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閃電,那其他星球有閃電嗎?看完恍然大悟

2020-12-05 天文在線

地球最吸引我的特點之一是其獨特的氣候模式,它不斷地變化著,也持續地影響著全球的生命。觀察風暴則是我的最愛,沒有什麼比親眼看著一場溫暖的夏季風暴從地平線席捲而來更美的事兒了---那閃電的束束光紋穿雲而過,隆隆咆哮的驚雷震撼大地。擁有如此複雜的大氣成分,獨特的氣候及地質特徵,地球氣候才成如今我們了解的那般獨一無二。

可是,我們也知道,其它星球同樣有大氣層,而這對於它們的氣候又意味著什麼呢?比如,天王星上有颶風嗎?金星上有洪水嗎?土星上有雷暴嗎?

為了了解我們太陽系中種類繁多的各種氣候,尤其是變幻莫測的閃電,我們就需要去了解隱藏在閃電背後的科學!

什麼是閃電?

通俗地說,閃電就是一種強烈的放電現象,通常持續時間很短。這种放電現象就是由一個使電極相反的帶電物質相互均衡,並釋放被壓制的能量的過程造成的。在暴風雨的情況下,積雨雲底部會有一塊負電荷區域,同時正電荷區域則上升至雲團頂端,於是開始橫向放電。

地球上,閃電產生在雲與雲、雲與地面,或同一雲團的兩個區域之間。任何類型的閃電放電發生所需的主要條件包括:兩個區域之間的電位存在顯著差異(在積雨雲中,閃電現象由冷卻的水滴和軟形態的冰雹(氣象學中叫軟雹)碰撞產生)。隨著電荷持續積累,最終釋放電流,穿越大氣介質屏障,並使大氣分子在靠近地面的過程中帶電變成等離子體,視覺上便形成了閃電。如影隨形的雷聲通常是幾乎緊隨閃電(熱閃電除外)發生,而實際上打雷是一種由於大氣分子受到的壓力猝然上升而形成的衝擊波。

雷擊

基本上,閃電是一種在變化、移動的大氣條件下產生的自然現象。因此從邏輯上來看,具有變換莫測大氣環境的其他星球不也應當擁有風暴和閃電嗎?

必須有的!

其他星球有閃電嗎?

現在,你明白了閃電的氣候基礎,那麼其他星球上若是有閃電現象也說得通了。只不過,其他星球上的閃電現象與我們地球上的可是有著千差萬別呀!

地球上的閃電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方面我們尚未提到——而這一點恰恰與探測其他星球上閃電十分相關——閃電還會產生一種波長比較特殊的無線電波,名為哨聲波。同時,由於在其他星球拍攝閃電顯然十分具有挑戰性,為閃電採用另一種度量標準會很有幫助!

火星

自從我們在星空中驚鴻一瞥,看見它如同一顆紅寶石般熠熠生輝,這顆紅色星球就始終令人類著迷不已。大多數人都知道,大部分的火星大氣都已經被剝離,只留下一片貧瘠的荒涼之地。因此,若聽聞火星上有風暴和閃電,人們或許會十分驚訝。席捲火星之地的巨大沙塵暴也許不會像地球上那樣充斥溼氣,而是充滿著極其優質的火星土。

這些沙土便隨風暴流散各處。

由於降低的重力,僅一絲輕柔的微風就能吹起這些優質沙土,並帶著它們行走百餘英裡,直到重力將它們引回地面。這些風暴中心區域旋轉著的不同微粒會生成能量差異,這些能量差異將會最終在「雲層」裡聚積並釋放。在這些巨型沙塵暴中哨聲波就已經能被探測到,並且可以看到一些閃電。不幸的是,長期駐紮在火星上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探測器至今還未從地面抓拍到一張清晰的火星閃電照片!

木星

只要你讀過任何一點點關於木星的知識,你就一定知道,作為我們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星球,木星完全被風暴統治著。木星是一個氣體巨行星,所以它有著漩渦大氣環境。木星上最大的風暴系統已在此肆虐三百餘年,以「大紅斑」之名著稱(GRS),而且其體積還是地球的兩倍大!非常有趣的是,各種進行近天體探測飛行的NASA太空飛行器(如卡西尼號和朱諾號)都確認,木星上的閃電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閃電是十分相似的。至於哨聲波,如前所述,在木星上也能被探測到,是證明木星上閃電的又一鐵證!

閃電來臨

由於我們地球與木星之間大氣的差異,木星上閃電的放電現象會需要更長時間,大概需要持續整整一或兩分鐘,而地球上閃電放電迅速,就在眨眼間!「木星閃電」的能量同樣驚人,可以達到我們星球上閃電能量的百倍。與地球上看到的趨勢不同,木星上的大部分閃電發生在兩極附近,而地球上的閃電往往集中於赤道附近。

金星

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金星的磁場方向和大氣成分使得金星不可能有閃電,儘管金星的大小和密度與地球相似。然而,由最近的任務帶來的數據顯示,從金星發出的哨聲波,其強度和頻率與地球上的閃電相似!金星比地球更接近太陽,它從太陽接收大量能量進入大氣層。當能量被分配並開始分離到不同的區域時,電荷最終會積聚並釋放出來。如果金星表面沒有那麼熱,那麼觀察金星風暴與觀察地球夏季風暴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其他星球上的天氣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當談到太陽系中理想的不動產時,地球絕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是的,我們必須應對嚴酷的冬天、變化莫測的季節、颶風以及其他自然災害,但我們應該為此感激!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我們生活在一個名副其實的天堂裡。相比地球,離太陽更近的行星——水星和金星,是難以置信的熱,其溫度分別約800和864華氏度。火星是一片貧瘠的荒地,幾乎沒有大氣層可言,因此在那裡的生存是不可能的。當你遠離我們的星球,到達氣體巨行星,那裡甚至沒有任何堅實的地面可站!最後,你可以選擇居住在冰巨行星上,那裡的表面溫度下降到接近-400華氏度(海王星)。

你可能並不總是喜歡我們的天氣

那些極端的條件使得在那裡生活(目前)是不可能的,但是研究其他行星上的天氣可以給我們提供關於我們自己氣候未來的關鍵數據。地球擁有太陽系中最複雜的天氣系統,要多虧我們複雜的行星組成,以及它的大氣層、冰蓋、季節變化、人類影響等等。因為我們只能根據我們的過去來預測地球的未來氣候,所以了解其他行星的大氣是如何演變或發展的,也許能為我們自己星球上天氣的命運提供啟示!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魯魯-sciabc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閃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閃電橫空划過,瞬間照亮整片大地,但是見了這麼多的閃電,你知道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嗎?那球形閃電又是什麼?3d動畫解釋原理!
  • 星球有閃電,人體有神經放電,莫非?
    地球上乃至眾多星球上都會有閃電得事情發生,閃電,威力極強,但也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沒有電,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麻煩! 但人體內也會有神經放電得現象,雖然人體得電流沒有自然中得閃電那麼強烈,人只會感覺痒痒得,有時候靜電會產生火花,人是一個生物,莫非星球也是活著的生物?
  • 新發現木星有藍色閃電,如「跳舞的精靈」,最強是地球閃電上萬倍
    閃電是地球上的常見自然現象,是帶電雲層產生的放電現象,那麼在其他星球上也有閃電嗎?其實閃電並非罕見,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上看不到閃電現象,因為它就沒有大氣層,其他七顆行星上都是存在閃電現象的。地球大氣層的總質量大約有6000萬億噸,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但是木星的大氣層卻相當於三個地球的質量,也就是說大約是地球大氣層總質量的300萬倍,這樣龐大的氣體量中出現的閃電,當然要比地球上的閃電大得多了。
  • 木星發生藍色閃電,像「精靈」在跳舞,威力是地球閃電的上萬倍!
    在炎熱的夏季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暴雨,當暴雨傾盆而下的時候,也會伴隨著數道閃電,閃電是地球上常見的自然現象,其他的星球也會出現暴雨和閃電嗎?實際上閃電並不是地球的專屬,在八大行星中,雖然只有水星是沒有閃電現象的,但是其他的7顆行星都會產生閃電。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在雷雨天氣中,閃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不得不承認的是閃電出現的場面都是非常壯觀的,但你知道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嗎?眾所周知,閃電都形成雨陰雨天氣,在這種環境下,雲層中的水蒸氣會開始增加,在與天空中的氣流摩擦後,就會摩擦起電,從而產生正負電荷粒子,正電荷粒子會在雲層頂端聚集,而負電荷粒子則會聚集在雲層下端,與地面正電荷相吸。
  • 閃電劈到海裡,水是能導電的,那海裡的魚會怎樣?看完你就明白了
    閃電劈到海裡,水是能導電的,那海裡的魚會怎樣?看完你就明白了大氣中衝脈式的放電現象,被叫做是閃電,一般來說都是暴風雲產生的電荷,打雷閃電的時候最好離高的地方遠一點,沒有必須要出門的事情還是不要出門得好,同時還是要離水和船遠一點的,我們人能遠離水面,但是不能離開水的魚會不會被烤焦呢?水能導電,那閃電劈到海裡的時候,魚會怎麼樣呢?看完之後真的很驚訝呀。
  • 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流浪地球》上映後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反響,不少天文愛好者開始解讀影片中提到的一些天文詞語,比如氦閃,紅巨星等。其中有關木星大氣被點燃的探討非常多,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可能不少朋友看完《流浪地球》中用空間站的爆炸成功將木星大氣點燃,認為現實世界,我們也可以將木星大氣點燃,事實真的如此嗎?
  • 金星上有閃電?神秘閃光或將解開謎題
    這一閃光或將提供關鍵線索,助力解開40年來令人費解的行星謎題:這個雲層密布的星球上存在閃電嗎?閃電遍布太陽系各處。太空飛行器曾在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上發現過地外閃電。對於濃雲瀰漫的金星,「我們預料那裡也有閃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金星探測分析小組的副組長Noam Izenberg說。
  • 閃電只是地球自然現象?太陽也為此做出了貢獻
    文章不僅介紹了太陽的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風暴不僅對地球的天氣有大的影響,南極光和北極光都是陶陽風暴影響地球的結果,如果其風暴足夠大,則地球的電信和GPS等都會受到影響。也介紹了科學家們對著這一系列的研究。
  • 真的有地獄嗎?這裡每小時落下萬億束閃電,地球曾是它的前身
    如果讓你想像地獄是什麼樣子的,你會有怎樣的想法呢?是到處充滿著熾熱的熔巖,還是被一片黑暗與寒冷吞噬呢?美國NASA發現的一顆「地獄」行星可能會滿足你的想像。地獄和陰間,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死後接受懲戒的地方。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好人在死後靈魂會去到天堂享受極樂世界,而壞人則會來到地獄承受各種酷刑。地獄這種恐怖的地方真的存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嗎?答案是肯定的。
  • 地球上空閃電有多長,最長700公裡,顛覆我們對閃電的認知
    此外,地球內部也存在水循環,板塊運動將海水壓入地球內部,然後以火山噴發的方法將水噴出。在地球大氣水循環過程中,有時會伴隨另一種自然現象發生,閃電,一種轉眼即逝的現象,特別是在春夏季節,半夜閃電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雷聲也是大得驚人,往往地面上會迎來無數汽車的鳴叫作為回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閃電,它如同天空破裂一般,瞬間出現一系列明亮裂紋,長達數十公裡,看起來是那麼壯觀。
  • 最長閃電破紀錄!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的宏大威力中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為人類所用嗎?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完善「人工引雷」試驗,究竟收穫了什麼?用衛星遙感和「人工引雷」研究閃電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大到暴雨,防禦雷電災害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要務。
  • 冷知識;閃電的溫度、球狀閃電不是閃電及金星上的太陽西升東落
    一,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閃電的直徑約為1米到10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
  • 地球的閃電最低溫1.7萬度,其它星球呢?僅亮度就是太陽10倍
    那麼,閃電究竟是地球上專屬的自然現象,還是在宇宙中非常的普遍呢?通過觀測,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2億光年之外的地方,見證了一場奇特的閃電發生。這次的閃電伴隨著一顆超大質量的恆星爆炸產生,溫度在一瞬間就達到了9000攝氏度,而且速度驚人,亮度更是達到了超新星爆炸的10倍-100倍左右。
  • 木星大氣層有90%的氫氣,閃電比地球強1萬倍,為啥沒有點燃木星
    難道他不能被點燃嗎?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直徑14萬餘公裡,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30倍,木星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上面有厚達3000餘公裡的大氣層,也有科學家認為其大氣層厚度達5000公裡,在這麼巨量的大氣層中,氫氣佔了90%的分量,而且木星上也有一定量的氧氣,氫氣和氧氣摻到一起可以點燃燃燒成水,然而現實是木星上的氧氣太少了,根本不足以與氫氣發生反應燃燒成水。
  • 為何閃電電不死人?特斯拉如何利用閃電?誰在控制閃電?閃電真相
    在地球上,每秒鐘都會發生100次閃電。沙利文還說,有一次,他和首席遊騎兵一起巡邏,看到遠處有一個閃電擊中了地面。那哥們兒磕巴的說,一會兒見,然後,一溜煙就消失了。那些膽小鬼,沒一個人敢和自己一起巡邏。確定沙利文的故事不是小說嗎?我們再來分享一組驚奇的數字。10%如果你被閃電擊中,只有10%的概率被一擊斃命。
  • 閃電居然有黑色的!了解下最罕見的黑色閃電,遇見了千萬不要觸碰
    我們都很熟悉閃電,雷雨天氣經常能看到,那麼您聽說過「黑色閃電」嗎?大多數朋友應該都不知道,或會有朋友說那不是短跑冠軍博爾特嗎?飛人博爾特以不可思議的短跑速度被譽為「黑色閃電」,同樣有此榮耀的還有傑西·歐文斯,不過這裡所講的「黑色閃電」可不是他們,而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黑色閃電!
  • 閃電居然有黑色的!了解下最罕見的黑色閃電,遇見了千萬不要觸碰
    我們都很熟悉閃電,雷雨天氣經常能看到,那麼您聽說過「黑色閃電」嗎?大多數朋友應該都不知道,或會有朋友說那不是短跑冠軍博爾特嗎?飛人博爾特以不可思議的短跑速度被譽為「黑色閃電」,同樣有此榮耀的還有傑西·歐文斯,不過這裡所講的「黑色閃電」可不是他們,而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黑色閃電!
  • 閃電能有多大 探測技術捕捉最長閃電
    閃電是夏季最具代表性的天氣之一,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無論是作為狂暴、毀滅、力量的代表,存在於各地的神話傳說和幻想作品中,還是因其轉瞬即逝的美麗成為攝影師追逐的對象。人類對閃電已經有了非常深入地了解,包括閃電產生的原理、閃電的類型等,但閃電仍然有著很多的未知等待人類去探索,例如閃電的極限能有多大。
  • 「瘦成一道閃電」!你知道閃電究竟有多粗嗎?
    或許,你會經常聽到身邊的人吐槽說要「瘦成一道閃電」,那麼瘦成一道閃電究竟有多瘦?閃電究竟有多粗呢?因為有「閃電熔巖」這種東西的存在。  閃電熔巖長可達數米。顏色由形成的泥土和沙決定,有黑色、綠色、白色等。內部光滑,可能有小氣泡,外部多數為粗糙的沙粒。它們外形像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