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個火星探測器都已經順利發射升空,開啟了火星之旅,按照計劃,這些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到達火星。在這3個探測器中,毅力號探測器的火星之旅算是有點坎坷,最初的發射時間推遲了,由於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窗口很短暫,所以很多人也擔心它可能會錯過今年的火星之旅,一旦錯失良機,意味著需要再等26個月,才能前往火星了。
即使毅力號探測器在2020年7月30日由「宇宙神5」型火箭發射升空,進入了軌道,但是也遇到了一點小「問題」。NASA當天表示,探測器在升空以後向地面控制系統發回了信號,當時沒有獲得探測器的詳細數據,隨後探測器發回的數據表明它進入了「安全模式」,除基本系統外其它系統都關閉了。NASA認為,可能是探測器當時位於地球的陰影區域,所以溫度比預期低,探測器的系統就關閉了。現在,這個探測器的溫度已經恢復,科學家們正在對它的狀況進行評估。
雖然此前NASA已經有多個火星探測器登陸到火星表面,但對火星的認識還是非常少,比如說,火星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地球的聲音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畢竟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的叫聲,還有各種自然情況(如風吹的聲音),火星雖然沒有動物叫聲,但是火星還是有聲音的。毅力號探測器攜帶了2個麥克風,將會傾聽火星之聲。
按照計劃,當火星車在著陸火星的過程中,其中一個麥克風會聽到著陸的聲音。雖然火星並沒有像我們地球這樣濃密的大氣層,但是依舊有一個稀薄的大氣層,所以當探測器在高速進入火星大氣層時的聲音應該是很震撼的,或許就像我們此前看到的從天而降的火球發出的聲音那般。另一個麥克風將會記錄火星車在傑澤羅隕石坑工作的聲音。對於科學家來說,記錄火星的聲音,也是有比較重要的參考依據,如探測器在使用雷射加熱火星巖石時產生的爆裂聲,可以用以研究這些巖石的硬度等參數。
現在毅力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如果旅途順利的話,它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著陸到傑澤羅隕石坑,然後在這一個隕石坑中尋找火星生命的跡象,並展開其他的科研工作。從時間來看,這3個探測器預計都是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所以探測器到達火星的時間其實沒什麼差別。不過,毅力號探測器在2021年2月18日就會實施著陸,比我們的天問一號更早登陸火星表面,這是為什麼呢?
毅力號探測器在到達火星後,就擇機實施著陸,而我們的天問一號在到達火星軌道以後,並不是立即就直接釋放著陸器實施著陸,而是先在軌道上探測,對著陸區進行考察以後,再擇機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所以,兩者的著陸時間會有先後,其實主要還是兩者的任務不同,並不是說差距。
如果加上推遲至2022年發射的ExoMars任務,今年原計劃是有4個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的,但是最終順利升空的只有3個探測器。看起來,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到探索火星,探索火星的密度也越來越大了,火星看起來極為荒涼,我們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
雖然火星極為荒涼,但是探索火星的意義非凡。一方面,火星曾經存在液態水,環境也比較優越,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找到火星演化的歷程,為我們研究地球的未來提供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火星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在太陽系的「第二家園」,但是前期需要對火星進行改造,有科學家指出,改造火星的過程大約需要200-300年,而改造的前提是我們需要對火星有充分的認識。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其實都是為我們人類的未來考慮的。當我們完成火星的改造工作以後,我們不穿太空衣也可以在火星上面生活了。如果我們有了第二家園,我們人類未來面臨小行星等威脅的風險也降低了,因為我們有了第二家園,即使小行星未來可能碰撞地球,也不會將我們整個人類文明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