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熊童子,土壤搭配是關鍵,學會配土,熊童子長成小樹樁
萌萌的熊童子,人見人喜歡,長相特殊,有著肥厚的葉子,葉子長得跟熊掌很像,這可能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吧,現在,我們能見到的熊童子有3個品種,白熊,黃熊,跟綠熊,白熊跟黃熊葉子上帶著白色,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模樣。
熊童子養起來還真有難度,養過熊童子的朋友,都是從「不斷養死」中走過來的,熊童子面臨的問題有好多,長勢緩慢,容易掉葉子,葉子十分容易乾癟,度夏困難,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就死掉了。
熊童子掉葉子,可能是養分不足造成的,花土中沒有營養,熊童子枝幹柔弱,葉子就容易掉,熊童子的株型比較特殊,跟小樹樁一樣,葉子是長在枝條上的,枝幹多,葉子也多,需要給它補充多肉專用的磷肥,可以緩解掉葉的問題。
熊童子的葉子出現乾癟,跟花盆的擺放位置有關係,也可以說是光照不足,熊童子如果不擺在有光照的陽臺上,凡是室內其它的地方,都是會出現葉子乾癟的,並不是缺水了,多曬太陽,不要放在散射光下,乾癟不是大問題,
日常養熊童子有3方面問題要注意:
1.土壤搭配不合適:
熊童子的經典配土是用泥炭土加上20%的顆粒,家裡有骨粉的可以加上一小勺子的骨粉,這種配比方式是最好用,最有效的,適合熊童子的生長,熊童子不能純用顆粒土去養,也不能單純的用泥炭土,透水性不好,容易積水,不利於熊童子根系的發育。
養出一盆好的熊童子並不葉子越多越好,整體的株型要成正比,先把熊童子的根系養好了,然後再養枝條,再養葉,根系健康,枝幹才能更結實,掉葉的問題自然就不會發生了,把花土搭配好了,熊童子的根系也會長得很強健。
2.光照不足:
一盆健康的熊童子一定是長年累月放在陽光下暴曬的,太陽紫外線照射時間越長,熊童子長的越健康,熊童子是不怕曬的,光照有利於葉子變色,家裡的陽臺是露天的那就更好了,露養熊童子能更長時間的曬到太陽,到了夜間還有晝夜溫差的變化。
3.澆水太多:
給熊童子澆水就一句話,「寧幹忽溼」,泥炭土本來就有很好的保水性,有些時候,看起表面的花土都已經幹透了,其實花盆的底部還是很潮溼的,土壤並沒有完全的幹透,這時候你再澆水不就完蛋了,盆裡的土壤是肯定會積水的。
土壤,光照,澆水是養好熊童子的基本,夏天少澆水,可以幫助熊童子安全的度夏,養出一盆肥嘟嘟的熊童子也是很輕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