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愛咬指甲?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留意,不能總怪孩子

2020-12-04 小屁孩兒

文|馬尚萊

老王家兒子其實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有一點讓人看了很不習慣。他兒子已經9歲了,現在有事沒事還總是咬指甲,很多時候我們鄰居看了都著急,也都勸老王「管管」兒子,儘量讓他把這個「不良愛好」給戒掉。可老王卻總不當回事。

生活中愛咬指甲的小孩子應該還不少,孩子為什麼會愛咬指甲呢?或者說孩子咬指甲的背後是不是在傳遞著什麼信息?當父母的別大意,孩子愛咬指甲很可能是這幾個原因,不能總怪孩子。

內心沒有安全感

就拿老王的兒子來說,很多鄰居都感覺他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才會總在不經意間咬指甲的。因為老王脾氣很暴躁,儘管他兒子各方面都挺優秀,可老王還是動不動就訓斥他兒子,難免會對孩子的心理有不好的影響。

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自然就會在下意識裡做一些「小動作」。如果你的孩子也愛咬指甲,那父母要先反思,看看你們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你們給孩子提供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當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之後,很可能他自己就會改掉這個「不良愛好」。

不良的行為習慣

這個原因很好解釋。有的孩子愛咬指甲,不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就是平時生活習慣不好,指甲長了懶得找指甲剪好好修剪,直接就用嘴巴咬。如果是這樣,那父母要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嘴巴咬指甲,不僅不衛生,還會影響指甲的美觀,指甲長了需要修剪,最好是用專門的指甲剪好好修剪。

為了吸引身邊人的注意

有的孩子愛咬指甲則是為了吸引身邊人的注意,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對這類孩子來說,可能平時父母很少陪伴他們,和他們共處的時間也很短。這類孩子為了吸引父母更多的關注自己,往往就會採取一些不太好的行為。

如果你家孩子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才愛上咬指甲的,那父母就要檢討自己的行為。不管平時多忙都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懷和愛護。

做錯事情,逃避問題

有的孩子做錯事情,為了逃避問題,也會愛上咬指甲。在這類孩子心中可能不知道怎麼處理一些問題,他們很迷茫。如果是這樣,那父母就要找機會告訴孩子,做錯事情時應該怎樣正確地面對。當孩子自己意識到做錯事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積極面對,儘可能地想辦法彌補錯誤造成的傷害,並且吸取教訓,在今後儘量避免再犯。

對孩子來說,做錯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孩子迷茫無助的時候,父母不作為。父母要正確地看待孩子犯錯這件事,並且做好教育引導。這樣孩子才不會為了逃避問題而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如咬指甲等。

相關焦點

  • 最近發現孩子特愛咬指甲這是怎麼了?專家:不容忽視
    這種不良習慣,其實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常見,尤其是3~6歲的兒童,男女都有可能發生,大多數兒童會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會自行消失,但也存在部分兒童,會持續到成人。針對兒童咬指甲的情況,醫學上有如下解釋,家長可以看一下。孩子為什麼喜歡咬指甲?
  • 孩子咬指甲是小事?背後真相可能是鉛中毒,嚇死人!
    近兩天,微博上有近千萬愛豆的 R1SE男團隊長周震南,再次登上了熱搜話題!原因是,愛咬指甲的他,隨身帶了一個防咬指甲筆!(如下圖)(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先不說這筆管不管用。就說咬指甲這事,實在是太普遍的行為!而且,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居多!
  • 快停止咬指甲這個換習慣,知道咬指甲的這5種危害,你還敢咬麼
    今天小布在寫文章的時候,正在聚精會神想題材,突然感覺哪裡怪怪的,我居然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咬指甲,感覺還挺不錯???其實咬指甲不是什麼令人自豪的習慣。在別人眼中,這是令人厭惡的行為,不僅會破壞手的外形,而且極不衛生,甚至有可能對你構成傷害。
  • 咬指甲健康嗎 這些行為危害身體
    咬指甲肯定是不健康,這對大家的身體也是不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喜歡咬指甲,家裡明明都有指甲剪,為什麼這些人愛咬指甲呢?指甲裡面一般都有很多的細菌,牙齒去咬的時候非常的不衛生。而且牙齒和指甲剪相比也不太好用,究竟咬指甲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 父母都愛孩子,但現在為什麼卻愛得「千瘡百孔」。原因只有1個
    所以說,價值觀是父母留給孩子最重要的資產。5.冷戰是離婚的前哨戰。我們在這位媽媽剛才的講述中,聽到了「逃避,順其自然,不了了之」這類的詞,他們永遠不去面對問題。那他們為什麼還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個人都是逆來順受型的。他們的特點之一就是,一旦決定就決定做,雖然不好,還是在一起。那麼在這個家裡的表現,就是合作,合作。
  • 孩子指甲有白斑、頭髮黃是缺鋅嗎?很多家長都被騙了
    加上廣告的洗腦,當父母的這一顆心,立馬就七上八下了。去醫院查個微量元素,鋅果然偏低了。家長們大可不必驚慌,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孩子都只是「被缺鋅」了。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詳細聊聊。厭食有些孩子在家長看來吃飯不夠積極,可是呢,並沒有變瘦,評估生長情況也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不能稱為「厭食」,兒保醫生通常會開玩笑說這段時間是「吃飯叛逆期」。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大了有脾氣了不願意乖乖吃飯了。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生長速度減慢、自我意識增加、更愛玩而不願意花很長時間進食等原因造成的,和缺鋅沒什麼關係。
  • 晚上孩子總熬夜怎麼辦?父母記住這3招,改變「夜貓子」孩子
    最近和女兒一起玩耍的小女孩,她媽媽說她每天晚上都要玩到12點左右才睡覺,經常把大人熬瞌睡了,自己還不願意睡。問她為什麼孩子不願意睡,她說孩子一直想玩耍,看起來精神特別充足。其實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白天不睡覺,晚上也不願早點睡覺,熬著瘋玩。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動畫的構思和技術讓人驚豔,但最能打動人的,還是故事,和短片所要傳達的育兒理念。相信看過短片的人都知道,故事裡的母鷸,為了讓孩子成長,幾次都「狠心」拋下鷸寶寶,自己外出覓食。而鷸寶寶餓了,只能自己探險尋找食物,母鷸在這樣的放手下,鷸寶寶才得以蛻變成長。只有6分鐘的故事,耐人尋味,能讓人聯想到自身的家庭教育問題,到底怎樣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經常咬指甲是一種心理疾病
    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但現在咬指甲並不是小孩的專利,頑固者可持續到成年。如果成年人也會下意識地咬指甲,在心理學上來說,這是焦慮症的一種。很多人都是情緒波動之下,不由自主地習慣性去咬指甲的。
  • 孩子的愛太易被父母忽視,當孩子有這些舉動時,就是在表達他的愛
    一、如果孩子對父母表現出這種行為,就可以說明他很愛你1.喜歡撒嬌,總要家長抱抱孩子在小時候是很喜歡撒嬌的,總想讓家長的抱抱或者親親,這其實就是孩子愛父母的表現。肯定會有父母反駁到,我們哪有這麼多時間,還要工作賺錢養家呢,沒有錢怎麼養孩子啊。我想說的是,陪伴的時間在精不在長短,哪怕是每天一個小時,全身心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同樣也能感受到父母那顆愛他的心。2.多讚美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
  • 孩子膽小懦弱?心理學:父母無限共情是孩子勇敢的力量
    確實,每個當媽的在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恨不得鑽進孩子的心裡,一探究竟,幫孩子掃除障礙。可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我們只能做好教練的工作。讓孩子真正從內心變得強大,才是正道。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戰勝內心的恐懼呢?這要從了解孩子為什麼害怕開始。01,孩子的世界有焦慮不安的一面說孩子的世界是充滿恐懼的可能太誇張,畢竟很多時候孩子是無憂無慮的。
  • 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如何給娃做感統訓練?看完這篇就懂了
    感覺統合失調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表現: 1.前庭功能失調:這時候,孩子會表現的非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愛做一些小動作,而且還很難與其他同學相處。而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
  • 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然而,10歲那年,奧吉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母決定送他去學校接受正常的教育,他需要面對家以外的世界。同學們會不會嘲笑他,別人總是盯著自己看怎麼辦,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他要面對一連串的未知。意料之中,初入學校的他,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排擠,女同學會竊竊私語「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男同學會說「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他很懊惱。
  • 孩子總粘著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症候群」,得給孩子「設限」
    當然還有很多個例子,對於孩子總是粘著父母這一件事情,多數父母認為這是一種正面的行為。雖然有時候,父母也會感覺到煩惱,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更多的是感覺到一種成就感。畢竟,孩子與自己親近,這也說明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信賴感,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
  • 毫無攻擊性的孩子最可怕,說明生命力被某種不恰當養育方式壓抑了
    如果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幾乎沒有呈現攻擊性,這才是可怕的事情,說明生命力被某種不恰當的養育方式壓抑了。 孩子出生之時,是不善不惡、混沌的一團能量。這團能量渴望伸展,觸碰這個世界。比如嬰幼兒大哭、揮舞手腳,就是在努力地向這個世界傳遞信號:「我需要你,我要碰觸你。」這個時候,媽媽會如何感知這個能量呢?
  • 這三個表現,證明孩子「沒有安全感」,父母要給他以保護
    父母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兒童的這三種表現都表明他們缺乏安全感(一):常怕與人接觸,溝通,對抗陌生環境「社交恐懼症」,我們常說的,最有可能發生在孩子身上。有些小孩不喜歡和別人相處,有些小孩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但是沒有安全感的小孩總是喜歡單獨相處。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幹預技巧: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父母應多跟孩子溝通,找出孩子的心理問題,此外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多陪孩子玩,用有趣的玩具逗孩子開心,或是讓孩子幫忙做些小事,增加手的活動,逐漸糾正吃手指的習慣。  2喜歡咬指甲、撕手皮  表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以至於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對還是控制不了。
  • 為什麼孩子不愛聽父母說話?因為一開口,他們就錯了
    隨後,孩子雖然暫時放下了手機,但也跟王先生鬧了好幾天的彆扭。當王先生就這一情況向兒子的班主任求助時,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之所以不愛聽父母說話,是因為父母一開口就用錯了表達方式。02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也要講究「話術」,而父母們要想知道自己哪裡說得不對,就先要反省自己跟孩子說話時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
  • 孩子愛挑食怎麼辦?多是這4個原因導致,2個糾正方法家長要學會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因為年紀小,性格上難免會存在一些小毛病。有的小孩子從小就會發脾氣,而有的小孩子則是愛挑食。這些小毛病,往往會讓父母覺得很為難,尤其是孩子挑食。經常不吃蔬菜、水果的孩子就會很容易出現便秘等問題。那麼孩子挑食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這裡列舉一些常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