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7月19日訊(記者 陳旻)江蘇鹽城阜寧縣孔蕩村今年77歲的村民孔顯君為孔子第72代後裔,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年前的特大龍捲風毀掉家裡房屋,而今自己一家五口人新近入住由臺灣慈濟基金會捐助援建的120平方米新居。據慈濟基金會項目處莊雪吟介紹,該基金會特別投入7700萬元人民幣,為孔蕩村捐建的282戶新居已於本月全部完成交付。
慈濟捐建的81棟民居設計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特色,樸實無華、內斂雅致。(大公網記者陳旻攝)
2016年6月23日下午3時許,一場特大的龍捲風冰雹災害橫掃阜寧15個個鄉鎮115個村,造成400餘人受傷,99人死亡。
莊雪吟介紹道,來自華東各地的慈濟志工在6月24日下午6時就趕至阜寧賑災,他們前往醫院慰問傷患、到臨時安置點關懷無家可歸者、發放物資,與當地災民同吃同住。
莊雪吟說,慈濟發現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板湖鎮孔蕩村全村80%村民為孔子一脈後裔,「為了更好地照顧孔家後人,更好地保護中華文化中的精粹,將人文、仁愛等中華傳統美德不斷弘揚、繼續傳承」,慈濟基金會決定對孔蕩村進行全方位災後重建。
孔蕩村村民對新居非常滿意(大公網記者陳旻攝)
在重建規劃中,除了設計了81棟282戶居民建築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特色,樸實無華、內斂雅致,還特別在村莊的中軸線上修建了孔氏祠堂。
據了解,慈濟為孔蕩村捐建的房屋戶型有一人居住的50平方米20戶、2至4人居住的90平方米162戶和五口以上居住的120平方米100戶,每一戶人家均有庭院。所有房屋全部為精裝修房,村民們只需「拎包入住」。外牆粉刷全部採用洗石子工藝,格外堅固。此外,還建有便民服務中心、醫護站、幼兒園與環保推廣教育基地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
慈濟基金會為村裡特別設計修建的孔氏宗祠(大公網記者陳旻攝)
孔顯君表示,村裡會在每年清明和9月28日孔子生日時隆重祭祖,此後會將對臺灣慈濟的感恩化為世代傳承先祖孔子「仁義禮智信」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