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斯河是一次心血來潮的行程,所以我和本分頭做功課。
本負責規劃山裡的路線,我負責規劃河裡的線路。
圖:摩斯河的衛星圖片非常清晰。這張圖片顯示了一個瀑布,注意樹林裡灰色的區域,我們在實地看到是山火燒毀的樹林。
徒步線路很快就規劃好了,大部分線路都在徒步徑上。
不在徒步徑上的線路都是簡單明了的阿爾卑斯式登山和穿越冰川。
在低海拔地帶,我們發現穿越一個毀於山火的地帶相當的困難,出乎意料。
因為這片區域大樹都倒了,地面亂七八糟,相當難通過。
還好,大部分毀於山火的地區我們都可以划船通過。
摩斯河是平緩的河面接著瀑布這樣交替輪換,所以我就沒有花很多時間仔細研究摩斯河的地理資料。這裡用不上每英裡下降數據,這裡的河水不是那種款式。
我仔細研究Google Earth上的衛星圖片,並與其它衛星圖片交叉對應,例如Bing Maps。
我把流速較快的區段和可能的跌水記錄在我的GPS上。
這次行程證明我做的大部分功課都是對的。
事實證明我的謹慎:一個我標記為「跌水」(河面突然下降的地段,小瀑布)的區段,證明僅僅是激流(流速很快的河面);很多我標記為「激流」的區段證明僅僅是淺灘。我們是在豐水期漂流的,所以這些淺灘在枯水期可能就是激流區段。
衛星圖片實在是太清晰了,所以我們沒有遇到什麼意外「驚喜」。
我們只在最後一天犯了個小錯。
我標記了一段可能是跌水或激流的河面,我們徒步繞過了第一個峽谷,我們以為繞過了最危險的河段,雖然我覺得應該再往前走一段,但本認為可以漂了,結果下水後我們發現前面還有一個跌水。
圖:在我的規劃裡,我沒有注意到下遊那條跨過河面的白線,意味著這裡有暗礁。
圖:本狼狽的漂下這個跌水,我們回頭看衛星圖片,發現我們沒有注意到這裡。
這裡水下有一個2米多高的暗礁,洶湧的河水掩蓋了這裡,你在河面上看不到,等你看到,已經晚了。
本沒有時間做出反應,狼狽掉下這個跌水,不過還好人沒事。
我們事後看我下載的衛星圖片,這裡就是圖片裡那道白線——事後諸葛亮。
漂完摩斯河上遊後,我和本徒步走到Resplendent河,劃到它和摩斯河的交匯處。
Resplendent河的GE衛星圖片很模糊。
圖:我和本反覆討論這個河段究竟是激流還是圖片模糊。這一段我應該計算河面每英裡下降數據。
看著手機上的圖片,我和本猶豫不決,不知道最後一段是否可以漂流。
我們最後決定漂過去看一看,如果水太大,或者要進入峽谷了,我們就上岸。
圖:最後一英裡Resplendent河河面下降很快,不安全。雖然看著Google Earth圖片和Bing圖片時我就有些懷疑,但我應該計算一下這裡的海拔下降數據才對。
本和我划過了一堆小激流段,然後看到前面有一個大跌水,然後河水奔流進入了一個峽谷。
我們快速上岸,然後徒步走完最後這一段。
回家後,我查到這0.55英裡的一段水面下降了167英尺。
如果做計劃時我查了這個數據,那麼我們根本就不會下水了。
我會使用Bing Maps和here.com與Google Earth交叉對比。
不同的地圖會顯示同一個區域不同時間的景觀,讓你更好的了解地面植被的狀況。
另外,不同時段河水水量也會不同,不同的衛星圖片能夠給你更全的信息。
Google Earth底部顯示了衛星圖片拍攝日期,你可以知道圖片是否反映最新的狀況。
山脈大概不怎麼隨著時間發生變化,但冰川和森林會。
例如最新的圖片可以看到森林是否著過火。
知道山火發生時段很有用,剛剛燒過的林地很容易通過,而燒過一段時間後的林地那是噩夢。
如果你不知道山火發生的日期,那麼看看地面植被狀況,已經長出小樹的地段,那肯定好走不了。
我通常用Gaia APP(一款國外徒步衛星導航軟體)下載衛星地圖。
不過下載的地圖通常沒有PC上看到的清晰,所以你要事先做好功課,手機裡的圖片只是你做功課後的一個提醒工具。
我通常會下載等高線地形圖,相互參照。
我的經驗是:
在摩斯河,水量充沛河面上升,我和本漂得很順利,一路看著手機裡的衛星圖片就能知道哪段是安全的,哪段需要上岸徒步;
在家做功課時,有時你很難辨別Google Earth裡的河面是否是激流,是否安全,你可以標記下來。而實地遇到激流A之後,你可以與衛星圖片對比,從而就很容易判斷激流B是否安全;
當需要改變路線時,手機圖片可以提供參考。在漂班夫河時,一段河面太窄無法漂流,我走到另一個很寬的河面,但手機裡的Google Earth衛星圖片讓我疑心重重,我又往前走了一段,發現前面是個瀑布。
在你規劃漂流線路前,先計算河面每英裡下降數據,這會讓你知道危險在哪。
前面的案例裡都很清楚的說明了這一點。
通常每英裡河面下降40英尺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但我還得說一句:不要痴迷數據。我知道很多優秀的漂流愛好者安全漂流了很多每英裡下降90英尺的河面,所以這個數據還有與其它資料參照對比,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另外有點地理學知識也很有用。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有很多由冰川切出來的山谷,這裡有很多奔流的河流,但很安全,因為這裡地面都被冰川削平了。
另外冰川形成的河流通常都很渾濁,所以也不太容易分辨激流。
河面下降平緩,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跌水和激流了。
我會用Google Earth仔細查看河面,在與其它衛星圖片交叉對比,這讓我發現路途上很多很隱蔽的激流和跌水,這樣的小激流和跌水在等高線圖上看不出來。
圖:這張圖片顯示了幾個可能有問題的河面。左邊S灣的白色是激流,右邊白色是跌水。這張圖片看不出有多危險,當我和本到了現場後,發現S灣這裡是流速極快的二級激流,而右邊是兩個1米左右的連續小跌水。
用Google Earth仔細查看河流每一段,你會收穫很多有用的信息。
把衛星圖片存入手機或者列印出來帶在身邊,會很有幫助。
當你實地見到幾個激流和跌水後,你對圖片後面的激流和跌水判斷就會很精確了。
圖:大本,小本和我攀登Paxton峰。Google Earth可以顯示山峰有多陡峭,但顯示不出太多細節。
對於簡單徒步路線,你可以用Google Earth沿線路走個無數遍。
不過我不怎麼用GE規劃徒步線路,我通常使用等高線圖。
不過Google Earth在幫助你規劃穿越林地線路時很有用。
大本,小本和我在漂流Monkman河時,需要攀登Paxton峰,山峰非常陡峭,很多路線在懸崖邊,很多需要繩索攀登的地方。
事後我用Google Earth查看了我們行走的路線,GE不能清晰顯示我們經過的路段的詳細面貌。
我的經驗是GE用在查看河流情況會比較有用,查看山峰會比較模糊。
我用GE做為規劃徒步路線的輔助工具,我的經驗是:
Google Earth是一個很有用也很有趣的規劃線路工具。
你可以用GE來規劃漂流線路和徒步線路。
但你同時也要知道再好的衛星圖片也比不上良好的戶外判斷和經驗。
不要弄錯了輕重。
Google Earth是谷歌公司又一款良心免費軟體,谷歌公司每年花巨資 從各商業衛星公司購買整個地球的衛星圖片,然後用Google Earth以3D模式展示給你看,可以縮小放大旋轉,非常方便;
和谷歌公司其它良心軟體一樣,這個東西需要科學上網才能用(請百度科學上網);
GE對於規劃戶外線路非常有幫助,尤其是那些你沒有去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