朝著熱力學平衡方向演化,而人的體溫保持不變,也就是說沒有額外的製冷措施,移動電源整體最終會變為37攝氏度,和手部的溫差趨於0


溫差發電片的體積也不小(圖片截自淘寶網)

  如果保持20度的溫差,充電寶還需要有製冷措施,據介紹,「充電寶內部有一種半導體材料,這種材料有製冷效果,能給充電寶內部降溫,」保持較大的溫差。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半導體材料需要的能量要高於充電寶所能產生的能量。也就是說,如果要利用半導體降溫,充電寶就不能為手機充電,而且由於能量會有損耗,這一做法也只是減緩充電寶和手部溫差變為0的速度,而不能改變這一趨勢。

  如此看來,只依靠手部溫度帶來的溫差為手機充電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要保持溫差,就必須消耗額外的能量。

4事實驗證破解黑科技

  如果藉助額外的能量保持充電寶內部和手部的20度溫差,比如在充電寶內部裝滿液氮用於降溫,雖然充電寶會變成一次性的,但這樣利用溫差充電就變得可行了。我們不去考慮為什麼不把保持溫差的能量為手機充電,單看看溫差充電的效率究竟實用與否。

  正常成年人每天消耗的能量約為2000千卡,人體經傳導散熱損失的熱量約佔3%,即60千卡。即使手部散發的熱量較多,也不會超過6千卡(總熱量的10%),如此小的充電寶還不能同時容納兩隻手,這一數字還需要除以4(考慮手心和手背)。


體型小巧的溫差發電寶(圖片截自新浪微博)

  現在得到的結果是1.5千卡,這還是24小時的數據,也就是說這款充電寶接受到的熱能每小時遠低於62.5卡,或261.5焦耳。

  需要注意的是,充電寶聲稱的熱電轉化率為驚人的17%,即使這一數字屬實,每小時也只能獲得44.45焦耳。

  此外,充電線和手機也並不能將所有能量利用,其中只有約90%可以為電池充電,按照理想的情況來看,最後能充進手機電池的能量為40焦耳每小時。


移動電源正常充放電都會有熱能損耗

  iPhone 5s的電池容量為1570毫安時,即5.96Wh。即使充電沒有能量損耗,也需要21456焦耳的能量才能充滿。這就意味著,即使充電寶和手部保持了20度的溫差,用戶也需要536.4小時才能將iPhone 5s的電池充滿,充電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iPhone的靜待機時間,相信沒有用戶會選擇用這樣的產品來充電。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理論分析還是實際表現,如此小體積的溫差充電寶都不能實現,充其量也就是譁眾取寵的一個創意。如果真要實現溫差發電來完成手機充電,必須滿足有80攝氏度以上的溫差,並能夠將溫差持續2小時以上,其實足量的移動電源才是更好的續航保障。

  雖然溫差充電寶的創意被我們破解,但還會有更多的「溫差充電寶」出現,我們在這裡也提醒您不要輕易相信類似的宣傳內容,同時呼籲廣大新聞媒體注重科學分析,減少虛假不實報導。如果您對本文和我們的內容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的評論中給出,我們也會儘量滿足您的要求。

溫差充電寶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新聞中方便快捷的充電方式是不少用戶夢寐以求的,不過大多數人在讚賞其便捷的同時忽略了科學的支持,這裡我們就從客觀角度為您揭示這款黑科技充電寶背後的秘密。

趙悟省

相關焦點

  • 黑科技!水杯型充電寶:熱水充能 支持無線充
    近日,就為大家帶來了一款航天黑科技,「多喝熱水」就能給手機充電,可謂是養生娛樂兩不誤。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幾乎都離不開手機。當然,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越發強大,相較於之前的傳統手機,續航根本不在一個段位上。隨著充電寶的誕生,對於出門在外的人來說可謂是「電量恐懼症」的救星。但隨著充電寶的普及,一些不合格產品發熱起火、爆炸傷人事件頻發,讓人擔驚受怕。
  • 科技改變打火機,充滿電只需1.5到2個小時!
    此款打火機除正常的打火點菸功能,還包括一個小巧的雷射發射裝置,並且通過乾電池或充電方法提供電量。電弧火機和另外一種電熱絲打火機結構原理可完全不一樣。我的打火機和傳統的打火機不一樣,是採用電弧打火的,打開刀鋒打火機。酷炫的同時,還能告訴你點菸器的實時電量,一個小藍點代表25%的電量。
  • 利用溫差電技術設計手機體溫充電系統
    2 手機體溫充電的原理2.1 人體的能量正常情況下,人體發出的紅外波長為8~12μm,人體基礎代謝24 h內所產生的熱能為8 059.8 kJ,一個成年人的皮膚展開後其表面積約為2 m2,以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為衡量標準,能量代謝在1 h內產生的平均熱量約167.9 kJ/(m2·h)。
  • 黑科技---磁動力電動車永不充電
    但是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要求,黑科技只能存在於科幻之中,現實無法企及。因此,今天它的含義已經降低到了代表當前最高科技成就的產品,通俗來講,就是高逼格。中潤國力磁動力電動車,就是引領這個時代潮流的「黑科技」!消費者的需求刺激行業升級,這正是產業成熟化的變現。相比於傳統電動車,中潤國力磁動力電動車顛覆傳統,實現永不充電,這其中有什麼高逼格的技術呢?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繼共享單車後,共享充電寶成為又一個備受資本追捧的「風口」。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院數字所的無線充電創新團隊,他們正研發一種高效率的無線充電「黑科技」,這支團隊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教授,IEEE Fellow王曉東帶領,核心成員有六名博士,均有研究無線通信和電子電路的背景。團隊依託深圳先進院數字所,專注於磁共振針對小功率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發、產品定製。
  • 小米黑科技手電筒:60小時照明、5000mAh充電、還帶SOS求救
    日前,小米生態鏈企業江蘇紫米科技(小米充電寶的生產廠家)就研發了一款「黑科技」手電筒,除了具有五檔位,最高連續60小時照明外,還兼具5000mAh充電寶、緊急救援警示燈、IPX6防水等功能,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居家旅行必備神器
  • 國外網絡牛人用強酸浸泡iphone7:結果讓人震驚!
    雖然說大部分人在買了手機,特別是買了iphone這種價格昂貴的手機。但是近日國外有網友購買了iphone7後並不是正常使用手機,而是用強酸蹂躪它啊,並拍攝了視頻放置在網上。那麼最終,這一臺iphone7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 新手機前三次充電要充滿12個小時?這是誤區,這種充電方式才對!
    許多消費者們在接觸一部新手機時,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麼才能給購買的新手機用正確的方法來充電,許多消費者聽到最多的說法就是,在新手機入手之後,前三次充電必須要達到12個小時,這樣的話才能激活新手機的電池,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呢?並且這種說法是不是正確的呢?
  • 美國研發可穿戴發電器 用人體與環境溫差發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可穿戴再生發電器,利用人體與環境的溫差產生熱能發電,產生的電力可以為智能穿戴裝備充電,這款黑科技很有趣,一起來看一下吧。        【科技訊】11月24日,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可穿戴再生發電器,利用人體與環境的溫差產生熱能發電,產生的電力可以為智能穿戴裝備充電,這款黑科技很有趣,一起來看一下吧。
  • 家用燈——120w快速充電,15分鐘充滿手機
    在情況下電池技術尚未突破的情況下,充電電源已成為廠商關注的焦點。國內手機巨頭OPPO宣布將於推出125W快速充電技術。同時,vivo子品牌iQOO也發布了新的120W快速充電機,並宣布將很快量產。120w快速充電的概念是什麼?
  • 手機充電秘訣:不怕充電怕沒電 充滿不好
    不少使用者可能一天中要分別充電好幾次,但國外知名科技網站近日刊文指出,每次將電池電量充足,都會造成電池少許退化;更關鍵的是,要想延長電池壽命,最好別讓電池電量耗盡,甚至不要讓電量低於20%。  科技寫手埃裡克•李默(Eric Limer)近期在國外知名科技網站Gizmodo上發表文章,分享了如何讓鋰電池壽命更長的秘訣。
  • 快至4小時充滿20000mAh充電寶,您還覺得太陽能充電器不快嗎?
    對於太陽能來說,給手機,平板等小的電子產品供電,已經是很常見了,目前都有一些快充的太陽能充電產品問世,而且快充4小時就可以充滿20000mAh充電寶,您還覺得太陽能充電器不快嗎?
  • 解答:新買的手機第一次充電要不要激活電池充滿8小時
    問:新買的手機第一次充電是不是需要充滿8小時,以激活電池?  答:在用戶新購入手機(2014年新上市最值得期待的智慧型手機匯總)之後,似乎有一種說法是第一次給新手機充電需要連續充滿8個小時,通過這種方法激活電池。
  • iPhone也玩「黑科技」:可見光通信和光纖編織屏幕
    2月22日~25日,2016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各大廠商紛紛展示「黑科技」。
  • 蔚來ES8直插220V家用16A插座充電,快至10小時充滿
    對於蔚來ES8車主,充電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使用公共充電樁,二是在車位安裝家用充電樁,三是直接使用家用可攜式充電器。家用可攜式充電器使用市電220V,可充分利用電力波谷時段進行充電,降低充電成本;更為重要的優點是可對電池深度充電,提升電池充放電效率,延長電池壽命。
  • 早安太空·網羅天下|航天黑科技!「多喝熱水」就能給手機充電?
    近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推出一款神奇的充電寶,將這兩項愛好完美結合在一起。據介紹,火箭院北京臨近空間飛行器系統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將航天領域高性能熱電轉化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攻克了低成本、異型、毫米尺度、高性能熱發電晶片組件製備工藝、基於界面熱導率增強的晶片有效溫差提升技術等多項難題,最終研發出國內外獨一無二的「水杯型充電寶」。
  • 12W PD半小時充電50%,新款iPhone SE充電評測
    約1小時39分後,功率開始隨著電流的下降而下降,全程耗時約2小時42分,最高功率為5.06V 0.95A 4.83W。 2、5V 2.4A輸入 隨後功率開始隨著電流的下降而逐漸下降,充電功率在維持了約36分鐘後開始下降,全程耗時約2小時11分,最高功率為5.11V 2.35A 12.05W。
  • 充滿iPhone只需2.5小時!PowerWave 7.5 Stand 無線快充體驗
    3小時的充電速度顯然是我無法忍受的!大家都知道iPhone XS Max是支持7.5W無線快充的,但我篩選了市面上不少無線充電設備,大多數無線充電器只有5W輸出,即便支持了7.5W功率,但電壓只支持9V,所以無線充電效率並不高。
  • iPhone優化了電池充電
    iOS 13中的一項新功能稱為「優化電池充電」,其目的正是其名稱所暗示的功能。啟用此選項後,iPhone電池充電應成為一個更加平衡的過程,專門用於保護電池並延長其壽命。例如,iOS 13附帶了此優化電池充電功能,其目的是在達到特定閾值(通常為80%)以保護電池健康之後放慢充電過程。iPhone可以根據您的習慣來做到這一點,因此只有在確定有足夠的時間在更長的時間內為設備完全充電時,才能啟用此功能。
  • 新能源黑科技,清潔能源革命——溫差發電漂浮板
    高效,可持續利用海洋能源 松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經過四年研發,開發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溫差發電系統。產品效率高,成本低(光伏發電的30%),漂浮在水面上,不佔用土地,拆裝方便,可隨時移動等優勢。目前該技術已經取得中國,美國等國家的多項發明專利,掌握溫差發電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