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也稱君王暴龍,是獸腳類恐龍暴龍超科的重要代表屬種,生活在距今約6800–6600萬年(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西部地區。它目前被公認為白堊紀陸地生態系統佔統治地位的恐怖殺手。霸王龍成年個體的體長約13米,體重可達16噸。這一物種的血盆大口、鋸齒獠牙、強壯頭骨和發達後肢時常令遠古的植食性恐龍和現今廣大的自然科學愛好者不寒而慄;有些人甚至推測霸王龍的身體背部也覆蓋有羽王龍一樣的初級羽毛。然而,霸王龍只有一個身體部件看起來有點令人困惑不解,那就是與龐大的體型完全不成比例的細小前肢。在已知的近乎完整的霸王龍骨骼中,13米長的龐大身軀僅僅匹配了一對1米長左右的前肢;其前肢的長度相當於成人手臂的長度。霸王龍的前肢甚至連自己的嘴和頸部都無法觸及。科學家一度猜想,霸王龍迷你的前肢是暴龍類晚期進化所表現的退化現象;這一結構已經沒有任何實際功能。事實果真如此嗎?
↑ 霸王龍的生命和骨骼復原圖
古生物學家通過形態觀察發現:霸王龍的前肢骨塊遠比想像中結實得多,並且發育了許多精細的肌肉附著點;這說明該屬種的前肢在構造方面緊湊而靈活,且高度特化。目前,關於霸王龍前肢功能的推論主要有以下三種假說:(1) 前肢撐地站立說;(2) 控制獵物說;(3) 交配摟抱說。然而,由於缺乏確鑿的證據和信息支持,科學家仍在致力於通過詳細的骨學、組織學和足跡學研究手段進一步推測霸王龍細小前肢的功能和存在意義。
↑ 霸王龍的右側前肢
此外,霸王龍迷你前肢的手部骨骼也十分有趣,其形態特徵同我們熟知的大多數肉食性恐龍不同。目前已知的大多數堅尾龍類恐龍都具有三個完整的手指,即第二、第三和第四指(基於框架轉移假說);少數類群還保留有第一手指。相比之下,霸王龍和其近親只保留了「兩個半的手指」,即完整的第二和第三指以及殘留的第四掌骨。這一現象表明第二和第三手指在霸王龍的生命歷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顯著地加強了手部的撕扯力度和抓握能力,有利於指尖的集中用力;而第四指則高度退化,僅保留了一個近側掌骨。十分有趣地是,霸王龍的第四掌骨沒有同臨近的第三掌骨高度癒合。相比之下,親緣關係較近的艾爾伯塔龍和特暴龍卻具有高度癒合的第三和第四掌骨;「第三掌骨」顯得更加粗壯。因此,科學家認為霸王龍的前肢力量要略遜於其近親,但這一缺陷可以被強大的頜骨撕咬能力有效地彌補。
↑ 霸王龍和其近親的第三和第四掌骨癒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