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曼哈頓計劃」報告曝光 華爾街與頂級醫學專家共譜「疫情...

2020-12-05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史正丞)訊,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曝光了一個由頂級科學家與華爾街億萬富翁合力打造的「疫情對策計劃」,並通過中間人直接將這份17頁的報告呈遞進了白宮。

根據報導,這個項目的牽頭人是33歲的Tom Cahill,這位前物理學家已經轉行進入風投領域,並在波士頓創立了Newpath Partners。

從任何角度來看,Tom Cahill都不能算是華爾街大佬,但他的確認識不少貨真價實的頂級投資人。根據報導,Newpath Partners的投資人Steve Pagliuca(貝恩資本聯合主席)將這個小組整理的報告轉交給了高盛集團CEO 大衛·所羅門,所羅門又將這份報告轉交給了財長姆努欽。

此外,Cahill的團隊還在彼得·泰爾(Paypal聯合創始人)、吉姆·帕洛塔、麥可·米爾肯的資助和牽線下,與美國抗擊疫情總指揮、副總統彭斯的長期幕僚Nick Ayers和聯邦政府多名部長保持了密切的聯繫。

根據已經公開的報導,這個21世紀的「曼哈頓小組」共有12人,包含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Michael Rosbash、哈佛大學化學教授Stuart L. Schreiber、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教授Akiko Iwasaki、前默沙東研發總監Edward Scolnick等知名醫學和藥物研發專家。

這份報導說了點啥?

整體而言,這份報告分成四個部分,分別為舊藥新用、抗體療法、疫苗和重啟社會與經濟四章,在3月27日至4月21之間成稿。

(來源:Scientists to Stop COVID19)

舊藥新用:瑞德西韋仍被寄予厚望

在報告中,研究團隊指出,雖然有瑞德西韋、氯硝柳胺、法匹拉韋、卡莫司他等現存藥物展現出能夠對抗新冠病毒的積極效果,瑞德西韋仍然是最有希望的候補品種,諸多證據均證實了這款藥物的效用和安全性。研究團隊建議FDA與吉利德科學展開密切合作,並動員其餘藥廠大規模生產瑞德西韋的準備。

研究團隊同時指出,目前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方式為首日給藥200mg,後續5-10天繼續給藥100mg。試驗的給藥劑量可能過少,且應當儘早對出現症狀的病人給予藥物。研究團隊的猜測是,目前採取這種試驗劑量主要原因是藥物的供給限制。

(現階段瑞德西韋也是美國人民的希望,來源:Scientists to Stop COVID19)

此外,報告還建議儘快開發吸入式的瑞德西韋(目前藥物通過靜脈注射),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在該領域有足夠的經驗可提供幫助。

抗體療法&短效疫苗:最快今年秋天就位

目前美國多家藥廠已經從康復患者和小鼠身上獲得了新冠病毒的抗體,正在通過培養皿試驗篩選最有效中和病毒的抗體。這些單克隆抗體能被用於短期預防病毒或治療患者。

報告指出,這種療法最快將會在六月進入人體實驗階段,在政府部門協助下,通過快速審批程序能夠使得該療法在今年夏天或秋天上市,顯著快於疫苗藥物研發的路徑。這一時間表是根據美國藥企快速反應對抗伊波拉病毒的紀錄進行推算的。

研究團隊呼籲監管機構與藥企展開點對點合作,將審批程序前置到研發流程中,並允許在最終批准前大規模生產此種藥物。

(研發時間表推測:最快今年秋天看到療法落地,來源:Scientists to Stop COVID19)

疫苗研發:應對未來疫情

研究團隊指出,疫苗是確立抗擊疫情長期勝利的路徑。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平均新疫苗的研發和批准時間長達6至8年,顯然新冠疫情的迫切性需要更快速和不尋常的應對方式。

目前全球範圍內有超過90個團隊正在攻堅疫苗,包括滅活病毒疫苗(北京科興生物)、重組蛋白疫苗(賽諾菲)、重組病毒疫苗(楊森)、RNA疫苗(Moderna、BioNTech/輝瑞、CureVac、Translate/Sanofi)等多種路徑正在爭分奪秒研發中。

除了一如既往地呼籲政府打破傳統規則限制以便加速研發外,研究團隊也對「激烈競爭」會使得抗擊疫情地研究力量分散化。此外,對於公眾的教育(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同樣十分重要,如果市場上出現太多不同的疫苗可能會造成公眾的困惑,從而使得免疫執行出現折扣。

研究團隊指出,即便是目前進展最快的Moderna,其進入臨床階段的RNA疫苗也無法確保在未來12個月內投入市場。所以,建議目前集中力量對後續湧現的疫苗候補和相關臨床試驗進行預期和管理。

重啟經濟:防護和檢測一個都不能少

雖然採取社交隔離措施和關閉商業活動是抗擊疫情的必要措施,但對於大多數美國人而言,重啟經濟和社會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毫無疑問,完善的重啟計劃對於壓制病毒再次爆發風險至關重要。

研究團隊指出,在社交隔離措施解除後,「只測有症狀患者」的方式並不能克制病毒的傳播,建議需要復工或者返回學校的個人均應採取三個步驟:1)每日工作前報告身體狀況;2)頻繁參與病毒測試;3)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設備。做到以上幾點能夠有效減少經濟重啟的風險,並保護經濟重啟本身。

相關焦點

  • 美國富豪資助頂級科學家秘密搞「曼哈頓計劃」:已有辦法對抗新冠
    據《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美國一群億萬富翁資助頂級科學家秘密進行了一項「曼哈頓計劃」,以阻止新冠肺炎蔓延。現在他們聲稱已經找到了抗擊疫情的辦法,並打算將他們的建議告知白宮。據悉,33歲的託馬斯·卡希爾領導了這個由12名醫生組成的小組。
  • 美國頂尖科學家抱團,力推「曼哈頓計劃」
    但目前為止,全球疫情依然沒有下降的趨勢。幾個月以來,我們不斷的期待有國家或組織,能夠研發出疫苗或是其他有效手段,拯救世界人民於水火,可消息總很渺茫。但現在,這種可能性出現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個由美國頂級科學家組成的秘密團體宣稱,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抵抗流行,並打算將其提議告知白宮。
  • 「曼哈頓計劃2.0」:美國抗疫和地緣政治
    為什麼美國需要「曼哈頓計劃2.0」?「曲率極速行動」似乎是新版的「曼哈頓計劃」,原版的「曼哈頓計劃」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發明原子彈計劃的秘密代號。由於反對人士抨擊川普政府在疫情爆發之前「無所作為」,特別是在測試與防護物資儲備上的缺失,以至於造成疫情接近「不可收拾」,川普必須「振作」,給美國人具體的希望。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
    今年12月以來,美國頂級企業家和金融機構的最新動向,讓「逃離加州」和「逃離紐約」成為熱議話題。從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宣布搬離加州,到高盛集團考慮將更多業務遷出紐約,這些人和企業的選擇,反映出疫情對美國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生態的影響: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疫苗風暴與華爾街陰謀
    美國醫療新聞網站Statnews在諮詢了多位疫苗專家後報導稱,Moderna並不能提供足夠的關鍵證據來證明其所謂的疫苗實驗成功,並提出四大質疑:  1、Moderna周一拿來「炫耀」的Ⅰ期測試其實是由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 疫情中的美國迎來蕭瑟感恩節
    節日來臨之際,充斥美國報章的是公共衛生專家關於感恩節旅行和聚會可能成為「所有超級傳播者事件之母」的警告,或是把電腦放上感恩節的餐桌,藉助視頻、語音連線以及含有多種角色扮演的電腦遊戲,與親人虛擬慶祝感恩節的建議。
  • 12位科學家參與新冠「曼哈頓計劃」,防止第二波流行要靠抗體藥物
    這是一份美國「隔離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是由 12 名美國頂尖科學家描繪出的抗擊新冠疫情藍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如此稱呼是為了向二戰期間投入到原子彈研發的科學家們致敬。這份報告共 17 頁,提出了 4 個建議:一是抗病毒藥物研究,二是中和抗體研究,三是疫苗開發,最後是如何重新開放企業和學校。
  • 7國日增過萬,全球NO.1醫學期刊打破200年傳統譴責美國疫情
    黃金周期間數億人次出遊的壯觀景象,讓歐洲媒體發出驚嘆:中國令人驚訝,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病毒已被擊敗……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顯示,8日全球新冠新增確診37萬例,印度、美國、巴西、法國、英國、阿根廷、俄羅斯7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過萬。
  •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新華社 圖新華社華盛頓10月9日電世界醫療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刊文說,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危機,也給領導力帶來巨大考驗,但美國領導人沒有經受住考驗,使這場危機變成了悲劇。這篇評論文章說,美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
  • ...專家總結了這次疫情的10大反思!第一條就指出疫情向公眾報告不...
    來源:瞭望智庫1國家重大公共衛生疫情向公眾報告不夠及時有度, 初期科學防控預案缺乏文章指出,據1月29日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機構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回顧性病例分析論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國武漢的初期傳播動力學》報導,2019年12月中旬密切接觸者之間就已發生人際傳播,而在2020年1月1日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文章指出,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實施了一系列增加社會距離的措施,將「控疫假期」與居家隔離、基層排查等其他措施結合,有效地降低了疾病傳染率。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學術界也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加入了戰場。《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世界級著名醫學雜誌單獨為疫情開設了專欄並免費向公眾開放,中國學者的名字也頻頻曝光。《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 國際頂尖醫學期刊邀中美一線抗疫專家「雲相約」 探討疫情防控走向
    圖說:專家探討COVID-19疫情臨床研究和實踐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明顯控制,但全球COVID-19病例仍在激增。各國醫護人員和科研團隊都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這場敵暗我明的戰爭。
  • 什麼是新冠病毒「曼哈頓計劃」
    這些科學家及其支持者將他們的工作描述為封鎖時代的曼哈頓計劃,以表達對二戰時期幫助開發了原子彈的科學家的敬意。這次,科學家們忙於利用智識和金錢,從來自全球的非正統想法中去粗取精。在總統後面,左起是醫學專家伯克斯,財政部長姆努欽和副總統彭斯。圖片來源:YURI GRIPAS/CNP/ZUMA PRESS 他的投資人向他提了有關病毒的問題,他組織了一次電話會議,就如何加快藥物開發等話題分享一些與主流認識相左的想法。他當時預計會有20個人參加會議。
  • 中國人自由出行美醫學專家羨慕,疫情暴露美國醫療體系嚴重漏洞
    亞太日報 艾仁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強調民主和自由的國家。但隨著美國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一些美國人開始羨慕起中國的自由來。 據《對話》報導,美國布蘭迪斯大學醫學人類學家伊萊娜·烏列茨基近日發表評論性文章,高度讚揚了中國的疫情防控。伊萊娜認為,中國的抗疫勝利依靠的是科學的方法以及強有力的公共衛生措施。全文摘譯如下: 中國如何控制住疫情? 不到1年前,中國武漢出現新冠病毒。
  • 美國要到中國調查疫情遭拒?外交部回應
    我們希望美國人民也能早日戰勝疫情,希望美國人民能夠抵制個別政客將疫情政治化、汙名化中國、轉移視線推卸責任的狹隘做法。」在今天(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度借疫情抹黑中國,發言人趙立堅作出上述回應。
  • ...承認中國公布疫情信息及時透明!發布川普政府應對疫情時間表
    月31日就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發現新冠病毒。   以上兩條消息直接打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塔格斯,她在3月21日宣稱中國疫情公布「不透明」,要求世界審視所謂疫情「時間表」。   但是,正因為這張「美國應對疫情時間表」,才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政府對疫情的及時性、透明性和採取措施的果斷性
  • 美醫學期刊報告顯示:疫情相關「有害信息」已致數百人死亡
    《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近日發布報告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與疫情相關的謠言、汙名化言論以及陰謀論等,以多達25種語言的方式在87個國家和地區的社交媒體和網站上傳播——這些「有害信息」目前已導致全世界數百人死亡。
  • 疫情期間房地產線上售樓怎麼做 百度共度計劃立標杆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備受房地產業關注的返鄉置業熱潮不再,樓市急劇降溫。CRIC監測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一周,88個城市春節假期成交量環比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降幅達93%,其中一線城市跌幅達到了99%。
  • 頂級醫學期刊影響因子沉浮錄,兩大看漲兩大看跌!
    導語:2020期刊影響因子發布在即,四大醫學頂級名刊影響因子搶先看! 我們本期主要談談醫學頂級期刊。正如你所知,醫學頂級期刊通常所指就是這「四大」分別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柳葉刀(Lancet)、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英國醫學期刊(BMJ)。咱們看看頂級醫學期刊的今年將是什麼表現呢?
  • 疫情掀開了美式民主的「華美袍子」,暴露出什麼?
    ■徐琳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掀開了美式民主的「華美袍子」,露出了上面爬滿的「蚤子」。截至6月2日,美國以超過180萬的確診病例,超過10萬的死亡病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樣的表現,顯然與其超級大國的身份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