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古老「海洋」黑洞 超地球水量140兆倍

2020-11-22 驅動之家

近日,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牽頭的兩個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個宇宙中驚人的區域,在距離地球12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發現了一個有史以來探測到的最大最遠的關於水的蹤跡,科學家將其稱為「巨型海洋」,其存在於一個類星體中,而類星體則是宇宙中最亮最猛烈的一種天體。天文學家探測到這個「巨型海洋」由水蒸氣構成,總體含量相當於地球上海洋含水量的140兆倍,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10萬倍。這證明了一個事實:水在宇宙中真的是無處不在。

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馬特布拉德福德介紹:由於這顆被探測到的類星體距離地球極為遙遠,其發出的光花了120億年才到達地球,也就是說,這個圖像是宇宙誕生後16億年左右就已經發生了,這同樣也說明了,由於這顆獨特的類星體周圍出現大量的水蒸氣看出,在早期宇宙中就已經存在水,而且可以推理出,水在整個宇宙中應該是無處不在。由馬特布拉德福德牽頭的其中一個研究小組將這個類星體的發現擬成論文《發現水蒸汽位於高紅移類星體》,已經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並得到巴黎天文臺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毫米波射電天文研究所支持。

圖2顯示了藝術家筆下的類星體,或者說一個正在進食的黑洞,類似於APM 08279+5255,天文學家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水蒸氣,氣體和塵埃可能形成一個環狀的結構圍繞著黑洞,在往外則是帶電氣體雲包裹著。X射線猛烈地穿過環的中央,向宇宙空間噴射,整個環面塵埃帶發出極強的紅外輻射。

類星體的能量一般由其內部的一個巨型黑洞控制,黑洞在吞噬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盤的同時,也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兩組天文學家都觀測到了APM 08279+5255類星體出現這種現象,其內部隱藏的巨型黑洞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200億倍,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0兆個太陽。

自天文學家預測水蒸氣會存在於早期宇宙,所以這個關於水蒸氣的發現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驚喜。這個銀河系中的水蒸氣含量比這顆類星體要多4000倍,但是銀河系中的水蒸氣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不過,水蒸氣是一個重要的微量氣體,揭示了類星體的性質。在這個類星體中,水蒸氣分布在黑洞的周圍,形成氣體結構橫跨了數百光年。但是以天文學的標準,這個龐大的氣體雲顯示出異常的溫度和密度。雖然氣體雲是個非常寒冷的地方,溫度只有零下53°和比地球大氣低300兆倍的密度,但是其仍然比銀河系的氣體雲溫度要高出5倍,密度高出10到100倍。

探測數據表明,在類星體周圍的氣體雲中,水蒸氣是眾多氣體的一種,但其存在也表明了類星體周圍的水蒸氣處於X射線和強烈紅外輻射的照射中。而強烈輻射與水蒸氣的相互作用揭示出了巨型氣體雲的相關屬性,以及類星體如何對其產生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輻射強度如何加熱周圍氣體雲等。此外,天文學家還發現,通過測量水蒸氣和其他分子(一氧化碳),可以推算出這個巨型黑洞還能通過吞噬氣體,並最終演化成6倍於目前體積的超大質量黑洞。但最後會不會實現,還不得而知,因為氣體雲回凝結並提供給新的恆星形成,也可能脫離類星體。

布拉德福德於2008年開始這項觀測,使用加州理工學院的亞毫米波10米口徑的望遠鏡。其中有一個極為敏感的攝譜儀,需要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0.06攝氏度。可以對來自類星體的光進行毫米波段的分析,介於紅外和微波波段之間。光譜範圍是以往光譜儀的10倍。天文學家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了後續觀測任務,使用南加州的毫米波陣列望遠鏡進行進一步研究。

本次重大的發現也再一次強調了毫米波和亞毫米波觀測是一個非常好的研究方法。這個領域在過去的20-30年內發展迅速,該研究的一位科學家正在參與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一個25米口徑的望遠鏡建設。使得天文學家能發現宇宙中早期星系,並通過對水蒸氣以及其他痕量氣體的研究,發現原始星系的奧秘。

而另一組科學家則在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高級研究員Dariusz Lis牽頭下,使用法國阿爾卑斯山上的幹涉望遠鏡觀測這個「巨型海洋」黑洞。早在2010年,該團隊就已經發現APM 08279+5255頻譜中存在氟化氫的痕跡,接著一個無心插柳觀測,又發現這個類星體中存在水的光譜信號。這個信號是水由高能態躍遷到低能態所釋放出的輻射。Lis研究小組只發現了一個單一的信號,而使用亞毫米波10米口徑望遠鏡的布拉德福德則觀測到許多頻率上都存在水的痕跡,也正是通過這個信息,布拉德福德小組計算出了類星體周圍的氣體物理特性和水蒸氣的總質量。(文/騰訊科技)


環狀氣體雲中含有大量的各種星際氣體


APM 08279+5255類星體藝術效果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最新發現,宇宙存在超大水池,藏水量是地球的140萬億倍
    而我們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星體擁有已知宇宙中最多的含水量,它就是類星體APM 08279+5255。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2011年7月25日報導,由美國牽頭組建的兩個科研小組用亞毫米波長的望遠鏡,在距離地球約120億光年遠的外太空發現了一顆含有大量水分的類星體,但可惜的是這顆天體上的水並不能孕育生命,因為這裡的水都是氣態水,而且這顆類天體的中心還有一顆巨型黑洞。
  • 宇宙中最大的10個物體,超乎你的想像!
    宇宙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大了,而宇宙中的一些物體已經大到超乎我們的想像了,例如: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竟有170億個太陽那麼重,最大的已知恆星半徑是太陽的
  • 宇宙超大物體:竟是太陽的數千倍
    伽瑪射線爆炸時已知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並且極其罕見,每隔幾百萬年才會在某一特定星系發生一次,也就意味著可以根據這些爆炸來推測那個方位的星系位置。 宇宙超大物體三、水做的雲  宇宙中最大的儲水地,位於120億光年外的一個類星體的中央,這個巨大的水雲中儲藏的水量是地球海洋總水量的140兆倍。  這個水池位於類星體中央的超大黑洞旁,這個超大黑洞本身就是一個龐然大物了,它比太陽大200億倍,發出的能量是1000兆個太陽發出能量的總和。
  • 地球是水最多星球嗎?科學家發現宇宙超級水庫,為地球140萬億倍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地球大多的面積是由海洋所覆蓋,陸地所佔比例甚少,能夠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更是有限。但是每個生命體都與水息息相關,人體內水分約佔70%左右,更別說那些生活在水裡的生物了。既然地球這麼多水,那地球是宇宙中水資源所佔比例最多的星球嗎?可能有人之前一直認為既然地球上有人類的居住,而且地球的海洋面積如此大,那這個問題顯然就是地球水多了。但是,今天就要告訴你,地球上的水根本不是最多的,就是在太陽系中,地球的水量連老二都排不上。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所以星系中主要是由恆星和星際氣體所組成,其中最老的恆星誕生於一片相對較小的天空之中。這片天空被稱為「哈勃超深空」得名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它包含了一萬個以上的星系,一段時間以後,第一顆已知的系外行星終於誕生了。它非常古老同時運行在兩顆恆星的軌道上,距離地球有12500光年之遠而這時候地球還未形成。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所以星系中主要是由恆星和星際氣體所組成,其中最老的恆星誕生於一片相對較小的天空之中。這片天空被稱為「哈勃超深空」得名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它包含了一萬個以上的星系,一段時間以後,第一顆已知的系外行星終於誕生了。它非常古老同時運行在兩顆恆星的軌道上,距離地球有12500光年之遠而這時候地球還未形成。
  • 宇宙10大驚人事實:太陽能容納130萬個地球|宇宙|驚人-探索發現...
    2、宇宙中有水世界   在120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竟有大量水蒸氣,足足是地球海洋的140兆倍。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電波望遠鏡,在類星體APM08279+5255發出的訊號中發現了水分子的特徵。   類星體是由超大質量黑洞所驅動的活躍星系,其噴發的輻射幾乎正對著我們。
  • 黑洞的意義被刷新,科學家最新發現83個與宇宙一樣古老的黑洞?
    對於黑洞一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宇宙中的『黑洞』或許對宇宙的正常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黑洞看不到不反射任何光線,或許會有很多小夥伴對黑洞的存在起懷疑態度,但在科學家眼裡他確實已經被證實的真真切切存在的天體。
  • 6種難以置信的宇宙中物體,鑽石星球、會下玻璃雨的星球
    宇宙中存在著太多的未知,今天就帶大家聊下宇宙中的6個有意思的物體。1.HD 189733b有的行星會下石頭雨,有的行星會下鐵雨,更有的行星會下鑽石雨。2.TrES-2b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黑洞,那有聽說過暗黑的行星嗎?被稱作暗黑行星的TrES-2b是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可以吸收99%以上的光能。在現實中被發現的行星裡,它是最漆黑的一個。這個行星的表面溫度有1000℃。如此高溫再加上位置靠近恆星的位置。這種行星理應十分明亮而非漆黑一片,但為什麼TrES-2b會是相反的呢?有專家預估可能是大氣中有著可吸收光的粒子存在。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星系裡…… 天文學家周二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黑洞和類星體的年齡超過130億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黑洞和類星體,這讓天文學家對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最大的黑洞最大的黑洞人們認為幾乎所有星系的核心都蘊藏著超質量的黑洞,是地球太陽質量的數百萬至十億倍已知最古老的黑洞最古老黑洞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黑洞,正式稱為ULAS J1342+ 0928,誕生於大爆炸創造了我們的宇宙之後約6.9億年。
  • 10個驚為天人的宇宙真相
    天文學家利用電波觀測宇宙,竟發現太空中也有糖存在。在120億光年外的遙遠星系竟有大量水蒸氣,足足是地球海洋的140兆倍。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利用電波望遠鏡,在類星體APM 08279+5255發出的訊號中發現了水分子的特徵。
  • 大西洋驚現「海洋漩渦黑洞」 特性酷似宇宙黑洞
    據媒體報導,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後,發生引力坍縮而形成。黑洞的引力場十分強大,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逃逸,人們認為黑洞是宇宙太空最具危險性的物質。近期,物理學家在地球上發現類似黑洞的結構,大西洋南部出現「海洋漩渦黑洞」。
  • 原來宇宙的黑洞還分這麼多種,10大最極端黑洞
    最大的黑洞人們認為幾乎所有星系的核心都蘊藏著超質量的黑洞,是地球太陽質量的數百萬至十億倍。2011年,科學家在附近兩個星系中發現了最大的黑洞。已知最古老的黑洞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黑洞,正式稱為ULAS J1342 + 0928,誕生於
  • 宇宙有道理(了解宇宙如何運行),豆瓣評分 9.6 首發資源1080P,第一季共八集
    它鎖著我們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秘密,在空間和時間開始時,一個巨大的爆炸創造了萬物,宇宙瞬間出現,從絕對虛無變成一切,從一個比原子還小的點,產生所有的質量和能量,包括宇宙中的四千億個星系。02-黑洞Black Holes黑洞是宇宙最神秘的天體,它的重力是無限大,沒有東西能夠逃脫,它能夠吞沒整個星系。
  • 揭秘海洋「黑洞」——渦流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因而面對著擁有太多謎團的海洋,人們既充滿著無限的嚮往,也深深忌憚著那些來自大海的災難——海嘯、風暴等已經算是老生常談的海洋災害了。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一種不太常見的海洋災害——渦流。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IT之家1月15日消息 據外媒 cnet 報導,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超過 130.3 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其中心的太陽大 16 億倍。該類星體被命名為 J0313-1806,在宇宙大爆炸 6.7 億年時誕生。
  • 地球最頑強生物是什麼?了解宇宙那些驚人事實
    地球最頑強生物是什麼?了解宇宙那些驚人事實人類怎樣才能穿越未來,利用宇宙中的蟲洞就可以穿梭未來,蟲洞也稱愛因斯坦羅森橋,它的內部極有可能存在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隧道,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首次提出了蟲洞的概念,1930年,愛因斯坦與納森羅森深入研究引力場方程時,曾做出假設,透過蟲洞或許可以做到瞬間的空間轉移以及時間旅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表明,當一個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所經歷的時間相對外界來說是較慢的
  •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這些小星球上的水量比地球還多很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古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地球有多大,認為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當人類走出地球後,再回頭看地球才驚訝發現,原來地球的水是如何之多。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海洋面積佔到71%,陸地面積只有29%。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差不多與宇宙一樣古老的「超級地球」
    圍繞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一個距地球僅280光年的名為TOI-561的橙色矮星,天文學家發現了三個繞行行星系外行星——其中一個是巖石世界,其大小是地球的1.5倍,在10.5小時的高速軌道上繞恆星飛行。顯然,離地球如此近的系外行星不太可能是可居住的,即使它像地球、金星和火星一樣巖石。它的溫度為2,480開爾文,在永久白日的一側被潮汐帶鎖著巖漿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