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葉子一碰就掉,乾癟,注意3個問題,教你養出大肥熊

2021-01-14 向陽愛生活

養好熊童子,土壤搭配是關鍵,學會配土,熊童子長成小樹樁

萌萌的熊童子,人見人喜歡,長相特殊,有著肥厚的葉子,葉子長得跟熊掌很像,這可能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吧,現在,我們能見到的熊童子有3個品種,白熊,黃熊,跟綠熊,白熊跟黃熊葉子上帶著白色,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模樣。

熊童子養起來還真有難度,養過熊童子的朋友,都是從「不斷養死」中走過來的,熊童子面臨的問題有好多,長勢緩慢,容易掉葉子,葉子十分容易乾癟,度夏困難,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就死掉了。

熊童子掉葉子,可能是養分不足造成的,花土中沒有營養,熊童子枝幹柔弱,葉子就容易掉,熊童子的株型比較特殊,跟小樹樁一樣,葉子是長在枝條上的,枝幹多,葉子也多,需要給它補充多肉專用的磷肥,可以緩解掉葉的問題。

熊童子的葉子出現乾癟,跟花盆的擺放位置有關係,也可以說是光照不足,熊童子如果不擺在有光照的陽臺上,凡是室內其它的地方,都是會出現葉子乾癟的,並不是缺水了,多曬太陽,不要放在散射光下,乾癟不是大問題,

日常養熊童子有3方面問題要注意:

1.土壤搭配不合適:

熊童子的經典配土是用泥炭土加上20%的顆粒,家裡有骨粉的可以加上一小勺子的骨粉,這種配比方式是最好用,最有效的,適合熊童子的生長,熊童子不能純用顆粒土去養,也不能單純的用泥炭土,透水性不好,容易積水,不利於熊童子根系的發育。

養出一盆好的熊童子並不葉子越多越好,整體的株型要成正比,先把熊童子的根系養好了,然後再養枝條,再養葉,根系健康,枝幹才能更結實,掉葉的問題自然就不會發生了,把花土搭配好了,熊童子的根系也會長得很強健。

2.光照不足:

一盆健康的熊童子一定是長年累月放在陽光下暴曬的,太陽紫外線照射時間越長,熊童子長的越健康,熊童子是不怕曬的,光照有利於葉子變色,家裡的陽臺是露天的那就更好了,露養熊童子能更長時間的曬到太陽,到了夜間還有晝夜溫差的變化。

3.澆水太多:

給熊童子澆水就一句話,「寧幹忽溼」,泥炭土本來就有很好的保水性,有些時候,看起表面的花土都已經幹透了,其實花盆的底部還是很潮溼的,土壤並沒有完全的幹透,這時候你再澆水不就完蛋了,盆裡的土壤是肯定會積水的。

土壤,光照,澆水是養好熊童子的基本,夏天少澆水,可以幫助熊童子安全的度夏,養出一盆肥嘟嘟的熊童子也是很輕鬆的了。

相關焦點

  • 多肉熊童子不長肉要及時「治」,葉子肥一圈,才是好熊
    否則養再好一到夏天就枯死,功夫就都白費了。2、控制好澆水多肉熊童子在不缺水的時候,葉子摸上去硬硬的。在缺水的時候,葉子從下到上會逐漸發軟。因此,澆水不要隨心所欲,每次摸到中下部葉子有點軟的時候再澆,澆完以後葉子就圓鼓鼓的肥一圈。要是葉子還沒有發軟就澆水,時間一長變得乾癟無肉,那種肥嘟嘟的美感也就逐漸消失了。
  • 熊童子養得好,全靠「顆粒土」,「多」曬太陽,熊爪又肥又胖
    熊童子養得好,全靠「顆粒土」,「多」曬太陽,熊爪又肥又胖熊童子養殖起來很簡單,相對其它一些品種的多肉植物,熊童子算是好養的多了,熊童子至少不矯情,很少出現爛根,化水的問題,生長速度也要比其它品種的多肉快很多,春夏秋三個季節,丟在陽臺上幾乎是不用管它的。
  • 冬天養熊童子,記得少澆水,多曬太陽,避免出現掉葉現象
    好養的熊童子,放在院子裡,冬天也能出狀態,熊爪爪真可愛多肉熊童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多肉,葉子長得很熊爪一樣,肥嘟嘟的,經過太陽的照射後,葉片上的爪子還能變成黑色,跟熊爪就更為相似了,不得不說,這種多肉長得還真是挺神奇的。
  • 熊童子養護秘籍,萌茸茸的「熊爪子」帶你笑傲群「熊」
    多肉植物家族中有個淘氣的「熊孩子」,並不同於其它肉肉那樣千篇一律的臉盲,而是長著一眼就能認出來的毛茸茸的「熊掌」,高興了就染上美美的紅指甲讓人心頭萌化,不高興了就葉子全掉光讓人無可奈何,它就是「熊童子」。熊童子為景天科銀波錦屬植物,原產非洲的納米比亞。是一種被子植物。多分枝,肉質,矮灌木。葉對生,葉面有毛或被蠟。
  • 熊童子福娘要怎麼養?看完你就明白了!
    因為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實在太多,上周我們說到的是景天科一個大的科屬石蓮花屬,今天我們說一下景天科中一個很有特色的科屬:銀波錦屬中的常見的多肉。銀波錦屬銀波錦屬隸屬於景天科, 全屬約13種。屬名源自希臘詞彙kotule,本義是凹陷,指該屬葉子上的波狀凹陷。的原產地主要位於南非、西南非和阿拉伯南部。為矮小半灌木植物。總狀花序,開紅色或黃色花。花鐘形或筒形。
  • 多肉熊童子養胖不難,做好3方面,小熊變胖熊
    熊童子一直是人氣非常高的多肉植物,這與它萌萌的外形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出了狀態的熊童子,葉片肥厚好似兇猛有力的「熊掌」,「熊掌」呈綠黃色,圓鼓鼓的還帶著一些絨毛,再配上葉片頂上的「爪子」呈現紅色,看起來真是可愛極了。
  • 長得像熊爪的多肉,夏天這樣養,葉子不掉胖乎乎!
    熊童子養 花 大 全相信不少肉友第一眼都會被熊童子呆萌的外表所俘獲,小小的葉片像一個個的小熊爪!夏季是熊童子的休眠期,葉片變小少量掉葉是正常現象。鹿角海棠養 花 大 全鹿角海棠葉子的形狀就像小鹿角,一長就是一長串,非常具有觀賞價值!
  • 熊童子養護攻略,雖然有「臭味」,依然很喜歡,教你寒冬養爆盆
    熊童子是多肉界非常火爆的一種,長勢比較特殊,葉子比其它的多肉植物都要旁出很多,熊童子養的好好,葉子幾乎能養成「圓形」,熊童子的葉子上帶有「小爪爪」,頂端還是粉紅色的,漂亮極了。養過熊童子的花友們,剛開始養花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共鳴,都會認為熊童子是度「冬」困難戶,冬季的熊童子是很難養活的,其實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好養熊童子的小技巧,因而才會覺得熊童子難養,了解熊童子的習性還是很好養護的。下面就給大家說說熊童子的養護小竅門,只要了解了熊童子的生長習性,熊童子養爆盆還是很簡單的。熊童子到底好養護嗎?
  • 熊童子會掉葉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肉友們一直強調養肉的細節
    熊童子用它的可愛爪子收到一大波肉友的喜愛,紅紅的小爪子簡直萌出汁了,特別是出錦了的熊童子。熊童子原產非洲的納米比亞。有白錦和黃錦之分,熊童子的葉片上蓋著一層白絨毛,像初生的絨毛小熊腳掌般可愛,所以才叫"熊童子"。熊童子株形不大,分枝繁多,給人以既玲瓏秀氣又充滿生機的感覺。
  • 簡單的一個小方法,把熊童子養得又胖又長滿紅指甲變成熊森林!
    當然現在熊童子的價格已經降下來,我家也綠熊,黃熊,白熊都養的肥肥胖胖,毛茸茸的葉片,厚厚的跟個熊掌似得,最外緣還有一圈粉紅色的爪子,真有點像塗了指甲油的感覺。尤其是當你把它養成一大株的時候,真有點花團錦簇的意思,很可愛。但是很多人養出來的小熊葉片往往不肥,而且也沒有紅色的爪尖,怎樣才能讓它有呢?當然還是要創造有利於它生長的環境啦。
  • 熊童子這樣養,能養20年,變成老熊樹
    多肉熊童子,從來不嬌氣,不吃不喝,也能長一大坨熊童子是大家都很喜愛的多肉,葉子胖乎乎的,還有漂亮的熊爪子。但是很多朋友反映養熊童子養不好,總是愛掉葉子,是不是熊童子很難養呢?其實熊童子和其他的多肉一樣,生命力特別頑強。
  • 熊童子雖然萌萌的,可是它竟然有異味,怪不得蚊蟲都遠離它!
    熊童子雖然萌萌的,可是它竟然有異味,怪不得蚊蟲都遠離它!在大部分的花友看來,熊童子都是一種深受花友喜愛的多肉。不過,在夏季,幾乎沒有人說自己會喜歡熊童子。因為在悶熱的夏季,熊童子生長不僅十分艱難,而且還會經常掉葉子。
  • 多肉熊童子掉光葉子還能活,做好這幾點最快十五天小爪子再次長出
    多肉熊童子掉光葉子還能不能活?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來判斷,一種是葉子慢慢的掉,掉的葉子都已經腐爛,同時莖杆也跟著發黃、發黑,這種情況是救不回來的,因為根系已經壞死,莖杆也被牽連,只能丟。即便是冬天比較弱的光照,也曬不得,一曬上面的嫩莖杆就曬黃了,頂稍的嫩芽也會被曬的發黑脫落,再想讓新的葉片長出就比較難。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保持頂稍嫩芽鮮活,新葉子就長出的很快。大多數花友的熊童子掉光葉子以後都還是照常曬太陽,最終無可挽救莖杆逐漸發黑髮黃乾枯。2、熊童子掉光葉子檢查盆土多肉熊童子掉光葉子以後檢查下盆土,看土壤是否疏鬆透氣。
  • 綠熊、黃熊、白熊、彩虹熊,關於多肉熊童子錦的那些事
    除了常見的綠色熊童子,其實熊童子還有各種斑錦變異品種,比如:白熊、黃熊、彩虹熊,相比於葉色常年翠綠的綠熊,更多一分可愛和難得,雖然價格偏高,但還是讓人忍不住都想搜集過來養在陽臺上!關於熊童子的品種歸屬與生長習性:①熊童子屬於景天科銀波錦屬多肉植物,莖纖細而偏木質化、葉片掌形,表面布滿細密的白色絨毛,葉片兩兩相互對生,如同攤開的手掌。
  • 熊童子專題 綠熊黃熊白熊還有高個子熊
    養得好的話,你家後院就會有一群萌熊在招手哦!圖片來源:wiki當然,養的不好,比如缺光徒長,會使得小熊爪子褪色,甚至新葉沒有爪子,不規則扭曲……圖片來源見水印熊童子有兩個出錦的品種:熊童子白中斑和熊童子黃中斑,即俗稱的白熊和黃熊,比一般的熊童子較難養護和少見,故價格偏高。
  • 多肉熊爪這樣養太驚豔,最後壓軸逆天!
    熊童子,因葉型極像動物的熊爪兒得名,所以我們平時更喜歡稱之為「熊爪」。 熊童子的葉片不僅肥厚,而且在春秋兩季出狀態的情況下還會長出紅指甲,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多肉品種。 那你真知道它該怎麼養護嗎?
  • 遇到黃色熊童子要謹慎,要麼自然出錦、要麼是藥錦
    正常情況下,熊童子的葉片以綠色和黃綠色為主:普通熊童子葉色以綠色為主,即使養出狀態也只有葉片飽滿程度以及爪子的明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熊童子屬於春秋型種,夏季高溫時期短暫休眠,冬季不耐嚴寒,狀態最佳的季節一般在春秋兩季。它非常喜陽光、忌潮溼積水,在日照充足、相對乾燥的環境下株型緊湊、不易掉葉。
  • 養了5年的熊童子,竟然越來越臭,到底扔還是不扔!
    多肉養的時間久了,都會有感情,但是也有煩惱,最近花友 圓臉小仙女 就有個吐槽,養了好幾年的熊童子,一直都胖嘟嘟的,最近卻變異了,全家都不敢靠近,真的想把它丟了!熊童子臭氣衝天,為啥這盆熊童子,可是 圓臉小仙女 養的最好的多肉了,別人的熊天一熱就掉葉子變成光杆,這盆卻一個沒掉,反而個個胖乎乎,而且杆子都已經木質化,一看年齡就超過5歲。最近曬了太陽,更胖了,還染上了紅指甲···但是!
  • 熊童子有「三怕」,避開不爛根徒長,呼呼冒芽,3個月躥成熊森林
    第一怕:環境不適宜想讓熊童子長勢更好,那麼我們在養護過程中,最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養護環境,首先是生長溫度,熊童子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24℃,只有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熊童子的長勢才會比較好,而春秋兩季的溫度都在這個範圍,因此在這2個季節,我們別錯過,要儘量讓它多日曬,加快上色速度。
  • 熊童子又稱熊孩子,爆盆後簡直萌化你的心,肉肉的太可愛了!
    如今人們能越來越注重空氣的質量,許多花友們都在家裡養殖著一些植物,不僅能夠有效地淨化空氣,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毛絨絨的「爪子」邊緣還紅紅的多肉是不是很可愛,沒錯就是熊童子,因為長得比較可愛所以幾乎是人手一盆,就連我都是小熊的「鐵粉」小小的熊童子如何長成「樹」呢,你只需要做到這些就可以了,熊童子肉友也稱它們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