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交易對手風險、規避B級以下券商:一年一度的券商監管評級結果...

2020-11-23 騰訊網

聲明:本文信息全部源於公開渠道,文中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所供職單位

【正文】

2020年8月26日(周三),證監會公布2020年最受市場關注、也是最具參考性的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考慮到券商分類評價結果對商業銀行合作對手的選擇具有較大參考價值(規避B級以下券商),且也更有助於理解券商行業的起起伏伏,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一、整體說明

(一)2018-2020年券商監管評級結果對比表

具體分析之前,先把2018-2020年券商的監管評價結果呈現如下:

(二)評價結果:D類和E類期貨公司風險最大,C類中性

1、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自2010年每年進行1次(評價期為上年5月1日至本年4月30日),基準分為100分,根據各指標的表現情況給予相應加分或減分,確定最終得分,評價結果從高到低分為A(含AAA至A三個級別)、B(含BBB至B三個級別)、C(含CCC至C三個級別)、D、E等五大類共11個級別(評價結果於每年的7月-8月對外公開)。可以看出,如果一家券商被劃歸至C類及以下,說明已經有一定風險隱患。

2、證監會主要根據2020年7月10日發布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42號)。事實上這一文件最早於2009年5月26日發布,並分別於2010年5月14日、2017年7月6日以及2020年7月10日三次修訂。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標準以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主要依據《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可以說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體系是證監會體系下各機構評價的主要基準,諸如期貨公司等其它金融機構的評價體系主要參考證券公司。

3、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為證券公司申請增加業務種類、新設營業網點、發行上市等事項的審慎性條件,並將作為確定新業務、新產品試點範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因此對於券商本身而言極其重要。同時不同級別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三)關注幾個特殊評級要求

1、被依法採取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託管、接管、行政重組等風險處置措施的證券公司評分為0分,定為E類公司。同時評分低於60分的證券公司為D類證券公司。

2、證券公司存在挪用客戶資產、違規委託理財、財務信息虛假、惡意規避監管或股東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分類結果下調3個級別;情節嚴重的,將分類結果直接認定為D類。

3、未在規定日期之前上報自評結果的,將公司類別下調1個級別;未在確定分類結果期限之前上報自評結果的,直接認定為D類。

二、2020年券商監管評級剖析

(一)98家券商:A級券商47家(明顯增多)、B級券商39家(下降)

2018-2020年的監管評級對象均為98家券商,其中2020年AA級和A級券商分別有15家和32家(較2019年分別增加5家和4家),BBB級、BB級和B級券商數量分別為22家、11家和6家,較2019年分別減少6家、1家和4家。這意味著相較於2019年監管部門正在打造並推動頭部券商的形成。

(二)2020年新增2家、剔除2家

1、2020年新增兩家外資券商的監管評級均為BBB級,即摩根大通證券和野村東方證券。

2、2020年剔除了2019年參評的兩家券商,即廣州證券(被中信證券合併)和華信證券(2019年11月15日被證監會接管、目前正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發起設立的甬興證券計劃接收)。

(三)34家券商因與母公司合併,未給予單獨評級

目前共有132家券商,其中有34家券商未給予單獨評價,而是與其母公司合併評價,具體如下表:

(四)25家券商監管評級出現下降

相較於2019年,2020年有25家券商的監管評級出現下降。

1、6家券商的監管評級下降三級及以上,其中下降五級(由BBB級降至C級)的券商為江海證券,下降四級(由BBB級降至CC級)的券商為金元證券,下降三級的券商有4家(分別為由A級降至B級的華林證券、由BB級降至CC級的東海證券、由BBB級降至CCC級的德邦證券和中山證券)。

2、下降兩級的券商有6家,分別為長城證券、華龍證券、宏信證券、愛建證券、國盛證券和首創證券。

3、另有13家券商的監管評級下降一級,分別為天風證券、華安證券、南京證券、湘財證券、國元證券、華福證券、國海證券、長城國瑞證券、民生證券、中郵證券、財富證券、聯儲證券、太平洋證券。

(五)12家券商的監管評級較低:含已被接管的新時代證券和國盛證券

建議在業務合作對象的選擇上,應將監管評級處於C級及以下的券商納入黑名單,2020年這些券商大致有12家,分別為江海證券(C)、金元證券(CC)、東海證券(CC)、宏信證券(CC)、愛建證券(CC)、德邦證券(CCC)、中山證券(CCC)、國盛證券(CCC)、首創證券(CCC)、太平洋證券(CCC)、新時代證券(CCC)、網信證券(D)。這12家券商既包括2020年7月17日被接管的兩家券商(即被中信建設證券託管的新時代證券和被中航證券、招商證券託管的國盛證券),也包括風險隱患較大的網信證券(監管評級為D級)。

(六)AA級券商15家:6家券商通過監管評級提升達到、9家券商不變

由於沒有AAA級券商,因此2020年監管評級達到AA級的15家券商便熟悉最優序列,可以視其為頭部券商,這15家券商中有9家的監管評級保持與2019年一致,較為穩定,分別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國君證券、國信證券。

此外還有6家券商是通過監管評級提升進入AA級序列,其中光大證券、國金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銀河證券、中泰證券均為A級提升至AA級,而安信證券則直接由BBB跳升至AA。

(七)14家券商新增進入A序列、5家序列被剔除A序列

1、2020年新增了14家監管評級A級以上,同時有5家券商的監管評級被剔除A序列(分別為由A級降至BBB級的華安證券、南京證券、湘財證券和國元證券以及由A級降至B級的華林證券),也即2020年淨增了9家A級券商。

2、具體包括直接由BBB級跳至AA的安信證券、由CCC級跳至A級的恆泰證券和長江證券以及其它11家券商。

三、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

風險管理能力是證券公司評價體系的基礎,包括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安全、客戶權益保護、信息披露等方面。

【完】

相關焦點

  • 2020券商分類評級結果出爐 國融證券連升5級至BBB級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8月26日,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發布。2020年,共有98家券商參與排名,據本報記者統計,今年,47家證券公司獲得A類評級,相比2019年增加了9家;39家證券公司獲得B類評級;11家證券公司獲得C類評級;D類評級為1家,較去年減少1家。有57家券商的評級相比2019年發生了變化,其中有32家成功「升級」。
  • 龍頭券商概念大熱 行業首隻龍頭券商ETF開賣
    券商分類評級是政策的「扶優限劣」券商分類評級是證券公司最為關注的,「每一分都重要,每一分都是真金白銀。」有券商人士稱。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量化研究副總監陳龍重新回顧了分類評級給頭部券商帶來的紅利效果,即高評級龍頭券商受益於分類評級。一是2010以來券商分類評級監管帶來的影響上看,高評級券商受益的確定性更強。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42號),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覆核,以及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此次評價適用了最新的評價體系。
  • ...50%到15家,安信躍升2級到2A,長江躍升4級由3C到A,江海連降5級最慘
    網信證券一家D類券商,較2019年減少一家根據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僅網信證券1家存在重大風險隱患,被證監會評為D級。按照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在評價期內存在挪用客戶資產、違規委託理財、財務信息虛假、惡意規避監管或股東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公司分類結果下調3個級別;情節嚴重的,將公司分類結果直接認定為D類。D類券商風險管理能力低,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
  • 「財經24小時」監管層明令券商排查配資風險
    監管層明令券商排查配資風險《21世紀經濟報導》從接近監管層的機構人士處確認,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召集部分券商召開有關規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防範場外配資風險的專題會議。相關監管人士會上提出,要深刻反思並吸取2015年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的教訓,證券公司須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做到勤勉盡責,規範證券從業人員的執業要求。地方融資平臺發債條件放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滬深交易所上周窗口指導放鬆了地方融資平臺發行公司債的申報條件。
  • 券業籌劃大合併,43隻A股券商較周五半日成交高出百億,市場正關注...
    但板塊成交仍舊火爆,43隻A股券商成交356.43億元,較周五半日成交額高出104.94億元。除了國聯證券、國金證券兩個標的外,市場與資金還將關注點放在其他系的合併可能上,特別是在金控公司實施準入的新標準之下,誰想退出,誰想加大持牌籌碼?哪一標的會成為下一可能?格外吸引市場關注。
  • 兩個中信併購猜想 航母級券商:空穴來風,還是大勢所趨?
    公司發布的信息以公告為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中信建投也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公司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廣大投資者注意做好信息識別,防範相關風險。
  • 四大違規配資券商恐被降級
    不過,這可能並不是最壞的結果,該4家券商恐怕還將被降級,進而影響相關業務的開展。  據證監會表示,被罰的4家券商主要是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真實身份等違法違規案,在接入恒生HOMS系統時未進行軟體認證許可,未對外部系統接入實施有效管理,並且對相關客戶身份情況缺乏了解。
  • ...有券商環比大增數倍,十幾家券商齊回應:兩融額度「用不完,完全...
    興業證券表示,業務方面,公司不斷完善兩融業務管理體系,優化業務辦理流程,並上線券源管理平臺,實現融券預約、融券需求提交、智能匹配等;組織全司優秀兩融業務分公司開展經驗交流分享,取長補短,組織多場兩融業務專項培訓為員工賦能等,通過多樣方式綜合提高業務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同時,升級內控系統,搭建兩融多種風險監控模型,增加壓力測試頻次等,防範兩融業務可能出現的風險。
  • 越聲理財:券商股迎多重利好 頭部券商最為受益
    券商板塊指數放量大漲逾5%,成功突破了今年5月以來的箱體,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及方正證券、國投資本三隻券商股漲停,中信建投、東興證券、海通證券等個股大漲逾5%。對於券商板塊,後期仍具備投資機會,具體理由如下:首先。行業受益資本市場改革密集落地。
  • 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這些券商也被罰
    原標題: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 什麼情況?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 這些券商也剛被罰 摘要 【又有券商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
  •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發布 設定監管評級要素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得分滿分為100分,根據具體評級得分,分為1級、2級(A、B)、3級(A、B)、4級和5級,數值越大表示機構風險或問題越大,需要監管關注的程度越高。監管評級為3級的消費金融公司,對3A級的公司,應重點關注公司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監管提示或通報,督促公司採取措施改善經營管理;對3B級的公司,應給予持續監管關注,提高現場檢查頻率和深度,並可視情況對業務活動依法採取一定限制措施,積極化解風險。對3級的公司,原則上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現場檢查。
  • 研究| 券商行業專長水平如何影響併購績效?
    首先,在標的行業擁有更多知識、經驗、關係網等資源的券商或可引導收購方進行帶來更高規模經濟效益的併購交易。其次,擁有標的行業專業知識的中介機構可以改變收購方在信息方面的劣勢,幫助其把握標的企業的價值,從而節省大量的併購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相反觀點。例如,有觀點認為,中介機構只是起到通道作用,簡單地遵循客戶的指示來執行交易,而對併購決策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意見。
  • 券商真龍頭四大特徵凸顯 如何挑選基金參與?
    華金證券分析師崔曉雁亦進行了總結,指出券商股有所表現的前提是股市活躍,證券業指數通常與市場同步或稍早一點。而在下滑趨勢的反抽中,券商股超額收益較少且難以把握。券商股龍頭漲幅往往大幅超越行業平均,相關標的主要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自由流通市值較小。但個別時段,在政策、事件等催化劑配合下,自由流通市值偏大的個股也可能表現優異。
  • 監管層督戰證券業創新 鞭策券商學習四匹馬精神
    張育軍提四匹馬精神:向馬化騰馬雲馬明哲馬蔚華學習  監管層「鞭笞」券商行業創新的決心再次凸顯。  此外,「今年5月份召開的券業創新大會上提出的11條建議36項工作會在年內落實,從明年監管層的監管重心將向監督創新工作轉移」,某參會券商高管透露。  而對於此前券商大會發布的創新措施,監管層亦希望券商在本月15日之前提交相關建議。
  • 12家券商「地板價」承銷被約談:「看門人」何時告別低價誘惑?
    作者 | 雷晨來源 | 債市觀察0112家券商因低價承銷被約談1月14日晚間,證券業協會在官網發布了一則消息,猶如一記重拳砸向備受關注的券商「地板價」承銷債券現象。消息稱,證券業協會1月12日同證監會債券部、機構部對12家涉嫌低價競爭的券商進行了現場約談。
  • 券商股在悄悄拔尖,想著驚豔所有人
    關於近期券商股的走強,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來看,市場熱情高漲,因此券商股得到了比較好的配置,因為券商股其實隱含了市場對未來大盤走勢的預期,所以券商股的火熱代表了市場投資者對於未來行情的樂觀預期。
  • 十大券商解讀資管新規:開啟監管「新時代」!
    對股市尤其是銀行股、券商股等又有哪些影響?且聽十大券商解讀!  1、【中信固收:不是所謂「利空出盡的利好」,而是一個監管「新時代」開啟】  這一次的徵求意見稿是史上最全面,最深度的監管文件。雖然大部分監管內容已經在此前的各個文件中有所體現,市場也有所預期,但並不是所謂「利空出盡的利好」。
  • 28股獲券商買入評級 ST新梅目標漲幅達43.81%
    2019.12.18 08:48【28股獲券商買入評級 ST新梅目標漲幅達43.81%】12月17日,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當前,券商給予買入評級的個股共有28隻,其中17隻個股公布了目標價格。
  • 前度高管今又來,這家券商新任董事長落定,竟是前任監事長...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劉暉已不再國開證券任職,監事長有待國開行後續派駐。IPO進程或將延遲出走一年後,孫孝坤將接手的是怎樣一個國開證券?今年6月,銀行將獲得券商牌照的傳言再起,在監管否認後熱度仍然不減。在此背景下,作為業內為數不多的內資行旗下券商,國開證券也被予以更多審視。公開信息顯示,國開證券的前身為航空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