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的核心,有了太陽的存在才有了太陽系,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也離不開太陽,如果沒有太陽的光和熱,就不會有地球適宜的溫度,也就不會誕生生命,更不會誕生人類。
古時候,由於人們缺乏天文知識,對太陽有著盲目的崇拜,認識太陽上面有太陽神,太陽宮殿等。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類科技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對太陽的認識也多了起來,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時刻在燃燒著。
太陽的燃燒方式自然和我們知道的化學燃燒是不同的,普通的化學燃燒是易燃物和氧氣產生的一種劇烈的氧化反應。但是太空中沒有氧氣,太陽上也基本沒有氧氣,它之所以能夠燃燒是因為太陽內部時刻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國,這是更高級別的燃燒,而且產生的溫度更高,更強。
對於核聚變相信很多都知道,氫彈的爆炸就是核聚變反應,可想而知它的威力有多大了。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也是地球的33萬倍。它內部也是有大量的氫元素組成,在太陽的核心,由於壓力過大溫度過高,氫原子會變得非常活躍,它們相互撞擊,當速度足夠快的時候,兩個氫原子便會形成一種新的原子,那就是氦原子,同時還會損失一部分能量,這就是氫核聚變了,損失的能量會被釋放出來,就是這些能量讓太陽發光發熱,每秒鐘就約有80萬顆廣島原子彈的能量被釋放。
只要是物質燃燒,總有燃燒完的一天,太陽內部的氫元素也一樣,當太陽內部的氫燃燒盡的時候,也就是太陽生命結束的時候,那時候太陽會慢慢熄滅,核心部分會形成一顆白矮星,外圍的部分則會消散到宇宙中。那麼太陽的核聚變還能夠燃燒多久呢?
科學家認為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到120億年,而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也就是說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已經持續了50億年,再過50億年太陽就有可能走到生命的盡頭,不再發光發執。當然,地球是等不到50億年之後的,隨著太陽氫燃料的不斷減少,大約在15億年之後,太陽的轉換就會以氦元素為主的核聚變上,那個時候太陽的體積開始變大,向紅巨星轉變。
隨著太陽體積不斷增大,它離地球也會越來越近,地球的溫度也會急劇升高,地表表面將不再適合生命的生存。當太陽完全變成紅巨星時,體積會比現在增大近10億倍,龐大的太陽會將地球吞併,地球也將永遠消失在宇宙中。
可能很多人會想,那個時候人類怎麼辦,難道跟著地球一起毀滅?當然不是,太陽開始變大那是15億年之後的事情,以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15億年之後我們無法想像那時候人類文明將會如何強大?或許早已成為銀河系的霸主,縱橫整個銀河系,殖民星球遍布銀河系,那個時候的地球只是人類眾多居住星球中的一個,即使太陽系無法生存了,也完全可以放棄,離開太陽系轉移到其它的星系生活。
宇宙浩瀚廣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恆星的誕生和毀滅,只要成為星際文明,才算是有了真正跟宇宙災難對抗的初步實力。否則以人類現在的科技,一顆小行星向地球撞來,我們也毫無應對之法,只要看著撞擊地球,帶來無數生命的傷亡。
銀河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有數千億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也有數千億個,科學家也觀測到一些正在向紅巨星轉變的恆星,以及已經死亡的恆星,其中心變成了一顆白矮星。生死這個規則的輪迴不僅體現在生命體上,同時也體現在宇宙中的各個天體,甚至宇宙也有生死輪迴。
有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大爆炸就是宇宙的新生,宇宙從奇點大爆炸之後開始不斷膨脹,當膨脹到極限的時候然後開始再慢慢回縮,直到再次回縮到一個奇點。這個奇點然後再次發生大爆炸,新一輪宇宙的新生開始。因此有人將宇宙比作一個生命體,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還有太多的秘密,我們還很弱小,只有強大到能夠自由穿梭到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夠看清宇宙的本質,才能夠明白宇宙的奧秘到底是什麼。我們現在只能夠通過探索太陽系一步步而來,終有一天我們能夠站在宇宙金字塔的頂端。
小夥伴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