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首次培育出「代孕」公畜,或可少用飼料和抗生素

2020-09-16 科學大觀園雜誌


圖片來自pixabay.com

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了可作為「代孕父親」的豬、山羊和牛,這些動物產生的精子只攜帶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這項新研究於當地時間9月14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該技術可以加速家畜優良性狀的傳播,並為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提高糧食產量。此外,該技術使偏遠地區的種畜更易於獲得其它地區優良動物的遺傳物質,並幫助山羊等難以使用人工授精的動物獲得更精確的育種。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生殖生物學家Jon Oatley說,「如果我們能利用基因技術解決畜牧動物育種問題,意味著可以減少水、飼料和抗生素的投入。」

Oatley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在動物胚胎中敲除一種針對雄性生育能力的基因(NANOS2基因),然後將這些胚胎培育成「代孕父親」。這些雄性動物出生時是不育的,但其他方面都很正常,因此在研究人員將供體動物的幹細胞移植到它們的睪丸後,它們便開始產生只攜帶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的精子。

這項研究的實驗對象包括小鼠、豬、山羊和牛。目前,代孕小鼠生育了健康的、攜帶供體小鼠基因的後代,證實了代孕父親具有活躍的供體精子。這向世界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培育「代孕公畜」的方法,以突破選擇性育種和人工授精的局限性。

人工授精常用於奶牛育種,因為奶牛活動集中,繁殖行為相對容易控制。而對於需要自由覓食的肉牛,人們很少對其進行人工受精。對於豬和山羊來說,人工授精更是難以操作,因為豬的精子在低溫下難以存活,而山羊則需要複雜的外科手術。

「代孕父親」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代孕者是通過自然繁殖方式傳遞供體的遺傳物質。如此,畜牧動物可以在牧場或田野正常活動。供體動物與代孕動物甚至也不需要接觸,因為冷凍的供體精子或代孕動物本身都可以被運送到不同的地方。

此外,因為NANOS2基因只影響雄性的生育能力,被敲除NANOS2基因的雌性動物仍可生育,而其產下的NANOS2缺失雄性後代可以成為新一代「代孕父親」。

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的Irina Polejaeva教授說:「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山羊是蛋白質的首要來源,這項技術能加速山羊的某些優良性狀傳播,包括抗病性、耐熱性和優良肉質等。」此外,代孕公畜技術還為遺傳多樣性受限的瀕危物種遺傳保護提供了新選擇。

在目前的法規下,經過基因編輯的「代孕公畜」還不能投入使用。但Oatley認為,不應該將基因編輯與基因操控混為一談。基因編輯只涉及一個物種內部能夠自然發生的變化,並不是將多個物種的DNA進行拼接。

原創編譯:燈絲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期刊編號:0027-8424

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14160748.htm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成功培育「代孕父親」
    圖片來自pixabay.com科學家首次培育出了可作為「代孕父親」的豬、山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生殖生物學家Jon Oatley說,「如果我們能利用基因技術解決畜牧動物育種問題,意味著可以減少水、飼料和抗生素的投入。」
  • 動物「代孕父親」來了,為瀕危物種的遺傳保護打開大門
    ,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在動物胚胎中敲除一種與男性生育能力有關的基因——NANOS2基因,這些動物胚胎將被培育成「代孕父親」。將捐贈動物(供體)的幹細胞移植到「代孕父親」的睪丸後,「代孕父親」們開始產生只含有供體動物遺傳物質的精子。那麼,這次基因編輯技術在培育「代孕父親」的過程中是如何操作的?
  • 「代孕爸爸」來了!歷時6年,多國科學家創造可以代孕的雄性動物
    9 月 14 日,多國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就發表了一項重磅成果,他們首次培育出了可以成功代孕後代的豬、山羊和牛等雄性動物
  • 中國自主培育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打破韓國技術壟斷
    當一隻經過基因編輯的小狗又被克隆出個「葫蘆娃」,將是怎樣新奇的存在? 現在,中國人最先做出來了! 賴良學帶領該公司科研團隊,利用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敲除了犬的APOE基因,使其血漿膽固醇升高,誘發其粥樣硬化病變,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模型犬「蘋果」。之後,研究人員又突破技術瓶頸,培育出「蘋果」的克隆犬,並通過優化技術平臺,提高了犬克隆胚胎的著床效率和懷孕率。
  • 基因編輯產生「超級爸爸」
    美英兩國的研究小組表示,這項技術將使代孕雄性能夠繁殖出雄性後代,這些後代攜帶著諸如公牛等有價值的精英動物的遺傳物質。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遺傳方法解決這一問題,那麼這意味著我們將減少水,飼料和抗生素的數量。放入動物中。」
  • 歷時6年,多國科學家創造可以代孕的雄性動物
    9 月 14 日,多國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就發表了一項重磅成果,他們首次培育出了可以成功代孕後代的豬、山羊和牛等雄性動物。
  • 基因編輯催生了牲畜「超級爸爸」的產生
    科學家已經培育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這些動物可以充當「超級爸爸」或美英兩國的研究小組標識,這項技術將使代孕雄性能夠繁殖出雄性後代,這些後代攜帶著諸如公牛等有價值的精英動物的遺傳物質。他們補充說,這將是向家畜遺傳改良以提高糧食產量邁出的一步。
  • 科學家歷經6年成功培育「代孕父親」由克隆羊多莉所在研究所...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在動物胚胎中敲除一種針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基因--NANOS2基因,這些動物胚胎將被培育成「代孕父親」。這些雄性動物出生時是沒有生育能力的,但在研究人員將捐贈動物(供體)的幹細胞移植到它們的睪丸後,它們開始產生精子。值得注意的是,「代孕父親」所產生的精子只含有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
  • 科學家歷經6年成功培育「代孕父親」,由克隆羊多莉所在研究所親自操刀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在動物胚胎中敲除一種針對男性生育能力的基因--NANOS2基因,這些動物胚胎將被培育成「代孕父親」。這些雄性動物出生時是沒有生育能力的,但在研究人員將捐贈動物(供體)的幹細胞移植到它們的睪丸後,它們開始產生精子。值得注意的是,「代孕父親」所產生的精子只含有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
  • 基因編輯產生「超級爸爸」牲畜
    科學家已經培養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據說,這些動物可以充當「超級爸爸」。  豬、山羊、牛和小鼠的精子攜帶著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遺傳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水、更少的飼料和更少的抗生素來飼養動物。」
  • 科學家培育出擁有理想基因特徵的牲畜
    據外媒報導,基因改造聽起來像是來自可怕的科幻小說情節,但它確確實實正在我們身邊發生。在糧食生產中,調整植物基因以增加產量並生產更多的糧食是常見的。在動物方面則就不那麼先進了,許多農民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選擇性育種來飼養他們所能帶來的最好牲畜。
  • 基因編輯後,這些動物成了「超級爸爸」
    科學家已經培養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據說,這些動物可以充當「超級爸爸」。研究人員使用高科技基因編輯工具敲除動物胚胎中的雄性可育性基因。敲除可育性基因後的動物是天生不育的,但是在注射了來自供體動物的可生成精子的細胞後,它們可以開始產生新的精子,而豬、山羊、牛和小鼠的精子就攜帶著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
  • 美英科學家創造出經基因編輯的家畜
    據路透社倫敦9月14日報導,科研人員創造出經過基因編輯的豬、牛、羊等家畜,從而令其產生具有抗病性且肉質更佳等特性的精子。科研人員表示,這是邁向通過基因改良牲畜、提高食品產量的一步。科研人員說,這些家畜由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工具首次創造,可被用作「代理父親」,這意味著它們實質上是本身不育的「白板」,隨後可移植入產生理想精子的幹細胞。科研人員說,這一進展可以幫助農民使用更少的飼料、藥品和水等資源養殖更健康、產量更高的家畜。
  • 「代理父本」技術獲得實現,或對畜牧產業帶來重大影響
    ,創造出了代理父本的小鼠、山羊、豬和牛。該技術是通過基因編輯,製造出不育雄性動物A,將雄性動物B的精原幹細胞移植到A的睪丸,A的睪丸就具有了產生精子的能力,且產生的是B的精子。該技術的實現可以使優良公畜的基因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既可治病還可復活滅絕物種?
    結果是令人興奮的:在受精後18個小時內採用CRISPR-Cas9技術的54個胚胎中,有36個沒有顯示基因突變(幾乎沒有發展出這種疾病的機會)跡象,而13個胚胎只是部分突變(遺傳HCM的機率為50%)。非目標基因突變和嵌合體(只少數細胞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小部分人會遺傳變異)只存在於54個胚胎中的13個身上。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文|35鬥全球農業顛覆式發展必然少不了農業生物技術的創造性力量。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
  • 當克隆遇到基因編輯 批量「定製」動物大門打開
    不過,生下它的是代孕媽媽——一隻普通的比格犬;它的供體細胞則來自世界首例人類基因編輯疾病模型犬「蘋果」。在眾多的發病因素中,有個叫做APOE的關鍵基因,對脂質的運輸和代謝發揮主要作用。如果敲除犬的APOE基因,可使其血漿膽固醇升高,誘發粥樣硬化病變。「蘋果」得名也是緣於這個基因的讀音。「蘋果」和「葫蘆」就是被敲除了這個基因。作為一種疾病模型動物,它倆可以被人類用來研究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發生機理以及驗證新藥療效。
  • 利用CRISPR/Cas9首次培育出不含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豬
    然而迄今為止,PERV的跨物種傳播風險和其他的問題阻礙著它在人體中的使用。eGenesis公司致力於利用CRISPR技術提供安全而又有效的在豬體內培養的可移植人細胞、組織和器官,以便解決全世界幾十萬名患者的迫切需求。論文通信作者、eGenesis公司首席科學家楊璐菡(Luhan Yang)博士說,「這是首次報導培育不含PREV的豬。
  • 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我們的食物能有哪些變化?-虎嗅網
    人工育種時常會遇到一個這樣的哲學問題:為什麼把幾個好品種一起培育的時候,反而組合出了一些不好的後代,而好的品種和不好的品種雜交的後代卻更好?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基因在重組時,往往會丟失掉一些已經「寫好的段落」,而換上一些不好的。
  • 2015年基因編輯技術重大成果:首次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中國日報網12月30日電(蔡東海)基因編輯是2015年被廣為談論的一個話題,特別是基於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打開了基因缺陷治療和預防疾病蔓延的大門。從老鼠到人類胚胎,科學家已經進行廣泛的試驗。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網(Business Insider)12月28日評出2015年度基因編輯技術重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