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閃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閃電橫空划過,瞬間照亮整片大地,但是見了這麼多的閃電,你知道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嗎?那球形閃電又是什麼?3d動畫解釋原理!
在2017年10月份的時候,美國中部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閃電,長度甚至達到了500公裡,瞬間點亮了三個洲的天空,又被人們稱為巨型閃電,其實之所以會形成閃電,是因為在陰雨天氣中,雲層的水蒸氣會大量增加。
從而與天空中的氣流相互摩擦,而摩擦就會起電,從而產生正負電荷粒子,正電荷粒子在雲端的最上層聚集,而負電荷粒子則在雲端下面與地面的正電荷相吸引,但是因為之間有空氣作為絕緣體阻隔,所以無法產生電流。
但是當在聚集到一定基礎的時候,就會衝破大氣的阻隔,從而形成強大的電流,這樣就形成了我們常見的閃電了,而比較罕見的是球形閃電又被稱為滾地雷,它的直徑可達到20釐米,顏色多種多樣。
在落到地上後,還依舊可以正常行走,就像是擁有生命一般,最讓人可怕的是這種滾地雷還可以進入到人的房間內,就像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非常危險,那大家有沒有見到過比較奇怪的閃電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