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點30
獲取一手教育熱點
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方面作出的貢獻獲獎,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二人均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
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簡介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美國經濟學家。他是史丹福大學雪萊和倫納德·伊利人文和科學院教授,1987年起就一直擔任此職。米爾格龍是博弈論專家,尤其擅長拍賣理論和定價策略。他還與Nancy Stokey一起提出了無交易定理。
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美國經濟學家,曾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和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主席(1999)。現任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其研究與教學涉及市場設計、定價、談判、及有關產業組織與信息經濟學的相關主題。他是一個博弈論專家。作為產業組織理論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價格理論、市場設計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唯一一個不是根據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遺願設立的獎項,而是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為紀念化學家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全稱為「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頒發給了拉格納·弗裡希(Ragnar Frisch)與簡·丁伯根(Jan Tinbergen),以表彰他們在計量經濟學領域特別是在「發展和應用動態模式於經濟過程分析」中的貢獻。而簡·丁伯根的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儘管成功整合進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系裡,但諾貝爾經濟學獎爭議倍出。包括弗裡德裡希·哈耶克(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四名獲獎人,皆曾經呼籲廢除此獎。哈耶克領獎時表示,倘若當年徵詢他的意見,肯定不建議設獎。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構呼籲瑞典皇家科學院廢除經濟學獎。2001年,諾貝爾家族成員在《瑞典日報》上發表公開信,批評諾貝爾經濟學獎,認為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降低了諾貝爾獎的格調。
過去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名單
2019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位來自MIT的教授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以及哈佛大學教授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2018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耶魯大學的威廉•諾德豪斯以及紐約大學的保羅•羅默,以表彰兩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引入長期宏觀經濟模型分析框架,所作出的貢獻。他們構建出的模型,解釋了市場經濟如何與自然環境和人類知識相互作用,為全球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道路提供了方法論依據。
2017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泰勒,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而獲獎,為該研究方向的奠基人。泰勒把心理學的現實假設,融入到了經濟學的決定分析中。他通過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會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後果,證明了人類特質是如何影響個人決定,以致影響市場效果的。
2016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羅姆,因對契約理論的貢獻獲獎。兩名獲獎者創建的新契約理論工具,對於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契約與制度,以及契約設計中的潛在缺陷十分具有價值,為很多領域政策與制度的設計制定,提供了一個智力基礎。
2015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因研究消費、貧困和福利方面獲獎。安格斯•迪頓最主要的學術貢獻在於提供了定量測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來更準確地定義和測量貧困,對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貧困政策有著重要意義。
來源:央視新聞、軟科、海外網
編輯:羅倩
統籌:唐芊爾
· END ·
最近微信改變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時間軸排列了。不想錯過最新推送的你,就把光明微教育設為星標吧。
第一步:點擊頂部藍字「光明微教育」,進入公眾號主頁。
「···」。
第三步:點擊。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