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塑料和軟橡膠混合製成關節 3D列印「鋼琴手」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硬塑料和軟橡膠混合製成關節 3D列印「鋼琴手」
2018-12-26 03:25:39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2018年12月26日 03:25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5日電 (實習記者胡定坤)彈奏鋼琴的未必是優雅的鋼琴師,也可能是冰冷的機械手。日前,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通過3D列印技術仿真人體手部結構,製造出「鋼琴手」,只需控制手腕移動,就能彈奏簡單的鋼琴曲。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誌上。

  新型機械手在設計上充分仿真了人手的結構,每根手指上有3—4個關節,並模擬了不同部位所需的軟硬程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隻手指上並不需要單獨的電機進行控制,而是通過與琴鍵接觸時機器手不同部位的軟硬變化的「被動」反應,來模擬人手彈鋼琴的過程,實現多種不同的彈奏動作和功能。

  研究人員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機器手,通過將不同比例的硬塑料和軟橡膠混合,生產具有不同硬度的韌帶和關節,將其組裝成仿真手後再連接到普通的工業用機械臂上。研究人員編寫程序控制機械臂運動,模擬手腕帶動手指在鋼琴上彈奏樂曲。

  研究人員將鋼琴演奏分解成三類動作:單指敲擊,跳躍和拇指滑動,並且使用了三段音樂來衡量機器手的能力。第一首是義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創作的託卡塔(Toccata)曲。研究人員發現,必須提高機械手食指的強度、降低其他手指的強度,才能彈奏鋼琴的斷音和柔軟的連音,以接近人類的彈奏方式。之後研究人員使用了其他風格的曲子,來測試機器手演奏八度音階的能力。他們發現,需要提高手指韌帶的彈性並保持手指本身的強度才能彈奏出大跳和清晰的音符。實驗發現,與許多現有機器手相比,新型機器手在音量控制、拇指移動、彈奏斷音和連音方面都表現出了極佳的靈活性。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製造機械手,以往的機械手往往採用複雜的剛性機械結構,並安裝繁瑣的電機驅動系統,劍橋研究團隊顛覆了這一傳統設計理念。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休斯表示,人類的智能不僅體現在大腦上,還分布在全身各處,尤其是各種複雜的身體結構和人體力學,團隊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具有表現力的鋼琴機器人,而不僅僅局限於彈出正確的旋律。

  總編輯圈點

  彈鋼琴很適合展示人手的奇妙,許多微妙的動作早已內化於鋼琴家的大腦,而人手所製造的個性細節才是大師鋼琴曲吸引人的地方。一雙媲美藝術家的機械手,不僅帶來音樂享受,更重要的是可能完成一些以前被認為必須交給工匠的精細活計。可以預見,高級機械手將給製造業帶來極大改變。

相關焦點

  • 兩全其美:金屬、塑料混合3D列印的新突破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科學家2020年8月24日發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的一項研究中,開發了一種新的混合技術,該技術可以生產由金屬和塑料製成的3D物體。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新的3D列印技術可生產混合塑料金屬物品
    現有的3D列印技術雖然列印塑料或金屬物品,但同時列印兩種材料製成的單件物品仍然相當困難。不過,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全功能3D列印電子產品的產量。目前已經實現在3D列印的塑料物品上塗上金屬。這樣做涉及將該物品浸入含有鈀的溶液中,鈀會粘在塑料表面。當該物品隨後被放置在無電解鍍槽中時,粘附的鈀作為催化劑,使溶解在液體的金屬離子粘在物品上。最終形成金屬塗層。
  • 科學家研發混合生物墨水,可3D列印取代人體關節
    打開APP 科學家研發混合生物墨水,可3D列印取代人體關節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1-10 16:36:52
  • 混合技術將金屬與塑料3D列印並行化
    具有雙噴嘴的3D列印技術實現了一種新形式的金屬塑料混合列印。據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其應用包括醫療保健的3D列印電子元件。由於塑料和金屬具有不同的熔點,傳統的金屬化工藝包括列印塑料零件,然後將其浸入附著在表面的鈀(Pd)溶液中。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打開APP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3-26 16:33:56
  • 新工藝讓聚氨酯泡沫物能被回收製成高質量材料
    現在得益於一種新開發的工藝,它將可以很快被回收製成高質量的橡膠和硬塑料。 聚氨酯泡沫通常用於床墊、絕緣材料和墊子等產品,它有著很強的化學鍵,可以防止熔化且很難回收。一些組織試圖將其轉化為一種可循環利用的固體形式,通過壓縮它來移除它的氣泡。但不幸的是,生成的材料往往會開裂或不均勻。事實上,當泡沫被重新利用時,通常只是被分解成用於地毯的低價值纖維。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3D列印ABS和PLA材料的區別
    相容性與可降解性良好。聚乳酸在醫藥領域應用也非常廣泛,如可生產一次性輸液用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等,低分子聚乳酸作藥物緩釋包裝劑等。 聚乳酸(PLA)除了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的特性外,還具備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傳統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強度、透明度及對氣候變化的抵抗能力皆不如一般的塑料。
  • 碳纖維3D印表機問世 和塑料玩具說再見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儘管3D印表機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技術發展,大家對桌面產品的印象還停留在列印一個玩具、模型,使用PLA/ABS材料列印出來的東西塑料感濃厚——其實這兩種材料就是類似塑料的材質。
  • 探索3D列印高溫塑料的世界
    在過去的2-3年中,高溫3D列印出現了驚人的增長,多年以來,大多數熱塑性3D列印僅限於很小一部分熱塑性塑料,主要是PLA和ABS,以及一些PETG。對於大多數臺式設備而言,情況仍然如此,但是近幾年來已經開發出許多可以在更高溫度下處理材料的工業級3D列印設備那麼這些高溫塑料材料是什麼?它們的特性是什麼?如何在3D列印中使用它們?
  • PLA材料3D列印自行車架獲Eurobike金獎
    需要說明的是使用普通的3D列印材料製成的Aenimal Bhulk不僅外觀靚麗、材料環保,還能騎乘哦!需要說明的是使用普通的3D列印材料製成的Aenimal Bhulk不僅外觀靚麗、材料環保,還能騎乘哦!開發團隊解釋說,他們的目標是打造一款環保、可持續的自行車。
  • Made in Space為NASA開發可在太空混合3D列印系統
    近日,Made In Space贏得了NASA新的合同,繼續開發Vulcan混合製造系統。該系統可以使用各種材料(包括金屬)進行3D列印,這與目前ISS上的3D印表機不同,後者只能用聚合物列印。新的NASA合同是第二階段小企業創新研究(SBIR)獎項; Made in Space目前已經完成了去年收到合同的第一階段。
  • 這款仿生機器人手指,完美複製了人手的關節骨骼結構
    在最近舉辦的機器人和環境智能國際會議(URAI)上,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 斯分校和日本立命館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受人體骨骼結構啟發的仿生機器人手指,包括韌帶結構、人造肌肉、粘彈性腱和剛性骨骼,完美的複製了人手的關節骨骼結構,『軟』『硬』齊全。還利用了最先進的多材料3D列印技術,可一次性將仿生機器人手指列印出來。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行業動態】普通臺式3D印表機也能列印金屬和陶瓷,原來秘密在塑料
    【行業動態】普通臺式3D印表機也能列印金屬和陶瓷,原來秘密在塑料 2020-12-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D列印漸變材料
    梯度材料(也稱為功能漸變材料或FGM)的發展是3D列印中令人興奮且可能具有革命性的緩慢燃燒發展。藉助FGM,我們可以以任何體素水平獲得不同密度,硬度和材料成分的方式混合材料。易碎的零件印製得柔軟,其他區域更像墊子,手柄本身既硬又硬,但頸部卻具有柔韌性。所有這些不同的質量都在同一臺印表機上使用。 想像一下一個裝甲的戰車,您可以在上面印刷柔軟的牆壁和氣隙,同時在上面像蛋糕層一樣多路復用或混合不同的材料。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與鐵基合金和鈷基合金相比,鎳基合金可工作在高溫和高應力環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抗氧化、耐熱腐蝕性能。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3D列印的鎳基合金物件因其優良的性能,被用於製備航空發動機中的渦輪盤、渦輪葉片等熱端部件,提高了發動機的穩定性和熱效率,使得航空發動力具有更大的推力。含鈦50%的鎳合金,形狀記憶效果好,多用於製造太空飛行器結構件、人造心臟馬達等。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1、中國3D列印核心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根據IDC的對3D列印材料調查數據,2018年金屬耗材佔比為39.4%,低於塑料的40.4%,主要由於金屬列印的產業化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設備端的增長領先於材料消耗的增長。非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塑料、樹脂材料等,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各類合金粉末和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