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冠病毒「曼哈頓計劃」

2020-12-06 騰訊網

湯姆·卡希爾,波士頓投資機構Newpath Partners的創始人兼執行合伙人圖片來源:KAYANA SZYMCZAK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十多位美國頂尖科學家以及一批億萬富翁和行業巨頭說,他們有針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解決方案,他們還通過一個私下途徑,將方案轉達給了白宮。

這個成員非常多元化的小組由33歲的湯姆·卡希爾(Tom Cahill)領導。卡希爾是從醫生轉行的風險投資家,住在波士頓芬威球場(Fenway Park)附近的一居室出租屋裡。他只有一套正裝,但他擁有足夠多的高級人脈來影響政府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決定。

這些科學家及其支持者將他們的工作描述為封鎖時代的曼哈頓計劃,以表達對二戰時期幫助開發了原子彈的科學家的敬意。這次,科學家們忙於利用智識和金錢,從來自全球的非正統想法中去粗取精。

他們自稱為「Covid-19科學家阻擊隊」(Scientists to Stop Covid-19),他們中有化學生物學家、免疫生物學家、神經生物學家、時間生物學家、腫瘤學家、腸胃病學家、流行病學家和核科學家。該項目的核心科學家之一,生物學家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是201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他說:「毫無疑問,我是裡面最不合格的。」

這個小組的工作以前沒有被報導過,它充當了尋求與川普政府決策者建立可信賴關係的製藥公司的中間人。他們成立了遠程工作的專門委員會,對泛濫的冠狀病毒研究進行評估,在決策者進行審視前,把有缺陷的研究剔除。

「Covid-19科學家阻擊隊」發布的一份17頁的報告

該小組編寫了一份長達17頁的機密報告,其中呼籲採取若干非正統的方法來對付該病毒。一個重要的想法是用曾經對付伊波拉病毒的強效藥物治療新冠患者,但劑量比過去嘗試的要大得多。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已經實施了具體建議,例如大幅簡化了特定冠狀病毒藥品生產相關的監管規定和要求。

據WSJ所查閱過的文件,以及對熟悉此事的人士的採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本月表示,他同意報告中的大部分建議。該報告已發給內閣成員和政府冠狀病毒工作組負責人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

卡希爾博士的主要資產是他畢生通過其投資公司建立的人脈,雖然他還年輕。他背後的團隊包括億萬富翁,如彼得·泰爾(Peter Thiel),吉姆·帕洛塔(Jim Palotta)和麥可·米爾肯(Michael Milken)等金融家,這些金融家為他提供了在危機中與官員接觸的合理性。卡希爾博士和他的團隊經常為彭斯的長期助手尼克·艾爾斯(Nick Ayers)提供建議,並在過去一個月通過電話與機構負責人聯繫。

尼克·艾爾斯是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的長期助手圖片來源:JONATHAN ERNST/REUTERS在這一計劃中,小組的任何成員都不謀求經濟利益。他們表示,有機會將自己的人脈和科學知識注入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這讓他們深受鼓舞,而在州和聯邦政府層面,這些努力都會受限。

「我們可能會失敗,」哈佛大學化學家、小組成員斯圖爾特·施雷伯(Stuart Schreiber)說。「但如果成功了,必將改變世界。」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Boston Celtics)的老闆之一,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的聯席主席史蒂夫·帕格柳卡(Steve Pagliuca)也是卡希爾博士的一位投資人,他幫助編輯報告的草稿,還將報告轉給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執行長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所羅門又轉給了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

在與新冠病毒工作組成員的新聞發布會上,副總統邁克·彭斯在講臺上。在彭斯的後面,左起是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安東尼·福西,黛博拉·伯克斯,西瑪·維爾瑪,亞歷克斯·阿扎和史蒂芬·哈恩。圖片來源:MICHAEL REYNOLDS/EPA/SHUTTERSTOCK

該小組的成員說,他們明白他們的許多想法可能不會被實施,並且可能會被川普政府完全忽略。

這一表述是基於對科學家、商人和政府官員的採訪以及對相關文件的查閱。

打破常規

僅兩年前,卡希爾博士還在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攻讀醫學博士(M.D.)和哲學博士(PhD.)雙學位,從事關於罕見遺傳性疾病的研究,身穿價值20美元、購於開市客超市(Costco)的褲子。他當時認為自己畢業後會繼續從事相關的工作。

然而,因為與一個朋友重新建立了聯繫,後者將他介紹到自己父親的公司——藍籌投資機構Raptor Group工作。

卡希爾博士迷上了投資,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他認為,與自己從事科研相比,通過識別有前途的科學家並幫助他們解決科學和財務方面的問題,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

在Raptor短暫工作後,他成立了自己的基金Newpath Partners,並從一小群富有的投資人那裡籌集了1.25億美元,其中包括矽谷大佬泰爾和私募股權創始人帕格柳卡。他們被他的耿直做派,以及對解決棘手問題的興趣所吸引。

3月初,隨著Covid-19死亡人數的上升,卡希爾博士傾心關注對於病毒的研究,同時也感到有些沮喪。他說:「當下發生的一切,都離科學和醫學非常遙遠。」

川普總統在4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在總統後面,左起是醫學專家伯克斯,財政部長姆努欽和副總統彭斯。圖片來源:YURI GRIPAS/CNP/ZUMA PRESS

他的投資人向他提了有關病毒的問題,他組織了一次電話會議,就如何加快藥物開發等話題分享一些與主流認識相左的想法。他當時預計會有20個人參加會議。

當卡希爾博士嘗試撥進電話會議時,他被系統拒絕了,因為參會人數已滿。然後他的手機嗡嗡作響,顯示的是一個紐約的號碼,這是NBA總裁亞當·蕭華(Adam Silver)打來的,他也想要電話會議的接入碼。卡希爾博士後來單獨為他做了介紹。

Newpath基金實力雄厚的投資人廣泛傳播了關於這個會議的消息,以致數百人接入電話會,大多數是他從未謀面的人,其中包括米爾肯先生。

當他最終撥進電話會時,卡希爾博士深吸了一口氣,說他一直在與朋友們合作,對潛在的Covid-19療法進行篩選,篩出其中最有希望的。他說,他已經基本上放下了投資方面的工作,專注於尋找治療方法。

一個小時後,他掛斷電話,發現電郵收件箱裡收到了大量的想法和樂於相助的提議,包括米爾肯的團隊。米爾肯說:「我涉入醫學研究的相關領域有50年了,但從未見過像今天這樣的合作。」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在三月的一次聽證會上。圖片來源:TOM WILLIAMS/CONGRESSIONAL QUARTERLY/ZUMA PRESS

卡希爾博士還收到了一些來自政府顧問甚至副總統的消息, 他們也參加了電話會。

這位兼具科學家特質的投資人贏得了一個平臺。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個計劃。

追蹤聯繫人

卡希爾最早通過電話聯繫的人之一是創辦了幾家私營公司的施雷伯。

施雷伯拉進了一個老朋友,愛德華·斯科爾尼克(Edward Scolnick),他曾是製藥巨頭默沙東(Merck&Co.)的研發總監,在那裡他幫助開發了28個新藥和疫苗。斯科爾尼克博士直言不諱:在正常情況下,疫苗至少需要18個月才能進入市場,他告訴施雷伯,「如果您特別幸運的話。」

施雷伯答道:「六個月怎麼樣?」

該團隊草擬了一份清單,列出了20多家公司,他們的推薦會讓這些公司受益,因此他們承諾立即出售持有這些公司的所有股份。一位早期成員說他做不到,於是被踢出了團隊。

團隊早期的工作涉及分頭閱讀全球幾百篇有關這次危機的科學論文。他們將有前途的想法與可疑的想法分開了。每個成員每天要瀏覽多達20篇論文,大約是他們日常工作量的10倍。他們通過電視會議,簡訊和電話進行討論,「就像一群少年一樣」,羅斯巴什說。

個人衛生都暫且擱置。史丹福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麥可·林(Michael Lin)開始關掉手機上的攝像頭,以保護自己的虛榮心。哈佛大學化學生物學家劉如謙(David Liu)開玩笑說:「幾天來,我已經參加了七、八次Zoom會議,這本身就會引起某種疾病。」

討論並不總是圍繞著科學。例如,該小組討論了是否建議當局的公共衛生機構將病毒重命名為「SARS-2」。但對他們來說,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嚇人,可能會讓更多的人戴上口罩。他們最後放棄了這個提議。

該團隊承諾要阻止政治幹預,但在充滿喧囂和憤怒的總統選舉年中,並非易事。

抗瘧疾藥物羥氯喹被總統極力推崇,然而該小組的常駐專家,加州拉霍亞的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本·克拉瓦特(Ben Cravatt)卻認為它不值一提,希望渺茫。該藥在小組的最終報告中僅僅一筆帶過。

羥氯喹片劑圖片來源:JOHN LOCHER/ASSOCIATED PRESS

該小組還駁斥了通過抗體檢測讓人們復工的想法。根據那個理論,如果測試結果表明某些人已經從病毒中康復,這些人就可以復工了。化學生物學家克拉瓦特宣稱:這是「我所聽過的最糟糕的主意。」他說,先前的接觸可能並不能阻止人們將病毒傳播給他人,過分強調抗體檢測可能會誘使某些人故意感染自己,以便以後獲得健康通行證。

報告中包含了該小組最初的三個階段性建議,重點強調要利用聯邦政府的規模。例如,購買尚未證實有效的藥物可以鼓勵製造商提高產量,使其不必擔心如果藥物失敗會造成損失。另一個是將新藥臨床評審所需的時間從9個月或一年減少到一周。

該小組接下來的任務是要向川普政府中合適的人提出建議。為此,卡希爾博士將目光投向了另一位關係通達的億萬富翁。

接力引薦

私募股權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的共同創始人布萊恩·謝思(Brian Sheth)是一位民主黨人,他一直從他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的家中遠程關注著這次行動漸漸升溫,他是卡希爾博士的基金的早期投資人,也參加了第一次的電話會議。但他的專長是科技,而非免疫學。

他與達拉斯商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託馬斯·希克斯(Thomas Hicks Jr.)關係不錯。謝思將希克斯介紹給卡希爾博士的小組。

Vista Equity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謝思去年在加州的比佛利山莊圖片來源:PATRICK T. FALLON/BLOOMBERG NEWS

這層關係使得一群主要來自左傾機構的自由派科學家與一個共和黨骨幹分子建立了聯繫,這位骨幹分子與小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Jr.)一起獵鳥。

希克斯在與小組的第一次談話中說:「我不是科學家。請跟我說清楚,並告訴我哪些是繁文縟節。」

科學家最關心的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科學家在研究中確定了能夠黏附在病毒細胞上的單抗藥物是最有希望的治療方法。但為了生產足夠量的藥物,製藥公司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不得不將其現有的部分生產轉移到愛爾蘭。按照FDA的規定,這一轉移的審批需要等待一個月。

在愛滋病疫情期間就與官僚鬥爭的斯科爾尼克,曾嘗試聯繫FDA。電話交談並不順利,機構的官員告訴小組成員,他們已經控制了大流行病。在隨後的一次小組電話討論中,一位科學家說:「他們(FDA)就是問題所在。」

卡希爾與艾爾斯取得了聯繫。當小組向副總統助手介紹了瓶頸情況後,艾爾斯說他知道該打給誰。3月27日晚,再生元接到了FDA的電話,告知他們獲得了將生產轉移到都柏林的許可,並立即生效。

羅斯巴什說:「這證明我們做的事情開始奏效。」

該小組還打通了美國最大的醫療保健系統:退伍軍人醫療體系(VA)。科學家推動該系統的醫務人員允許患有Covid-19的退伍軍人加入前列腺癌等領域的現有研究,來探索已經獲批的藥物是否對病毒有效。他們與退伍軍人醫療體系首席醫療官和秘書長就該提議進行了交談,並得知該提議進入了快速通道。

帕格柳卡與麻薩諸塞州州長、共和黨人查爾斯·貝克(Charles Baker)通了電話,談及有關報告的情況。帕格柳卡說,州長計劃採用該計劃的部分內容。

貝恩資本的聯席主席帕格柳卡圖片來源:SIMON DAWSON/BLOOMBERG NEWS

鑑於他們的許多科學建議已經被採納或正在被採納的過程中,該小組著眼於Covid-19疫情後的重建。帕格柳卡敦促科學家們在該計劃中增加第四個階段——重新開放美國。

他們的想法包括開發唾液測試,並在工作日結束時安排測試,以便在第二天早晨知曉結果。他們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要求居民們每天確認自己有沒有14種感冒或發燒症狀。

最近,小組成員繼續與行政官員進行討論,希望他們的機密計劃能夠變成行動。

帕格柳卡說:「我們需要整個國家,包括政府,商業和科學界,團結起來戰勝危機。」

Rob Copeland

2020年5月1日18:00 CST 更新

註:本文版權歸道瓊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相關焦點

  • 美國富豪資助頂級科學家秘密搞「曼哈頓計劃」:已有辦法對抗新冠
    據《每日郵報》4月28日報導,美國一群億萬富翁資助頂級科學家秘密進行了一項「曼哈頓計劃」,以阻止新冠肺炎蔓延。現在他們聲稱已經找到了抗擊疫情的辦法,並打算將他們的建議告知白宮。據悉,33歲的託馬斯·卡希爾領導了這個由12名醫生組成的小組。
  • 用錢「砸死」新冠病毒?美國頂尖科學家抱團,力推「曼哈頓計劃」
    小組的計劃是把科學界最優秀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用金錢提煉出一些"非正統"的想法來遏制Covid-19。科學家和資助他們的億萬富翁們,將他們的計劃稱為冠狀病毒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曼哈頓計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就是誕生於曼哈頓計劃。敢用這樣的名字,信心可謂是相當足。
  • 「曼哈頓計劃2.0」:美國抗疫和地緣政治
    川普隨後聲稱他將親自主導一項「曲率極速行動」,企圖壓縮開發新冠病毒疫苗的時間表,從歷史平均的4-5年,和之前最樂觀的12-18個月時間,轉換成目標在2021年1月前提供3億劑疫苗。如此快速開發的疫苗史無前例。為什麼美國需要「曼哈頓計劃2.0」?
  • 新冠病毒「曼哈頓計劃」:科學家和億萬富翁聯手的秘密行動
    這些科學家及其支持者將他們的工作描述為封鎖時代的曼哈頓計劃,以表達對二戰時期幫助開發了原子彈的科學家的敬意。這次,科學家們忙於利用知識和金錢,從來自全球的非正統想法中去粗取精。一個重要的想法是用曾經對付伊波拉病毒的強效藥物治療新冠患者,但劑量比過去嘗試的要大得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已經實施了具體建議,例如大幅簡化了特定冠狀病毒藥品生產相關的監管規定和要求。
  • 12位科學家參與新冠「曼哈頓計劃」,防止第二波流行要靠抗體藥物
    這是一份美國「隔離時代的曼哈頓計劃」,是由 12 名美國頂尖科學家描繪出的抗擊新冠疫情藍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如此稱呼是為了向二戰期間投入到原子彈研發的科學家們致敬。這份報告共 17 頁,提出了 4 個建議:一是抗病毒藥物研究,二是中和抗體研究,三是疫苗開發,最後是如何重新開放企業和學校。
  • 美啟動疫苗「曼哈頓計劃」!官員:美國沒有公平分配疫苗的計劃
    這是一項名為 「Warp Speed」 的疫苗研發計劃,川普甚至將其類比為新的 「曼哈頓計劃」,該計劃試圖通過醫藥公司、政府部門和軍隊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將疫苗研發周期縮短至 8 個月。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該計劃正在評估 14 種候選疫苗,「目標是儘快完成研發,然後生產和分發一種經過驗證的新冠病毒疫苗」。但他同時也試圖淡化疫苗對於美國人民重返正常生活的重要性,強調疫苗的研發進度與美國是否解封無關,「無論有沒有疫苗,我們都會回到過去」。
  • 美國「蚊子滅絕」計劃,對人類有什麼影響?是否會傳播新冠病毒?
    會影響到中國或者成新冠載體嗎?還有人會看到「轉基因」這三個字都會不經意間覺得這肯定很不靠譜的事情,還有人看到了蚊子這東西就會讓人很煩躁,肯定會讓人晚上睡不好覺,還會傳播疾病,腦洞奇葩的甚至會想到蚊子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呢?
  •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得什麼樣
    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日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研究人員在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WHO)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繪製出了該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首個三維立體原子結構示意圖。
  • 美國紐約新冠病毒最初大流行的源頭找到!應該還中國清白了
    美國《科學日報》近日發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文中指出,美國在此前在3月3日的檢測中發現了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調查人員還發現,95%以上感染新冠病毒的紐約人所攜帶的病毒變種可能使其更容易傳染給他人。莫蘭諾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病毒在紐約傳播如此迅速,即使是在這個城市人口密度很高的情況下。在基因測序中,研究人員比較遺傳密碼的小片段,以確定只在特定毒株中發現的突變。莫蘭諾說,這些「標記」可以用來追蹤菌株是如何在一段時間內傳播的,類似於用於追溯人類祖先的測試。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從百度矽谷攬才,看網際網路新「曼哈頓計劃」
    再提示一下,你還記得那個偉大的「曼哈頓計劃」嗎?歷史上「曼哈頓計劃」終結混戰1942年,蘇德正在史達林格勒拉鋸,日美正在中途島苦戰,英軍和徳意正在阿拉曼殊死對決,百萬生靈在戰爭的絞鏈中塗炭,數以億萬計的金錢在戰火中化為灰燼,美國悄悄啟動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的新路徑是什麼?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7日發表記者胡安·迪利翁的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感染我們的新路徑是什麼?》直至不久前,人們知道的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和新冠病毒都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宿主受體。經過這一步後,病毒進行繁殖。不過,科研人員發現了另一個「入口」,它與一種存在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神經纖毛蛋白-1(NRP1)有關。
  • 世衛:血清學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僑報網綜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圖片來源:中新社)新華社報導,WHO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新冠病毒是「人類清除計劃」的開始嗎?是誰左右了一切?
    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了,雖然我國以及亞洲周邊國家控制的還算可以。但是南非,英國等地方都出現了新的新冠病毒的變異體。從總體觀念看來,整個星球的處境都不太好。那之前有消息說,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在今年四月,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新冠疫苗的研究,
  •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原子圖有什麼用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研究人員提供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解析度達到0.35納米。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非常相近,都將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侵入細胞的關鍵受體。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什麼關係?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有記載的冠狀病毒研究始於1937年,最初由研究病毒的科學家從雞身上分離出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單鏈RNA(核糖核酸)病毒,因該類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日冕的棘突或者是王冠而得名,在病毒中屬於體型的大塊頭。
  • 新冠病毒IgM與IgG的區別是什麼?
    新冠病毒的血清學檢測就是檢測病毒的特異性IgM和IgG抗體。IgM抗體通常在發病後3-7天可檢測到,而IgG抗體通常在7-14天後檢出率較高,兩者在發病早期均無法檢出。  也就是說,IgM陽性通常表示受檢者在近期可能感染過新冠病毒,IgG陽性通常是代表受檢者曾經或正在感染新冠病毒。  IgM和IgG是什麼?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對新冠病毒天然免疫的都是什麼人
    新冠病毒感染自然也不例外,總有一小部分人,即便是經歷了高危的暴露時間,也沒有感染,或者雖然感染,但症狀輕微乃至沒有症狀。那麼這群幸運兒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似乎幫助揭開了這個謎題。小編帶大家一窺究竟。這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原本是開發一種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靈敏度抗體。所使用的血清樣本部分來自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