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已經生產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它們可以充當「超級爸爸」
豬,山羊,牛和小鼠的精子攜帶著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
研究人員使用高科技基因編輯工具敲除了動物胚胎中的雄性育性基因。
這些動物天生是不育的,但是在從供體動物注射產生精子的細胞後開始產生精子。
美英兩國的研究小組表示,這項技術將使代孕雄性能夠繁殖出雄性後代,這些後代攜帶著諸如公牛等有價值的精英動物的遺傳物質。
研究小組表示,這將是向家畜遺傳改良以提高糧食產量的一步。
華盛頓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的喬恩·奧特利(Jon Oatley)教授說:「這可能對解決世界各地的糧食不安全問題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遺傳方法解決這一問題,那麼這意味著我們將減少水,飼料和抗生素的數量。放入動物中。」
公牛「超級爸爸」可以用來飼養更健康或更肥壯的母牛
實驗說明了什麼?
代孕母系老鼠被證實有活躍的供精精子。這些老鼠的後代很健康,攜帶著捐精者的基因。
更好的基因動物還沒有培育出來。但是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的brucewhitelaw教授說,這項研究為這個概念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這向世界表明,這項技術是真實的。「這是可以使用的,」他說我們現在必須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來幫助我們不斷增長的人口。
據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也有助於保護瀕危物種。
例如,利用瀕危犀牛的冷凍精子來再生物種是可能的。但他們表示,科學付諸行動的速度將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影響。
基因編輯家畜還沒有被批准用於人類消費,因為人們擔心產品安全、倫理和動物福利。
喬恩·奧特利教授說,遺傳技術可以解決糧食不安全問題
什麼是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包括刪除或改變胚胎的編碼。目前技術的一個例子是CRISPR,這是2012年發現的一種改變DNA的生物系統。
CRISPR掃描基因組尋找某個基因的位置,然後用「分子剪刀」剪斷DNA。
雖然在實驗室裡很有效,但這個過程並不完美,而且可以切除太多的DNA。這些不必要的編輯可能會改變其他重要的基因。
道德問題是什麼?
納菲爾德生物倫理委員會正在研究在養殖動物中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所引起的倫理問題。
基因編輯技術的潛在應用包括基因上無角的奶牛,以及對疾病有抵抗力的豬或雞。
基因編輯可以成為應對世界不同地區社會面臨的許多挑戰的一部分,包括獲得健康和營養的食物。
有新聞指出:「基因組編輯是否能夠以及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被應用於研究環境之外,這將取決於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進展,這些價值觀和利益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明確界定。」。
「這些都是我們目前在基因組編輯和養殖動物調查中探索的問題之一。」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