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江科普,今天我們來聊聊壯觀而又可怕的閃電!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積雨雲中)。 通常是暴風雲(積雨雲)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負電的雲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湧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 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

火箭狀閃電是最常見的一種閃電,它和其他閃電相比,放電速度 最慢,即停留的時間最長,大概能夠停留1~1.5秒的時間,用肉眼就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放電的全部過程。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通常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它十分亮,近圓球形,直徑約15至40釐米不等。通常僅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至2分鐘的記錄。顏色除常見的橙色和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亮白色,幽綠色的光環,呈多種多樣的色彩。球狀閃電的危害較大,它可以隨氣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飄飛或逆風而行。它可以通過開著的門窗進入室內,常見的是穿過煙囪後進入建築物。它甚至可以在導線上滑動,有時會懸停,有時會無聲消失,有時又會因為碰到障礙物爆炸,發出巨響而消失。

火山閃電,是一種可能是由火山作用引發的閃電現象。長期以來令科學家大惑不解,此類閃電只有約3英尺長(約1米),持續時間僅數毫秒。2010年2月,美國科學家藉助先進的儀器,經過兩個月的精心研究,證實了阿拉斯加裡道特火山一次噴發期間的「微小火花」。在2008年,智利柴滕火山噴發時亦曾出現閃電奇觀。這種奇特現象可能是帶電矽(巖漿一部分)從火山噴出時與大氣接觸時形成的。

線狀閃電,猶如枝杈叢生的一根樹枝,蜿蜒曲折。帶狀閃電與線狀閃電相似,只是亮的通道比較寬,看上去好像一條較亮的亮帶。球狀閃電一般發生在線狀閃電之後,它是一個直徑為20釐米左右的火球,發出紅色或桔黃色的光,偶然發出美麗的綠色,一般維持幾秒鐘。火球在空中隨風飄移,喜歡沿物體邊緣滑行,還能穿過縫隙進入室內,當它行將消失時會發生震耳的爆炸聲。
最最特殊的就是黑色閃電,一般閃電多為藍色、紅色或白色,但有時也有黑色閃電。由於大氣中太陽光、雲的電場和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天空中會產生一種化學性能十分活潑的微粒。在電磁場的作用下,這種微粒便聚集在一起,形成許多球狀物。這種球狀物不會發射能量,但可以長期存在,它沒有亮光,不透明,所以只有白天才能觀測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