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最新一期《我就是演員3》中,久未露面的「瓊瑤女郎」陳德容登上舞臺,引發了一波不小的回憶殺。
認識她的觀眾都是從那個娛樂資源相對匱乏的年代過來的,本身就到了喜歡懷舊的年紀,再加上大伙兒或多或少都吃過她年輕時的顏,所以即便她早已淡出多年,依舊有不少人忍不住一睹「童年女神」的現狀。
別說是咱普通觀眾了,就連圈裡人看到她都激動不已。
當陳德容踏入演播廳,和一同參加節目的其他演員打招呼時,現場氣氛瞬間騷動起來,原來下面坐著的幾乎全是她的迷弟迷妹。
「第三代小燕子」李晟直接驚呼:「瓊瑤一姐」,並毫不諱言「她真的是我的童年女神」。
包貝爾完全不敢相信地問:「這麼年輕嗎?」
拜託,當人家九十年代「瓊瑤首席玉女」是浪得虛名嗎?
當年人家只消往鏡頭前面一站,話都不用一句,就傾倒眾生一片了好不好?
02
頂著無法撼動的光環,加上入行32年的資歷,這次輕而易舉就被劃分到「期待區」的陳德容,擁有優先挑選劇本的權利。
事情簡直不能再順利,她此行正是奔著突破自己固有的「苦情女主」形象而來。
這下好了,可以隨心所欲挑戰那種更有層次的戲和更複雜糾結的人物了。
不過,當她下手挑中了《少年天子》中的孝莊太后一角時,局面便開始不可控了,再濃重的「女神」濾鏡也無法拯救她尷尬的演技和欠費的EQ。
誇張的面部表情、動作設計以及幾處哭戲,無不和當初的「瓊瑤式演法」如出一轍。
唯一不同的是,她的年齡上去了。
按理說,有了歲月的積澱,演起戲來開始有了年齡感,應該是個加分項,但可惜的是她的演技沒能及時和年齡感進行匹配、互補,也沒能給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寶貴年齡感一些加持和升華。
這就怪不得於正老師對這段表演不買單,說了一些不太入耳的話了。
許是無法接受於正用了「咆哮」這個字眼,抑或實在難以卸下過去的輝煌,陳德容很直接地在導師面前陳述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倒不是說她這樣表達有什麼不對,而是一味地強調自己為什麼選擇這樣一種演法,並不能說服任何人。
因為她對劇本和人物的理解確實有比較大的偏差,最終呈現出的舞臺效果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老演員啊,咱承認一下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就這麼難嗎?何必非要硬槓到底呢?
說穿了,她就是get不到於正評語中的真正意義所在——外放的情緒抒髮根本不適合用在孝莊太后這類女性人物身上,這種戲收著點兒演顯然更合適。
哎,看來「表演體系」不同,還真強求不來……
03
「童年女神」和於正這麼一槓不要緊,評論區開始炸鍋了:
有人慨嘆女神靠瓊瑤劇一戰成名,但摘下「瓊瑤光環」後N年,依舊改不了「瓊瑤式」尬演。
有人調侃女神演誰都一個樣,只有跟「咆哮帝」搭檔才不會出戲。
有人批評女神太「跩」,明明演得不好還不謙虛,非要在導師面前強詞奪理。
其實,女神本身也不想這麼「跩」的。
她所謂的「跩」只是一種表象,背後其實暗藏了很多無法言說的信息量。
第一層就是用表面的不示弱來掩飾對過往的無限念想和不甘。
熟悉陳德容的觀眾都了解,她的出道史完全就是大寫的「出道即巔峰」。
14歲拍廣告出道,憑藉清麗可人的形象被瓊瑤一眼相中,火速籤約。
因為年紀尚小,無法拍攝言情劇,瓊瑤阿姨甘願苦等數年,為她量身定製《梅花三弄之梅花烙》。
放眼幾十年內的華語娛樂圈,這種待遇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終於盼到蘿莉長大成人,瓊瑤為保她C位出道,煞費苦心找來頂級班底護航。
當我見猶憐的白吟霜在《梅花烙》中華麗出場,無數觀眾立馬被驚掉了下巴。
此時的陳德容連20歲都不到,已輕鬆登上「新一代瓊瑤正印花旦+八點檔收視女王」的寶座,實現了太多女星可望不可及的心願。
在瓊瑤的力捧下,她的演藝事業直接開掛,《梅花三弄之水雲間》、《一簾幽夢》等劇的熱播,讓她在兩岸三地風頭無兩。
這種影響力哪怕到今天都依稀存在著,試問曾經風光無限的絕色佳人又怎能輕易忘懷,不念過往呢?
04
除了感懷過去之外,陳德容的「跩」裡面,還透射出她對自己一直不夠清晰的認知和定位。
因為她的前半生實在是太順了,生來便是明眸皓齒、溫婉動人的古典佳麗,從出道起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老天一開始給她的劇本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她沒經歷過什麼風浪起落,根本沒嘗過跌落谷底是個啥滋味。
她一直被保護得太好了,以至於認識不到自己出道太早,戲路過於單一的軟肋。
她從未受過正規演藝訓練,除了早期瓊瑤劇中的哭戲特寫楚楚動人以外,在表演時總是缺少幾分生動靈韻。
如此一來,等待她的只有少女紅利吃盡後的瓶頸和尷尬。
「花期太短」幾乎成了她後期在人們腦海中的唯一標籤。
如果她也像後來居上的趙薇、蔣勤勤一樣,破釜沉舟改變戲路,潛下心來鑽研演技,或許今天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但她似乎毫無野心鬥志,而是選擇了舒適圈,嫁入豪門當少奶奶。
一個演員一旦缺乏對生活的感悟和演技的揣摩,是很難去挑戰更高階、更複雜的人物的。
別人的華麗轉身都是建立在無數的酸楚和打拼之上的。
沒有前輩惠英紅那樣肯吃苦的毅力和韌性,不放下身段磨鍊演技,怎麼可能涅槃重生,成功轉型為「文藝片女王」呢?
05
「當初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落寞。」
港臺娛樂資本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年代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適應新環境的知道抓住機遇,及時轉換跑道,追趕不上的被無情拋下了,連聲招呼都沒有。
這本就是娛樂圈大生態的真實寫照,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個殘酷的事實罷了,當然讓曾經紅極一時的陳德容承認這一點,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她所謂的「跩」固然有她個人性格和自我保護的因素,但往大了看,還是時代變化得太快。
她的認知和業務能力都已明顯趕不上了,只是內心一時無法接受,還需要一些「軟著陸」和緩衝。
於媽的毒舌肯定是這位被眾星捧月慣了的「玉女」明星難以接受的,但沒辦法,這就是市場,這就是現實。
在一片吐槽聲中,德容姐姐的內地表演競技「首秀」多少被蒙上了那麼一層陰影。
儘管最後章子怡和於正各給她留了一顆星,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裡頭一部分是因為情懷,另一部分是因為和對手女演員相比,她的表現還不算太差。
她的演技雖然早被程式化、套路化,但好歹在圈內摸爬滾打三十幾年,把活兒幹好那還是輕輕鬆鬆的。
至於在表演上再尋求什麼大的突破,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06
紅顏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一代佳人也不可避免地逐漸被時代所遺忘湮沒。
當年個個美得驚心動魄的「瓊瑤女郎」們仿佛朵朵散落在天涯的花兒,終難逃被歲月雨打風吹去的命運。
而一代人的童年記憶也被吹散在風中,七零八落,時隱時現。
所幸的是,她們在自己最燦爛的年華,為我們留下太多抹不去的好光景。
即使時光匆匆溜過,那些高光時刻也依然會在記憶深處隱隱迴響。
或許對於我們來說,能擁有這些便已足夠了吧。
———The End———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你還記得這位「瓊瑤女神」嗎?
你還願意繼續關注她的現況嗎?
你還支持她復出演戲嗎?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西瓜家的放映廳:
堅持先娛己後娛人,
做有深度的原創影評、劇評、娛評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