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信息全部源於公開渠道,文中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所供職單位】
【正文】
2020年8月26日(周三),證監會公布2020年最受市場關注、也是最具參考性的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考慮到券商分類評價結果對商業銀行合作對手的選擇具有較大參考價值(規避B級以下券商),且也更有助於理解券商行業的起起伏伏,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一、整體說明
(一)2018-2020年券商監管評級結果對比表
具體分析之前,先把2018-2020年券商的監管評價結果呈現如下:
(二)評價結果:D類和E類期貨公司風險最大,C類中性
1、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自2010年每年進行1次(評價期為上年5月1日至本年4月30日),基準分為100分,根據各指標的表現情況給予相應加分或減分,確定最終得分,評價結果從高到低分為A(含AAA至A三個級別)、B(含BBB至B三個級別)、C(含CCC至C三個級別)、D、E等五大類共11個級別(評價結果於每年的7月-8月對外公開)。可以看出,如果一家券商被劃歸至C類及以下,說明已經有一定風險隱患。
2、證監會主要根據2020年7月10日發布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42號)。事實上這一文件最早於2009年5月26日發布,並分別於2010年5月14日、2017年7月6日以及2020年7月10日三次修訂。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標準以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主要依據《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可以說證券公司的分類評價體系是證監會體系下各機構評價的主要基準,諸如期貨公司等其它金融機構的評價體系主要參考證券公司。
3、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將作為證券公司申請增加業務種類、新設營業網點、發行上市等事項的審慎性條件,並將作為確定新業務、新產品試點範圍和推廣順序的依據,因此對於券商本身而言極其重要。同時不同級別的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三)關注幾個特殊評級要求
1、被依法採取責令停業整頓、指定其他機構託管、接管、行政重組等風險處置措施的證券公司評分為0分,定為E類公司。同時評分低於60分的證券公司為D類證券公司。
2、證券公司存在挪用客戶資產、違規委託理財、財務信息虛假、惡意規避監管或股東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分類結果下調3個級別;情節嚴重的,將分類結果直接認定為D類。
3、未在規定日期之前上報自評結果的,將公司類別下調1個級別;未在確定分類結果期限之前上報自評結果的,直接認定為D類。
二、2020年券商監管評級剖析
(一)98家券商:A級券商47家(明顯增多)、B級券商39家(下降)
2018-2020年的監管評級對象均為98家券商,其中2020年AA級和A級券商分別有15家和32家(較2019年分別增加5家和4家),BBB級、BB級和B級券商數量分別為22家、11家和6家,較2019年分別減少6家、1家和4家。這意味著相較於2019年監管部門正在打造並推動頭部券商的形成。
(二)2020年新增2家、剔除2家
1、2020年新增兩家外資券商的監管評級均為BBB級,即摩根大通證券和野村東方證券。
2、2020年剔除了2019年參評的兩家券商,即廣州證券(被中信證券合併)和華信證券(2019年11月15日被證監會接管、目前正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發起設立的甬興證券計劃接收)。
(三)34家券商因與母公司合併,未給予單獨評級
目前共有132家券商,其中有34家券商未給予單獨評價,而是與其母公司合併評價,具體如下表:
(四)25家券商監管評級出現下降
相較於2019年,2020年有25家券商的監管評級出現下降。
1、6家券商的監管評級下降三級及以上,其中下降五級(由BBB級降至C級)的券商為江海證券,下降四級(由BBB級降至CC級)的券商為金元證券,下降三級的券商有4家(分別為由A級降至B級的華林證券、由BB級降至CC級的東海證券、由BBB級降至CCC級的德邦證券和中山證券)。
2、下降兩級的券商有6家,分別為長城證券、華龍證券、宏信證券、愛建證券、國盛證券和首創證券。
3、另有13家券商的監管評級下降一級,分別為天風證券、華安證券、南京證券、湘財證券、國元證券、華福證券、國海證券、長城國瑞證券、民生證券、中郵證券、財富證券、聯儲證券、太平洋證券。
(五)12家券商的監管評級較低:含已被接管的新時代證券和國盛證券
建議在業務合作對象的選擇上,應將監管評級處於C級及以下的券商納入黑名單,2020年這些券商大致有12家,分別為江海證券(C)、金元證券(CC)、東海證券(CC)、宏信證券(CC)、愛建證券(CC)、德邦證券(CCC)、中山證券(CCC)、國盛證券(CCC)、首創證券(CCC)、太平洋證券(CCC)、新時代證券(CCC)、網信證券(D)。這12家券商既包括2020年7月17日被接管的兩家券商(即被中信建設證券託管的新時代證券和被中航證券、招商證券託管的國盛證券),也包括風險隱患較大的網信證券(監管評級為D級)。
(六)AA級券商15家:6家券商通過監管評級提升達到、9家券商不變
由於沒有AAA級券商,因此2020年監管評級達到AA級的15家券商便熟悉最優序列,可以視其為頭部券商,這15家券商中有9家的監管評級保持與2019年一致,較為穩定,分別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國君證券、國信證券。
此外還有6家券商是通過監管評級提升進入AA級序列,其中光大證券、國金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銀河證券、中泰證券均為A級提升至AA級,而安信證券則直接由BBB跳升至AA。
(七)14家券商新增進入A序列、5家序列被剔除A序列
1、2020年新增了14家監管評級A級以上,同時有5家券商的監管評級被剔除A序列(分別為由A級降至BBB級的華安證券、南京證券、湘財證券和國元證券以及由A級降至B級的華林證券),也即2020年淨增了9家A級券商。
2、具體包括直接由BBB級跳至AA的安信證券、由CCC級跳至A級的恆泰證券和長江證券以及其它11家券商。
三、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
風險管理能力是證券公司評價體系的基礎,包括資本充足、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安全、客戶權益保護、信息披露等方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