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這麼累?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2020-12-05 虎殼寶貝

在我們父輩爺輩那時候,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至少也得有兩個,但是也能一個人拉扯長大。到了我們現在,孩子少了,一家一個,最多一家兩個。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大多數一個家庭是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團團轉,卻抱怨「孩子太難帶」。這是為什麼呢?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國外的家庭也是一個媽媽帶著好幾個孩子,為什麼就中國爸媽養娃那麼累?其實逃不開這7個原因,看你中了幾個。

1.對孩子期望太高

中國的大多數家庭對於子女的期盼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孩子就成為了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父母整體都會圍著孩子轉,事事都為孩子籌謀好。從還沒有出生開始,到出生,到幼兒園,到小學,然後就是初高中大學,後面還有畢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子等等,可以說只要是自己還能操心就肯定會為孩子操心。

這中間當然會少不了各種比較、各種選擇。就像最近很火的一個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面就有一個媽媽說出這樣一個觀念「贏在射精前」,為了能夠上好大學,就得上好中學,如何上好中學?就得上好小學,那麼就得選擇好的幼兒園。進入好的幼兒園就得先進育嬰院,可能相當於大陸的託班。要想進入好的育嬰院,那麼就得排期,要算好孩子的出生月份,因此就有了這句「贏在射精前」。一切為了孩子考慮,因此就連哪個月份要孩子都得精細計劃。

你說這麼為孩子計劃能不累嗎?這麼累的根源其實還是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既包括對孩子自己發展的期望,也包括對孩子回報父母的期望。試想一下,這麼高的期望下,累的不僅是父母,還有孩子。如果父母能夠看淡一些關於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秀,是否有特長等等,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快樂長大,那麼這樣的育兒生活相對來說會輕鬆不少。

2.父母以外的人參與過多

我們常常在外國影視作品中看到,國外的父母常常是嬰兒推車裡一個,懷裡抱一個,手裡還牽著一個,兩個人甚至一個人就能帶上好幾個孩子。

而走在路上我們能夠看到典型的中國家庭卻是好幾個大人帶著一個孩子。寶寶坐在小推車裡,爸爸媽媽推著,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跟著,甚至後面還有個保姆阿姨背著大包小包,這陣勢,快趕上古時候皇帝出巡了。

可能在養育孩子方面,有些父母還需要雙方老人的金錢和時間的付出,那麼老人既然出錢出力了,就會覺得對孩子教育問題上有話語權了。甚至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就連家裡的「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了,自己小家的家庭事務還需要聽憑自己的父母做主。於是大家更是勞心勞力,矛盾重重。

3.攀比心過重

就拿剛出生的時候來說吧,別的孩子都吃好幾百塊一桶的奶粉,咱們吃不吃?不吃的話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孩子該不該上早教?要是不上的話,不就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嗎?還有孩子長大後的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等等。別的孩子穿名牌,咱們不穿,會不會被別人嘲笑很窮呢?

很多父母在為孩子考慮的時候,首先想到的第一個人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別人。用別人家庭的一套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常常以別人做什麼、怎麼做為準則、指南。這麼操心孩子的事,就怕孩子會落後別人,可是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用別人的標準來作為自己的準則。如果父母能夠早看開這一點,那麼育兒路上肯定會很輕鬆。

4.對孩子事務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總是想著要對孩子盡心盡力,但是這就會讓家長不知不覺對孩子的事務插手太多,培養出了不少「高分低能」的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孩子上學,家長幫忙背書包、記作業;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盯著陪著;老師布置了什麼任務,常常是孩子還沒有搞清楚要做什麼,家長就已經替他們做完了。更不用說孩子吃飯、穿衣等等這些日常生活習慣。

這樣被「照顧」下的孩子,生活中只剩下了上課、上興趣班這兩件事了。既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沒有養成自主生活的能力。家長就這麼一直照顧著、伺候著,累找了也沒法抱怨,畢竟是自己樂意這樣的。

其實家長對孩子適時地放手,才是對孩子更好的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這樣孩子在走進社會後才能更好地生活和發展,父母也能輕鬆不少。

5.信息過載,缺乏主見

中國家長養孩子,除了以上的這些原因,還有一個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但是很確定存在的原因,那就是接觸過多的信息。網際網路時代下,讓人們能夠從網絡上更多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這樣的信息太多了,讓人一時分辨不出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比如看到說胎兒需要胎教,於是就趕緊做胎教;看到有說寶寶需要上早教,就趕緊給孩子報早教班;看到說新生兒需要遊泳鍛鍊,就趕緊帶著寶寶去遊泳;看到孩子要補這個那個,就趕緊去給孩子買來吃。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搜集儘可能多的信息,然後追趕著這些信息。其實家長們應該學會甄別這些信息,當自己汲取到足夠的育兒信息的時候,應該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形成自己的「主見」,這樣才能更好地去養育孩子,也才會面對出現的育兒問題應對自如。

6.爸爸參與過少

育兒界有個說法叫做「喪偶式育兒」,說的就是爸爸不參與育兒、缺席孩子成長的現象。爸爸不參與帶孩子,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恐怕是大部分中國家庭的常態,這也是讓很多寶媽覺得帶孩子很累的重要原因。

都是孩子是兩個人的愛情結晶,可是這個「愛情結晶」出生後就不能全由寶媽一個人來承擔,既然是兩個人才得到的,那寶爸也應該參與進來。父母兩個人一起帶娃,能夠減輕帶娃的重擔,此外還能同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有了爸爸媽媽陪伴成長的孩子,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長大後才能更自信更健康。

7.消費不夠理性,造成過大經濟壓力

養孩子累,同時也是最不可迴避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經濟壓力。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要傾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因此就會出現消費不理性,這樣就造成了過大的經濟壓力。

如果寶爸寶媽們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也不考慮自己是否能夠負擔,只是一味地超負荷消費,那麼這種壓力誰受得了?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不少心理負擔。

寶媽們,你們覺得養孩子累嗎?為什麼養孩子這麼累呢?如果拋去以上7個原因,你覺得帶孩子還那麼累嗎?歡迎大家積極留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喝咖啡,有這麼幾個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
    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喝咖啡,有這麼幾個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喜歡喝茶,對於我們來說,茶是一種飲料,其實對於西方人來說,咖啡也是他們的一種飲料而已。現在的咖啡廳也多了,很多咖啡廳都非常的有格調,但是有很多中國人依舊不喜歡喝咖啡,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嗎?原來有這麼幾個原因,卻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衝泡方式太麻煩。
  • 李政道之子李中清:逃不開父親的手掌
    [摘要]「我申請大學的時候,寫的都是中國史,其實當時我幾乎什麼中國史的書都沒看。現在回想起來,我想逃開爸爸的影響,但是逃不開,就像孫悟空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導師何炳棣讓他寫漢武帝傳,他試了一下,發現自己完全駕馭不了。「我當時跟他(何炳棣)說,我還這麼年輕,怎麼能寫一個這麼複雜的人物呢?」何炳棣於是讓他寫中國的邊疆史。最開始是各個方位的邊疆史。這太大了。李中清最後跟老師商量,聚焦在了西南社會經濟史。準備這本書的寫作用了10年時間,找遍了世界上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的中國西南地方史料。其中,他在東京一家私人圖書館裡查到了崇禎時期《貴州通志》的孤本。
  • 老師只教書,卻很累,為什麼?老師:不止工作累,這三種壓力太大
    但是,現在的老師真不好當,老師們都感慨,這個職業太累了!但是Y老師說句真心話,當老真的累!但是為什麼現在的教師都覺得很累呢?我個人覺得,當教師很累的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二,來自社會壓力上的累教師是社會行業中最特殊的一類職業,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大家對教師這一個行業的要求也比較高。
  • 為什麼杜拜這麼有錢,中國人卻不願意去打工?原因你萬萬沒想到
    那裡的人們連寵物都養的非同一般,我們國家喜歡養貓狗,他們國家也養貓,只不過都是一些平時只能在動物園裡看到的獅子、老虎、金錢豹等。並且土豪動輒就買飛機,買遊輪,家裡的地板都是鑲金嵌鑽的,手機都是純金外殼的,甚至網上還有傳說杜拜當地做乞丐一個月都能掙幾十萬,一些土豪棄之不用的奢侈品垃圾都可以開商店。很多人聽到這些不靠譜的消息就湧進杜拜想分到這些財富,這些人真的會和傳說一樣賺到很多錢衣錦還鄉嗎?
  • 24歲閨蜜忙到絕經:中國人你為什麼不敢閒
    但是你能嗎?你敢嗎?7月13日,北京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建議,2030年實現「做四休三」。具體是這麼說的:「在我國勞動生產率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實行每天工作9小時,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時)工作制。屆時,國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過前挪後借形成的黃金周或小長假制度。
  • 為什麼中國人有睡午覺的習慣?這5個原因總結得很到位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習慣,如果說中午不睡上一會兒的話,那麼一下午都會渾身不舒服,精神乏力,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但是午睡似乎是中國人比較喜歡的,因為除了中國人喜歡5歲之外,其他國家的人沒有午睡的習慣,尤其是西方地區是非常不喜歡午睡的。為什麼中國人有睡午覺的習慣?
  • 孩子出生「時辰」可有講究,最好找準這三個時間點,孩子福氣滿滿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有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而對於性別,老一輩重男輕女的思想也越來越淡化,可還是逃不開一些迷信的想法,姥姥和我說:酉時(17-19)出生的孩子大多比較謙虛低調,性格也是八面玲瓏,還有一顆向善的心
  • 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是孩子不聽話,是聽不進,看不懂,想不通
    不經意眼神從黑板上移走了,偷偷地,心裡去想對面的班級的男生或者女生,他或者她自以為自己做的很隱秘,但這一切都逃不過老師的眼睛。因為他的神不在了。每次回過神來都會後悔,因為落下了課程,接下來的就是聽不懂,跟不上。學校、老師和家長几乎一個聲音,都在說孩子上課聽講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但是你想過他為什麼會這樣嗎?
  • 13年連生7個孩子,寶媽:這麼好的基因不傳承下去是「暴殄天物」
    在如今這個社會,大多都是一個兩個孩子,生三個四個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這個寶媽七個孩子,那著實是吸引了眾多的目光。記者們也對此非常感興趣,在採訪這位寶媽時,也想探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給了她這麼大的勇氣?這位寶媽的回答倒是不卑不亢,她說自己老公智商高達140,自己才拼了命地生了七個孩子,這麼好的基因不傳承下去,真有點暴殄天物了。雖然網絡上的回帖是有褒有貶,甚至有些人還抨擊這位寶媽說:作為一個女人,怎麼能淪落成生育機器呢?但是這位寶媽看問題的角度跟大傢伙不一樣,到底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最清楚。
  • 一個孩子都快養不起了,還生三胎?
    我們希望能把兒女培養好,就是防止兒女成為敗家子,省得你都老了還得幫他們兜底。怪不得很多人不生孩子,實在是因為養孩子太累、太貴啊。以前養孩子是投資,現在養孩子是消費,是倒貼。(當然,我們這裡只是在吐槽養孩子貴和累,沒有任何後悔養孩子的意思,也沒有任何「養孩子沒有樂趣」的意思)02養孩子,還特別累,特別難。這種累和難,是全方位的。越是負責的父母,就越是覺得育兒這事兒很累、很難。
  • 口口聲聲說愛你,卻一直沒有實際行動的男人,逃不過這幾個原因
    感情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只有一個人參與其中的話,這段感情會很累,很疲憊,維繫的時間短之又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感情難以走到最後的原因。可有的男人沒有說不愛你,相反他的嘴上功夫特別好,想要的最直接浪漫的話他都會,當你覺得這是愛情要來的時候,他卻遲遲沒有了後文,讓你一個人在原地胡思亂想。怎麼會這樣呢?他到底愛不愛自己?口口聲聲說愛你,卻一直沒有實際行動的男人,逃不過這幾個原因。
  • 為什麼很多女生,都愛養狗不養貓?原因有幾個!
    現在生活中飼養貓狗的人越來越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的女生都可以慢慢喜歡上養狗了,而不喜歡養貓了,那麼為什麼會這樣了?其實原因有幾個!1、狗特別忠心如果你有飼養過狗狗的話,那麼肯定知道狗狗比貓還要忠心於主人,不管主人如何對它,它也不會做出咬主人的行為。
  • 父母都愛孩子,但現在為什麼卻愛得「千瘡百孔」。原因只有1個
    從孩子的評測結果看,和父母一模一樣——適應性低,趨避性低,情緒本質,都是負二。這就是來自於遺傳因子的影響。孩子是剖腹產,再加上爺爺奶媽是控制型的,什麼都幫他做,綜合起來就造成了孩子的現狀,一排紅燈(疑似障礙)。7.那媽媽該怎麼做呢?
  • 養貓的7個好處,不養不知道,養了「戒不掉」!
    現在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養貓之後,都發現養貓有很多好處,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養貓的7個好處,不養不知道,養了絕對「戒不掉」!3、能提高抗過敏能力有研究表明,讓1歲前的孩子接觸貓咪或其它寵物,成長時出現氣喘、花粉症或其它過敏現象的機率會大大較低。家中有養貓的話,小孩會比一般同齡的孩子不易過敏。不過要是有嚴重過敏情況的話還是不要養比較好。
  • 為什麼養兔子的人那麼少?這四個原因讓它們輸給貓狗!
    ▲為什麼兔子遠遠不如貓狗受歡迎?養兔子的人少,不是因為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大問題只是因為知道的人少,不怎麼流行而已。而且,也有很多人不熟悉養兔子的方法——和養貓、狗大不一樣。寵物英雄傳總結了幾個原因解釋為什麼養兔子的人那麼少。看完之後你覺得這些原因正確嗎?
  • 中國人的頭和臉,為什麼這麼巨大
    你有沒有發現,中國人的頭和臉普遍很大。無論是節目主持人魯豫,還是微博三大巨頭靳東、劉燁、雷佳音,他(她)們都以大頭著稱。為什麼我們的頭這麼大,我們的頭真的很大嗎?
  • 中國人的頭為什麼這麼大?
    在這個愛美的時代,你可能會很注重自己的臉蛋、體重。它們是時尚資訊上的常年話題,也為大眾營造出了一種狹隘的審美觀,仿佛以上兩項就是完美外表的全部。事實上,無論是臉蛋還是體重,都有行之有效的後天改造方法。極度影響體貌又真正無解的,是大部分人都會忽略的大頭。東亞人向來以「大頭大臉」著稱,在外國社交網站上,常年可以看到詢問為什麼東亞人頭這麼大的問題。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累?從本質上是三代人為國家做原始積累!
    中國人為什麼累?本質上從建國到現在,三代人,一直為這個國家在做原始積累。中國要成為第一流的強國,底子還是薄,我們沒有條件也不願意像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一樣靠掠奪來實現復興之路。建國最初三十年,靠全國人民的忍飢挨餓,打下了重工業基礎;最近四十年靠參與全球分工,靠無數農民工妻離子散,靠大量消耗資源,汙染環境,實現了工業化和初步現代化;未來至少還需要三十年才能走完整個國家邁向發達國家的關鍵一步。
  • 美國人可以養、中國人不可以養的7種貓科動物,你最想養哪一種?
    美國人可以養、中國人不可以養的7種貓科動物,你最想養哪一種?貓科動物有幾十種,其中以家貓的數量最多。除了家貓外,其他貓科動物幾乎都是重點保護動物,所以在中國私人餵養家貓外的其他貓科動物是違法的。可是在美國就不同了,在美國的一些州不僅可以餵養藪貓這一類珍稀的小型貓科動物,甚至連獅子、老虎這樣珍稀的大型貓科動物都可以餵養。一起來看看美國人可以養中國人不可以養的7種貓科動物吧!1.藪貓。藪貓是一種長得很機靈的貓科動物,它們身上長有豹紋,也被稱為「小獵豹」。
  • 為什麼孩子總愛咬指甲?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留意,不能總怪孩子
    文|馬尚萊老王家兒子其實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有一點讓人看了很不習慣。他兒子已經9歲了,現在有事沒事還總是咬指甲,很多時候我們鄰居看了都著急,也都勸老王「管管」兒子,儘量讓他把這個「不良愛好」給戒掉。可老王卻總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