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既可治病還可復活滅絕物種?

2020-11-28 網易科技

(原標題:A CRISPR Future: Five Ways Gene Editing Will Transform Our World)

網易科技訊1月31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在過去幾年裡,CRISPR始終佔據著媒體頭條。專家預測,這種基因編輯技術將改變地球,改變我們生活的社會甚至是周圍的生物。與其他用於基因工程的工具相比,CRISPR(也被稱為CRISPR-Cas9)更精確、廉價、易於使用,而且功能非常強大。

CRISPR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被發現的,並在7年後首次用於生化實驗,此後迅速成為人類生物學、農業和微生物學等領域研究人員中最流行的基因編輯工具。科學家們還處於探索如何利用CRISPR來改變世界的早期階段。當然,改變DNA(生命本身原始碼)的能力也帶來了許多倫理問題和擔憂。有鑑於此,這裡有些這種革命性技術最令人興奮的應用,以及可能減緩或阻止其發揮其全部潛力的障礙。

1.CRISPR可以糾正導致疾病的基因錯誤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一種心臟疾病,在全世界每500人中大約就有1人患病。這種疾病發作時令人感到痛苦不堪,而且常常是致命的。有些顯性基因突變會導致心臟組織變硬,這可能導致胸痛、虛弱,更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臟驟停。得益於最近的醫學進步,HCM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接近普通人,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危及生命的情況。

但在將來,我們也許可以通過基因編輯來徹底治癒這種疾病。在2017年夏天,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科學家們用CRISPR刪除了人類胚胎中的一個缺陷基因。結果是令人興奮的:在受精後18個小時內採用CRISPR-Cas9技術的54個胚胎中,有36個沒有顯示基因突變(幾乎沒有發展出這種疾病的機會)跡象,而13個胚胎只是部分突變(遺傳HCM的機率為50%)。

非目標基因突變和嵌合體(只少數細胞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小部分人會遺傳變異)只存在於54個胚胎中的13個身上。為了進一步減少部分細胞被改變的可能性,研究人員進行了另一項實驗,他們在受精時直接對胚胎中相同的基因進行了校正。他們發現,只有一個胚胎存在非目標基因突變和嵌合體。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使得這項研究比類似的研究更有效率。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研究員肖克拉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通過使用這項技術,我們有可能減輕這種遺傳性疾病對家庭乃至整個人類的負擔。」在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捕捉突變,可以減少甚至消除病人生命後期的治療需求。

儘管有些幹細胞科學家質疑這幾十種突變是否真的被修復,但這項研究的確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CRISPR的功效。此外,HCM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已經表示,有興趣將同樣的技術應用於增加乳腺癌風險的特定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上。

這就是說,科學家們知道改變人類胚胎的遺傳密碼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CRISPR在錯誤的地方做出改變,無意中改變或移除健康的基因該怎麼辦?這對病人有什麼影響?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科學家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束縛地對人類胚胎進行實驗。但在美國、加拿大或英國,情況並非如此。

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目前不考慮利用公共資金來研究那些可以遺傳的基因(俄勒岡州研究人員的研究並不是為了植入而進行,且研究是由私人資助的)。在加拿大,編輯可以傳給後代的基因是一種犯罪行為,最高刑罰為10年監禁。與此同時,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管理局於2016年授權倫敦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允許他們編輯人類胚胎基因。英國科學家希望這將開創先例,並為未來的應用打開大門。

2.CRISPR可以消除導致疾病的微生物

儘管愛滋病的治療已經將病毒從致命殺手變成了健康威脅,但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治癒方法。這種情況可能會隨著CRISPR技術的進步而改變。在2017年,中國研究團隊通過複製一種有效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的基因突變,成功地增強了老鼠對愛滋病病毒的抵抗力。目前,科學家只是在動物身上進行這些實驗,但有理由認為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人類。愛滋病毒的耐藥性突變發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通過使用CRISPR將突變引入人類幹細胞,研究人員可以在未來顯著增強人類對愛滋病的抵抗力。

另一項在中國進行的基因編輯試驗將於2018年7月份開始,科學家們將嘗試使用CRISPR來破壞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基因。這種病毒已被證明會導致宮頸癌腫瘤生長。

在一種稍顯不同的方法中,北卡羅來納州的科學家使用CRISPR來設計噬菌體,即能在細菌內感染並複製自身的病毒,以達到殺死有害細菌的目的。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噬菌體已經被用於臨床試驗中來治療細菌感染。但是,從自然中收穫它們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當時缺乏了解,導致結果無法預測,而且抗生素市場的不斷增長使得噬菌體的使用變得不受歡迎。甚至在今天,依然有些研究人員擔心,大量的噬菌體浸入會引發免疫反應,或導致耐抗生素細菌對噬菌體產生抗藥性。

儘管人體試驗尚未開始,但研究人員對使用CRISPR來設計噬菌體持樂觀態度,因為它們是一種經過驗證的、安全的治療細菌感染方法。事實上,在2017年的一項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CRISPR改造的噬菌體拯救了被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老鼠生命。

3.CRISPR可以復活滅絕物種

2017年2月份,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徹奇(George Church)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年會上發表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聲明。他聲稱自己的團隊可在2年內培育出大象-猛獁象雜交胚胎。徹奇希望復活長毛猛獁象能夠控制全球變暖,他說:「猛獁象可幫助凍土帶從雪中解凍,讓冷空氣釋放出來。」

徹奇和他的團隊希望利用CRISPR將亞洲象(可能被拯救的瀕危物種)和長毛猛獁象的遺傳物質結合起來。後者的樣本是從西伯利亞發現的冷凍猛獁象DNA中提取的。通過將猛獁象的基因組添加到亞洲象中,最終的生物體將具有長毛象的共同特徵,如長毛,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可以作為保溫材料。據《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最終的目標是將這種雜交胚胎植入大象體內,並使其完整生長。

這項工作的前景十分喜人,但是很多專家認為徹奇的時間表有點過於樂觀了。即使研究人員培育出混合胚胎,但在人造子宮內生長將是另一個需要克服的障礙。當然,徹奇的實驗室已經有能力利用人工子宮培育出小鼠胚胎。但這並不能保證我們將在未來幾年見證長毛猛獁象的誕生。

4.CRISPR可以創造更健康的新食物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研究領域已被證明非常有前途,來自紐約冷泉港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該工具提高番茄產量。這家實驗室開發了一種方法來編輯決定番茄大小、分枝結構的基因,並最終決定植株的形狀,以獲得更多收穫。首席研究員、冷泉港實驗室的Zachary Lippman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現在,每個特徵都可以像電燈開關那樣控制。我們現在可以使用原生DNA,增強自然提供的東西,我們相信這能幫助打破產量障礙。」

為了滿足飢餓世界的需求,高產作物只是一個開始,科學家們希望CRISPR也能幫助轉基因作物擺脫汙名。2016年,農業科技公司DuPont Pioneer發布了一種新品種的玉米,因為研究人員改變了它的基因,因此從技術上講,它不是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作物和基因編輯作物的區別相當簡單。傳統的轉基因作物是通過將外來的DNA序列插入作物的基因組中,將性狀或特性傳給未來的有機體。而基因編輯比這種方法更精確:它對作物自身基因組中特定位置的基因進行精確的改變,經常破壞某些基因或改變它們的位置,這些都不涉及引入外來DNA。

雖然轉基因作物繼續在消費者中存在爭議,但DuPont Pioneer等公司希望基因編輯食品更被更好地接受。轉基因食物在美國市場上已經存在幾十年,科學家們沒有發現任何健康風險,儘管轉基因作物的最大支持者也承認,科學家們仍然不知道所有的長期風險。CRISPR編輯的作物也是如此。當然,科學家們將繼續測試和評估這些作物,以確保沒有意料之外的副作用,但這項技術的初期工作效果非常好。最終,CRISPR編輯作物可能會淹沒全球市場。

DuPont Pioneer公司希望到2020年將其「蠟質」基因編輯玉米推向美國市場。經過基因編輯的蘑菇已經繞過了美國農業部的規定,因為它不含有來自病毒或細菌的外來DNA,成為第一個獲得批准CRISPR編輯作物。瑞典已經宣布將對與轉基因作物不同的CRISPR編輯基因作物進行分類和管理,但歐盟委員會尚未決定其立場。

5.CRISPR可根除地球上最危險的害蟲

像CRISPR這樣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直接對抗傳染性疾病,但是有些研究人員已經決定通過消除傳播途徑來減緩疾病的傳播。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們培育出一種蚊子,這種蚊子對CRISPR的變化特別敏感,這讓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控制了該生物傳給後代的特徵。其結果是:通過改變負責眼睛、翅膀和角質層發育的基因,創造出黃色、三眼、無翼蚊子。

通過幹擾蚊子基因中多個位置的目標基因,研究小組正在測試一種「基因驅動」系統來傳播這些抑制特性。基因驅動是一種確保遺傳性狀遺傳下去的方法。通過削弱蚊子的飛行能力和視力,河濱團隊希望大大降低它在人類中傳播危險傳染病的能力,例如登革熱和黃熱病。

其他研究人員通過幹擾蚊子的繁殖方式來消滅蚊子。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曾使用CRISPR來研究攜帶瘧疾的蚊子的雌性繁殖方式,通過基因驅動系統來影響雌性不育的特性,從而令其更容易被遺傳下去。

但是幹擾蚊子的數量可能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消滅一個物種,即使是一個看起來沒有多少生態價值的物種,也會破壞生態系統的謹慎平衡。這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比如破壞食物網或增加瘧疾等疾病可能由不同物種傳播的風險。

CRISPR的未來

目前的科學進步表明,CRISPR不僅是一種用途極其廣泛的技術,它也被證明是精確的,而且使用越來越安全。但它仍有很多進步空間,我們才剛剛開始看到像CRISPR-Cas9這樣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的全部潛力。在我們用基因編輯食物滿足人類需求、消滅遺傳疾病或者讓滅絕物種復活的過程中,技術和倫理障礙仍然存在,但我們依然要按照這個方向前進。(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楊舟_NBJS5726

相關焦點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或可用於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科學家們嘗試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保護珊瑚由於環境汙染和海水升溫,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相繼死亡現象。為拯救正在滅絕的珊瑚生態系統,科學家們開始在實驗室中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珊瑚基因,以了解哪些DNA基因片段能夠提高珊瑚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 科普: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爭議和未來
    嚮導RNA可作為「GPS坐標」,用於在目標基因片段上查找想要編輯的DNA片段。 一旦定位成功,Cas9剪刀就會在DNA中產生雙鏈斷裂,然後插入所需的DNA片段取而代之。 這項技術的確會威脅到醫療。 但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改變我們吃的食物到我們用作燃料的化學品,因為這些也可以通過基因技術設計。
  • 西媒:科學家利用基因技術或能復活已滅絕生物
    參考消息網10月8日報導 西班牙《萬象》月刊9月號文章稱,已經滅絕的古老動物還可能復活嗎?許多科研項目正試圖使消失的物種起死回生。目前,科學家們幾乎已經成功復活了一種青蛙和一種山羊。「拉扎勒斯計劃」是利用克隆技術使滅絕物種重生的一個實例,某種程度上說它取得了極大成功。但是此類科研項目並非只有這一個。有許多科學家運用所謂的「復活生物學」加入到國際「反滅絕」行動中:他們試圖使近年來滅絕的一些物種重生,比如庇里牛斯山羊和袋狼。另一部分科學家則希望在時間上跨越得更遠,使那些只在畫像上出現過的動物復生,比如滅絕於1680年的渡渡鳥和4000年前就已滅絕的猛獁象。
  • 復活滅絕生物,人類成為上帝?
    家屬還可以通過APP來追蹤骨灰膠囊的實時位置而這「反滅絕」的法寶,就是基因編輯。 這項技術叫做CRISPR,是目前基因編輯界最厲害的技術,被稱為「基因剪刀」,優點是精準、低價、易於使用。所以想要從化石裡提取DNA復活6500年前滅絕的恐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不過,哈佛大學的生物學家George Church說,想要用現有技術「復活」猛獁象,還是綽綽有餘的。
  • 我們能使滅絕的物種復活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還記得動畫片《冰河時代》中滑稽可愛的猛獁以及叫做迭戈的劍齒虎嗎?你喜歡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遠古生物嗎?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物種復活嗎?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物種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10大"不尋常"應用
    這種工具使基因編輯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和更快速,CRISPR在治療疾病方面已經顯示出巨大潛力,這項技術已經加速用於對各種人類疾病潛在原因的研究。此外,該技術已經開始了臨床試驗,將基因編輯工具本身用於治療癌症、失明和愛滋病等疾病。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其中二型CRISPR/Cas設計簡單以及操作容易的特性為最大的優點,可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模式生物當中。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在嚮導RNA(guide RNA, gRNA)和Cas9蛋白的參與下,待編輯的細胞基因組DNA將被看作病毒或外源DNA,被精確剪切。但是,CRISPR/Cas9的應用也有一些限制條件。
  • 復活已滅絕物種,人類應不應該這樣做?這三項研究的結果足夠說明
    有一部分觀點認為,類似的措施不但會讓已滅絕的物種復活,還有可能引發一系列倫理問題,我們需要遵循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於是科學家們不得不向人們解釋滅絕物種復活計劃的本質,他們其實是想培育在功能上與原始滅絕物種具有可替代性的生物,而不是藉助克隆技術製造出一模一樣的個體。並且根據相關理論,想要實施滅絕物種復活計劃需要有三大技術支持。
  • 復活渡渡鳥比復活恐龍更現實,未來或可藉助克隆技術將其復活
    ——渡渡鳥復活。然而400年後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可以通過對渡渡鳥血緣關係最近的一些物種的克隆實驗將其復活。科學家們最近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鑑定出了恐龍所有的基因構造。研究團隊是通過對鳥類祖先(鳥類祖先被視作與恐龍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的基因研究創造出了恐龍的基因構造。參與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稱,當談及克隆恐龍的可能性時很明顯答案就是不能,但是最近滅絕的鳥類卻更有可能復活,比如說信鴿和渡渡鳥,因為世界上現在存活的一些物種與它們的親緣關係非常近。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取得了哪些爆發式進展?
    原標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取得了哪些爆發式進展?眾所周知,因為蚊子能夠傳播瘧疾,所以在野外壞境中運用這種基因驅動有望能以很快的速度完全根除這種疾病。但還必需更多研究才能確保這項技術的有效性,並阻止因為永久性地修改了某個物種的基因而可能出現的意外負面影響。
  • 復活滅絕史前物種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研究人員試圖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讓已滅絕的冰川時代猛獁象復活的新聞吸引了公眾的注意。這個項目頗具爭議,例如復活一個沒有社會群體的生物是否是道德的,而整個動物復活項目也不是不存在潛在問題。最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強調了其中一些問題,力勸科學家和相關組織考慮復活滅絕生物的估算成本。
  • 關於「滅絕物種復活」,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科學家已經將猛獁象基因成功植入到了大象細胞中,也就是說,「滅絕物種復活」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但是,也別期待其很快成為現實。那些已經滅絕了的物種總能引發我們對復活他們的可能性的想像,現在已滅絕物種名單的長度簡直比猛獁象的長獠牙還要長了。根據現代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程度,某些物種的復活已經不再只是科幻想像了,而是已經有很大可能性實現了。那麼問題來了:滅絕物種的再生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乾貨 | 靠譜 | 實用CRISPR/Cas這項基因編輯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頻頻被「潑冷水」,那麼基因編輯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呢?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 復活渡渡鳥比復活恐龍更現實,或可藉助克隆技術復活
    科學家們認為,不久的將來就能夠通過克隆實驗將已經滅絕的一種巨鳥——渡渡鳥復活。這種不能飛翔的大鳥身高能夠達到1米,體重能夠達到18公斤。渡渡鳥原產自模里西斯,但是在人類發現這座島嶼之後不久,也就是17世紀開始走向滅絕。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多虧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復活滅絕物種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樂觀。復活滅絕物種,是指創造出健康且具有遺傳活力的動物種群,它們可以在野外自然繁殖,為環境做出積極貢獻。但這門科學並不僅僅用於起死回生,也可以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那麼,復活滅絕物種的原理是什麼?又有哪些限制?我們真的非得讓滅絕許久的物種起死回生嗎?
  • 猛獁象兩年後可復活?中國已造出胚胎
    近日,有媒體報導,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正在開展「復活猛獁」研究: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取得冰封長毛象的DNA,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它們融合到近親亞洲象的基因組中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多虧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復活滅絕物種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樂觀。復活滅絕物種,是指創造出健康且具有遺傳活力的動物種群,它們可以在野外自然繁殖,為環境做出積極貢獻。但這門科學並不僅僅用於起死回生,也可以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多虧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復活滅絕物種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樂觀。復活滅絕物種,是指創造出健康且具有遺傳活力的動物種群,它們可以在野外自然繁殖,為環境做出積極貢獻。但這門科學並不僅僅用於起死回生,也可以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那麼,復活滅絕物種的原理是什麼?又有哪些限制?我們真的非得讓滅絕許久的物種起死回生嗎?
  • 外媒:科學家欲「復活」已滅絕物種 四種動物候選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美媒稱,去滅絕指的是重新創造出屬於已滅絕物種或極其類似已滅絕物種的生物的過程,這種科學方法是通過使用例如克隆或人工選殖等基因編輯技術成為現實的。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1月14日報導,儘管一些科學家質疑這種做法在進化方面沒有益處,並指出去滅絕的資源可以被用來更好地保護現存物種,但去滅絕在生物科技和保護界仍得到許多人贊同,以下是正在考慮可能進行去滅絕的四種候選動物:袋狼——這種有袋目哺乳動物是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土生動物,是袋鼠和樹袋熊的親緣動物,但長得像狼。
  • 又見猛獁象:基因編輯技術背後的仁與魔,魔剪還是劊子手?
    愛滋病雖被稱為「世紀末腫瘤」,但還未找到根治的方法。眾所周知,愛滋病主要通過性傳播,所以可以用預防和和治療措施降低HIV感染率。除此之外,科學家們也在積極尋找根治愛滋病的方法,於是基因編輯技術介入了。科學家可以用該技術對身體的遺傳密碼做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