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在凝固過程中,它的各部分尺寸一般都要縮小,鑄件尺寸縮小的百分率,叫做鑄造線收縮率或鑄造收縮率。
製造鑄模 ( 包括芯盒) 時,要按確定的鑄造收縮率,將鑄模放大一些,以保證冷卻後鑄件的尺寸符合要求。
鑄件冷卻時各個尺寸的收縮量可由下式求得:
收縮量 = 鑄件尺寸×鑄造收縮率
影響鑄件收縮率的因素較多,主要的有:
1. 鑄件的材料鑄件的材料不同,鑄造收縮率也不同。例如,鑄鋼的收縮率比灰鑄鐵大;灰鑄鐵中硫多時,收縮率增大,矽多時收縮率減小。
2. 鑄件的結構鑄件的結構複雜收縮困難,鑄件的收縮率減小。例如,同一成分澆注的鑄鋼件,因結構形狀不同。其中以自由收縮時的收縮率最大。
3. 鑄型的退讓性鑄型的退讓性好,鑄件的收縮率增大。例如,用溼性和水玻璃砂型澆鑄的鑄件比幹型澆鑄的鑄件的收縮率大。同樣道理,隨著鑄件的尺寸增大,鑄型的退讓性變差,鑄件的收縮率也就減小。
所以鑄造收縮率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尺寸要求精確的鑄件,鑄造收縮率要根據試澆的鑄件進行修正。
同一個鑄件,由於結構上的原因,其軸向與徑向或長、寬、高三個方向的收縮率可能不一致。對於尺寸要求較精確的鑄件,各個方向應給以不同的收縮率。在實際生產中,一般的鑄件,特別是尺寸不大的鑄件,各個方向都用同一的收縮率,儘管這樣會造成一些誤差,但由於誤差一般不大,而這樣大大便於鑄模的加工製造。
來源:鑄造裝備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內容系網絡資料,無法聯繫版權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圖片存在侵權行為,煩請聯繫公眾號運營人員,微信號:zjzz360,我們會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