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 記者 吳丹,劉超鳳,陳靖,高雲)訊,兩融熱度正與行情一起升溫,與此同時,有券商融資額度用完的消息也攪動市場,目前券商的融資額度真實情況如何?財聯社記者對行業進行了調查。
國泰君安、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東吳證券、華林證券、銀河證券等十幾家券商對財聯社記者進行了回應,均表示公司尚未發生額度用完的狀況。
有頭部券商表示,「我們近期的兩融環比增長數倍!」對很多實力券商來說,兩融增長遠遠超出了市場平均水平。
招商證券的回應較有代表性,第一,從規模上來看,我們距離由淨資本決定的上限天花板還有很遠的距離;第二,從階段性的用資壓力上來看,公司資金部門對我們有充分的支持,頂得住;第三,從目前時點看,這次的資金壓力還沒到2015年水平。後續就算壓力繼續增加,現在的資金渠道比以前暢通很多,對我們來說也問題不大。
有頭部券商的兩融廣告隨之而來,國泰君安就刷海報稱,「你要的額度,都在這裡」。
十幾家券商均表示手頭充裕
目前來看,財聯社記者此次所採訪的十幾家券商均未出現前述額度用完的狀況。也有中型券商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短時間內兩融需求增加,可能出現餘額緊張的情況,但是券商能夠快速化解問題。另有券商人士表示,對於很多券商來說,最後構成發展障礙的大概只會是淨資本。
國泰君安相關業務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上半年兩融業務穩健運行。自2010年兩融業務推出以來,公司從未發生過「額度用完」現象。業務發展始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保障客戶的切身利益。
上述人士還表示,目前國泰君安淨資本規模市場排名領先,距離淨資本4倍的兩融規模「天花板」遠未觸及,額度充足。公司對於兩融業務支持力度較大,自有資金加上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完全有能力應對當前行情上漲、客戶需求量增大的現象。
招商證券則從前述的規模、階段性的用資壓力、目前行情發展等三個角度,表明了融資額度的充裕情況。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公司兩融規模整體增長態勢,該人士表示,「由於需求量增加,兩融開戶現在都比以前慢了,但目前尚未發生額度用完的情況」。
另有中信建投人士也表示,目前中信建投資金充足,尚未發生「額度用完」的情況,「2015年大牛市,儘管當時全市場的額度都面臨不足,但公司也未有『額度用完』的情況。」
興業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融資額度較為充足。隨著行情大幅提升,公司兩融業務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進入7月以來的6個交易日,公司兩融餘額漲幅高達15%,超市場3個百分點(市場增長1375.7億元,漲幅12%)。兩融市場份額更是創歷史新高,達1.77%。隨著交易量的增加,興業證券客戶委託數量也大幅上漲,並於7月6日,公司集中交易系統委託量創出歷史新高,普通委託筆數比歷史峰值增加近30%,兩融委託筆數比歷史峰值增加近50%。
興業證券表示,業務方面,公司不斷完善兩融業務管理體系,優化業務辦理流程,並上線券源管理平臺,實現融券預約、融券需求提交、智能匹配等;組織全司優秀兩融業務分公司開展經驗交流分享,取長補短,組織多場兩融業務專項培訓為員工賦能等,通過多樣方式綜合提高業務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同時,升級內控系統,搭建兩融多種風險監控模型,增加壓力測試頻次等,防範兩融業務可能出現的風險。信息技術方面,公司提前部署,今年以來陸續完成交易信息系統架構優化,重要伺服器和線路帶寬資源擴容、核心交易網絡設備升級等工作,並在「五一」假期完成核心交易系統擴容工作。由於準備充分,本次行情高峰未對信息系統造成影響,各交易系統運行平穩。
申萬宏源證券財富管理事業部負責人楊正平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兩融業務開展情況良好。截至2020年6月30日,兩融餘額較年初增長16.51%,超過同期市場14.17%的增長。截至6月末,公司融資類總規模額度充足,還有很大空間。雖然近期市場行情上漲,且客戶需求大增,但公司資金供應正常,能應對業務開展要求。
西南證券表示,公司融資額度不存在用完的情況。上半年公司兩融餘額隨市場同步呈上升趨勢,公司資金提供能滿足近期因行情上漲客戶融資的需求,客戶融資需求確實有突然增大的現象。行情上漲的近9個交易日,公司兩融客戶日均新增融資額較之前一周的日均新增融資額放大了70%。目前公司有多種融資渠道籌措資金在把控風險的基礎上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定增已經證監會批准,正在積極推進,公司資金實力將進一步提升。
東吳證券表示,近期投資者熱情高漲,兩融開戶數及餘額與市場同步發展,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東吳證券融資額度充足,不存在額度用完的情況。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配股,流動性較充足。公司也可通過轉融通方式向證金公司臨時借入資金應對突發情況。
華林證券表示,目前沒有融資額度用完的情況。同時,公司表示,這麼好的行情,肯定要做充足的應對。
銀河證券表示,公司兩融業務正常穩定運行,公司從未發生過「額度用完」現象。目前公司兩融額度充足,對於兩融業務尚無壓力。
中泰證券表示,目前公司兩融額度和流動性正常,不存在上述「額度用完」類似情況。
平安證券則表示,相關業務運行正常。
華北一中型券商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額度用完」定義不是很清晰。客戶不能開倉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如果說公司層面「額度用完」,可能是沒有足夠資金或者由於財務指標方面的原因無法繼續提高額度。他表示,目前公司兩融業務平穩正常開展,各項風控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並能夠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及時做好相應的融資資金安排。近期,客戶融資額需求量確實增發,但公司有足夠能力應對。
兩融餘額連續9個交易日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達13265.27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251.86億元,連續第9個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資餘額達12846.7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39.77億元。
從行業方面來看,7月以來截至7月9日,非銀金融、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四行業淨買入額居前均超百億元,分別為325.6億元、163.58億元、141.3億元和121.4億元。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當前行情下,兩融餘額持續增加,券商開戶數也在增加,顯示投資者對市場樂觀的行情預判。他也表示,兩融資金作為市場槓桿資金,主要以短期資金為主,若持續保持上漲態勢,對A股是個利好。
安信證券觀點認為,7月券商各項業務將迎爆發,重點關注兩融餘額的提升空間。
安信證券分析師張經緯、蔣中煜觀點認為,交易量與兩融大幅提升,關注兩融這一正規槓桿資金的提升空間。6月股票日均交易額為7228億元,7月迄今已升至日均13341億元;截至7月7日兩融餘額已升至12685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為2.2%,較6月末下降5bp且相較於2014年10月末(2.84%)仍有一定差距。這意味目前槓桿資金的介入還不夠充分,如果交投情緒得到延續,兩融餘額預計將得到進一步提升。考慮到當前券商經紀業務佣金率已較2014年下降一半左右,成交放大往往伴隨著降傭壓力,若兩融餘額擴大及其利率上升比成交額放大更值得投資者重視。隨著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打擊場外配資,預計這輪上漲相較2014-2015年更為健康,合法、可控的券商融資業務資金將成為重要的槓桿資金來源。
兩融管理辦法曾「因特殊情況」提前出臺
2015年7月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並實施《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步發布《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兩融管理辦法是「因特殊情況」提前出臺。
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表示,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始於6月12日,原計劃於7月11日截止。按照證監會相關規定,規章徵求意見時間原則上為15日,但因情況特殊,需儘快發布、施行的除外。考慮到目前市場運行情況,根據市場和監管工作需要,證監會決定於2015年7月1日發布《管理辦法》,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步發布《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記者注意到,此次修訂的《管理辦法》就包括上述中信建投工作人員所提及的:兩融業務不得超出券商淨資本4倍。
證監會此次修訂後的《管理辦法》規定,合理確定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將融資融券業務規模與證券公司淨資本規模相匹配,要求業務規模不得超過證券公司淨資本的4倍。對於不符合上述規定的證券公司,可維持現有業務規模,但不得再新增融資融券合約。
此外,新管理辦法還優化了融資融券客戶擔保物違約處置標準和方式。取消投資者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應當在2個交易日內追加擔保物且追保後維持擔保比例應不低於150%的規定,允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行商定補充擔保物的期限與比例的具體要求,同時不再將強制平倉作為證券公司處置客戶擔保物的唯一方式。
2019年8月9日,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修訂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正式出臺,兩融標的範圍大幅拓寬的同時,監管層取消了維持擔保比例130%的「平倉線」要求。此外,兩融業務不得超出券商淨資本4倍的規定未變。
對此,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對於淨資產高的券商,融資額度不是大問題,但對於小型券商來說,遇到大牛市開展兩融可能就會有些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