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UFO一樣,球狀閃電至今仍是人們不能解釋的神秘自然現象。甚至有學者認為,UFO可能是一種球狀閃電的大氣現象。早在明代的嘉靖年間,泉州就曾發生過一起疑似球狀閃電傷人事件。
閃電曾被傳為「妖」
《泉州府志》記載,明嘉靖二十九年冬天,泉州城內發生了一件蹊蹺事,有一種奇怪的妖物從天而降,形狀像一個火紅色的火球飛入人家,以致婦女暈倒在地,昏厥不醒。
古代人們對球形閃電這種自然現象所知不多,便往妖魔鬼怪方面猜測。由於這種妖物來去如風,行蹤不定,像馬兒一樣疾馳而過,人們便為其起了一個相當形象生動的名字「馬精」。
《泉州府志》裡還說,用桃枝或柳枝鞭打,昏迷倒地的婦女便會醒來,否則必死無疑。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桃枝柳枝可以闢邪,驅趕「中邪」婦女身上的妖物。不過,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正面接觸球形閃電的人,生還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婦女能夠甦醒,更有可能是因為沒被球形閃電擊中,而只是短暫的受驚昏厥,喪失神志。
「馬精殺人」的謠言很快傳遍了泉州城內的大街小巷,市民都驚恐萬分。每到入夜時分,家家戶戶都在門上用紅繩懸掛桃枝柳枝,讓婦女們都坐在院子中間,男人們圍坐在外側,並通宵達旦鳴鑼敲鼓,以驅趕「馬精」。
傳言越傳越邪乎,弄得泉州人心惶惶。官府雖然下令禁止,卻並不奏效。
泉州最早「球閃」記載
一個道士看中了這裡面的商機,在大街上叫賣護身符,驚動了官府。
最終,「妖道」在鬧市被公開宣判,斬首示眾。百姓們聽說後,都鬆了一口氣,「馬精」這種妖怪也就從此消失不見。
事實上,球形閃電本來就罕見,也與道士的「妖法」無關。道士之所以被斬首示眾,只能怪他貪心,成了官府「安定民心」的替死鬼。
《泉州府志》的這則記載看似荒誕不經,卻是泉州最早的球形閃電記載,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
(張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