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9日,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大愛慈濟》(下),以下為文字實錄:
慈濟全球志業始於那些青澀的竹筒歲月。彼時追隨證嚴上人的30個家庭主婦似乎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手中的那些從五毛錢始的竹筒存錢罐,日後竟積攢下一個龐大的慈濟世界。從草創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時算起,如今已近半個世紀,慈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三百多個地區都已灑下了愛的菩提種,而作為這份龐大志業的領導者和守護人,證嚴法師也的確書寫了太多的傳奇、實現了太多的不可能。
這是2005年勞動節剛過,證嚴法師親自為慈濟醫院臺北分院主持的揭幕儀式。如今算來,花蓮慈濟醫院已在臺灣先後設立五家分院,為花蓮東部地區乃至全臺灣民眾提供尖端科技和人文關懷並重的醫療服務。
何先生:我們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慈善志業,有醫療,有教育,有人文。有八大法印,包括說環保,國際賑災,社區志工,還有骨髓捐贈。你知道骨髓,兩岸「髓」緣,這個很有名,就是臺灣是,慈濟是最早的,最大的華人骨髓庫。
王魯湘:而我們大陸是最大的受益者。
何先生:對,是。我們捐的大部分也是在中國大陸,所以這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呢,那麼分別有單位去推動。比如慈善,有慈善志業發展處,醫療有醫療發展處,有各醫院,所以它是有四個大的志業,這個體系呢,然後八大法印同時推進。
慈濟志業真正的發端始於醫療。這些早年珍貴的影像,紀錄了慈濟功德會早期義診的情景。而這間建於1986年的花蓮慈濟醫院,更是慈濟鋪設醫療網絡,實現更多救濟理想的開始。
王魯湘:走到我們這個醫院一看個壁畫就好象是和這個佛教事業是有關係的。
梁忠詔:對,沒錯。佛陀問病圖嘛。那我們常常看到這個佛陀在膚慰,膚慰我們的病人,上人很強調膚慰,膚慰就是有一點touch(接觸),有一點感動,那有一點跟病人就是很親密的關係,她常常講的一個故事就是說,你看為什麼骨科,她說我們傷口呢,甚至於把它拿上來聞聞看,甚至有沒有感染,一聞就知道。
王魯湘:一聞就知道。過去中醫說望聞問切。
梁忠詔:望聞問切就是這樣,所以當然還是有通的,所以這個我們24年,當然這是比較舊了一點,可是我們的起源就在這裡,那我今天大概會跟大家介紹我們比較有特色的科別。可以給大家指導一下。
今天,圍繞著花蓮慈濟醫院展開的慈濟醫療志業空前龐大,1996年,國際慈濟人醫會成立,全球11個國家,58個據點,超過7000名醫療專業志工,在全球39個國家提供免費的醫療援助。行成了一個有組織,有系統的全球醫療服務網。
王魯湘:這些都是志工。
梁忠詔:對,這是志工,他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導覽,我們志工有分兩部分,一個就是常駐志工,常駐志工就是他每天早上從精舍過來,有的從創建24年的第一天到現在,風雨無阻,就是這樣。
王魯湘:像你們都在這個大愛醫院已經服務多長時間了。
志工:我20年。
王魯湘:你在這裡有20年了。那這醫院有多少年了?
梁忠詔:24年。
王魯湘:24年。第四年您就到這裡來服務來了?
志工:沒有,第二年我就來了。我1988年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