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雖然萌萌的,可是它竟然有異味,怪不得蚊蟲都遠離它!在大部分的花友看來,熊童子都是一種深受花友喜愛的多肉。不過,在夏季,幾乎沒有人說自己會喜歡熊童子。因為在悶熱的夏季,熊童子生長不僅十分艱難,而且還會經常掉葉子。每次掉葉片都會讓花友非常擔心,生怕熊童子不小心就死掉,熊童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多肉植物,比較多的多肉植物愛好者都有養殖熊童子,尤其是長出紅色的「小爪子」的時候,是非常萌的,很多的之前不喜歡多肉植物的人在看一眼熊童子之後就會改變對多肉植物的看法
熊童子的扦插時間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季節的氣溫都比較適合熊童子的繁殖,尤其是春季的時候,繁殖的成活率是最高的。春秋季節也是熊童子這種多肉植物的生長旺季,一般扦插生根快,也比較容易長出小苗,熊童子的扦插我們需要準備一盆合適的基質,很多新手養殖多肉植物都貪圖方便,直接使用泥土去養殖,這樣的多肉植物是很難養好的,很多的肉肉都在養殖一段時間之後以爛根收場。那麼多肉植物熊童子怎麼養去調製養殖的土壤呢?我們一般建議大家使用蛭石、泥炭土和珍珠巖進行配製,比例一般各一份即可
沒有做好通風工作的話,熊童子生長的環境會逐漸變得潮溼。再加上溫度比較高,葉片會比較乾癟,因此很容易出現凋落的情況,澆水比較多,也是花友們容易犯的錯誤。夏季植株看上去會無精打採,初養熊童子的朋友會以為植株缺水而經常澆一些水,這樣做會讓根系黑腐。當根系生長不良的時候,熊童子的葉片是很容易掉落的,花友經常移動熊童子的位置,這也是很多新手容易出現的失誤。夏季不管放在什麼地方,很難讓植株保持涼爽而且又通風,花友們喜歡為植株尋找比較合適的位置,因此經常移動。更有一些花友為了更好地觀察植株生長狀態,會用手摸一摸葉片。如果用力比較猛的話,葉片也會被扯掉許多
夏季我的熊也是放在外面的 遮陰或者半遮陰,基本是3-4周灑一點水.不太澆透..(我比較謹慎,寧願熊吸收掉一些葉子 也要保證它度夏)。順便說一下夏季恢復,我的黃熊在度完夏以後曾經一直瘦瘦的,我本來以為是根不好,但是檢查一下不是根的問題,其實是盆太大散水太快。於是我就幾乎1-2天大水伺候(那一陣晴天多)持續了一個多禮拜它就變的胖乎乎了。所以順利度完夏以後可以多給一些水讓熊快速胖起來,我一開始和很多人一樣不覺得熊臭 怎麼聞都聞不出,那時候我熊一直放在通風處或者戶外,熊的味道很容易散掉,後來天氣潮溼,我把熊收到室內,放個一天再去聞,呵呵味道就出來咯~~(熊童子小的時候味道比較輕,大顆了以後味道比較重)其實這味道也不能叫臭,就是怪怪的味道。我覺得這個味道應該是很驅蟲的,所以熊不招蟲!蟲子嫌棄它
挑選長得比較健壯的枝條,將其插入培養基質中,然後澆透水,放到陰涼、通風、散光的地方即可。我們也可以使用葉插,不過葉插的成活率比較低,葉插需要帶葉柄,很容易長出根須,但是需要長出小苗需要比較久,所以我們建議大家採用枝插的方式繁殖,成株比較快,不會過多消磨大家的耐心,扦插的枝條或者葉子需要在剪取之後風乾傷口再進行扦插,如果不等待傷口風乾就扦插,容易導致腐爛,扦插失敗的機率大增。所以我們不要心急,晾曬幾天也沒事的,況且晾乾傷口其實一天半天就可以了,用不了那麼久,雖然這裡介紹扦插的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扦插後的養護卻需要特別的注意的,尤其是養護的環境,千萬不能放在露天的地方,容易雨林和日曬的地方是不適合的。一定要陰涼,澆水的時候只需要保持基質的微微溼潤即可,千萬不要太過隨意的就澆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