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IgM與IgG的區別是什麼?

2021-01-19 廣州本地寶

  IgM與IgG有何區別?

  新冠病毒的血清學檢測就是檢測病毒的特異性IgM和IgG抗體。IgM抗體通常在發病後3-7天可檢測到,而IgG抗體通常在7-14天後檢出率較高,兩者在發病早期均無法檢出。

  也就是說,IgM陽性通常表示受檢者在近期可能感染過新冠病毒,IgG陽性通常是代表受檢者曾經或正在感染新冠病毒。

  IgM和IgG是什麼?

  IgM和IgG均屬於免疫球蛋白家族。免疫球蛋白是機體在抗原物質刺激下由漿細胞產生的一類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血清活性成分。根據其分子結構和抗原特異性的不同,將免疫球蛋白分為五類:IgG、IgA、IgM、IgD、IgE。

  一般情況下,在被病毒感染後,機體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來抵禦這種入侵,其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會發生如圖2所示變化:抗原初次進入機體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產生漿細胞併合成分泌抗體。最早出現的是IgM,但該抗體維持時間短,消失快,在血中持續數日至數周。其次出現的是IgG。

  推薦閱讀:新冠肺炎檢測試劑有哪些?附不同試劑的用途

  溫馨提示:

  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微信公眾號,回復【核酸】,即可一鍵查詢春節從廣州去外地、從廣州回家是否需要核酸檢測,還可獲取核酸檢測機構+結果查詢入口查詢廣州及周邊城市核酸檢測點等;回復【返鄉】,即可獲取2021春節最新出穗規定、全國各地返鄉政策(讓不讓回,有什麼要求),還可查看年後返穗規定(要不要隔離/核酸檢測)等。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核酸、IgM抗體和IgG抗體怎麼區分?
    張曉光介紹,新冠病毒感染人體之後,首先會在呼吸道系統中繁殖,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斷人體是否感染病毒。在患者感染一段時間以後,一般是7~10天後,人體會產生針對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最先出現的是IgM抗體,隨後會出現IgG抗體,使用免疫學檢測方法能檢測這些特異性抗體,判斷人體是否感染過病毒。  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有什麼區別?
  • 孕期發現巨細胞病毒陽性了,不轉陰,可能得停止妊娠了,好疼痛
    孕期發現巨細胞病毒陽性了,不轉陰,可能得停止妊娠。 巨細胞病毒是什麼鬼,不懂!但是上個月5號我懂了,這是一種容易引起胎兒畸形的病毒。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核酸檢測到的病毒不一定是活病毒,「細胞殺死了,病毒殺死了,核酸也照樣能檢測到。核酸是只代表有病毒的成分在那,但並不代表那是活病毒。當然,疫情還處於防控階段,為防傳染,核酸復陽的病人要被隔離,但並不代表這些病人一定具有傳染性。由於康復的患者體內多有保護性抗體,大部分患者症狀也不會加重,只要體內產生了足夠量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患者不會再度感染,完全康復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區別
    【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區別是什麼?有何不同?  【答】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金標準,檢測的是病毒的RNA(核糖核酸),檢測標本為咽部分泌物。檢測結果陽性,就可以明確新冠病毒感染。而抗體檢測只能篩查出感染超過7-10天以上的病毒攜帶者,單純抗體陰性不能說明肯定沒有感染。
  • 抗體IgM與IgG的區別(醫學英語)
    IgG模式圖 -*-*-*-*-*-參考譯文IgM與IgG的區別   IgM和IgG都是指一類免疫球蛋白。IgM是指暴露於疾病後立即產生的抗體,而IgG是指以後的反應。它存在於所有體液中,保護人體免受細菌和病毒的攻擊。  IgG和IgM通常由你的醫生在你去做檢查時一併檢測。當它們被一起評估時,它們會讓你的醫生更好地了解你的免疫系統的功能。  這兩種抗體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與暴露有關。雖然IgM抗體通常在人體接觸疾病後發現,但IgG是人體對疾病的長期反應。
  • Stratedigm新一代流式細胞儀
    Stratedigm公司響應客戶需求,緊跟產品發展趨勢,努力為全球用戶創造高端的流式檢測系統。首先,採用石英杯流動檢測池技術,光膠耦合大數值孔徑物鏡,最大限度的收集螢光信號(光收集效率77%以上),從而提高了激發效率和檢測靈敏度;其次,具有可自由插拔式光學濾片,擴大螢光檢測參數,且更換後無需調節光路,從而保證客戶使用的便捷性和靈活性,並可隨新染料的推出進行濾片調整
  • 非典與新冠病毒的區別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比SARS強很多,傳染係數可以達到3.5,也就是說,1個傳3個半,而SARS頂多是1個傳2個,所以現在有些國家每天增加上萬名確診病例。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除了直接傳播和接觸兩種外,還有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4、特點。
  • 內蒙古這個新生兒,一出生就攜帶新冠病毒IgG抗體
    嬰兒出生後,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在該嬰兒的血液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IgG抗體。「我們對嬰兒進行了血液檢測,檢測到了新冠病毒IgG抗體。」4月18日,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兒科主治醫生馬曉宇告訴澎湃新聞,「這說明新冠病毒IgG抗體可以通過胎盤傳遞給嬰兒,一般IgG抗體是保護性抗體,但是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會通過羊水、體液、血液等途徑感染新生兒還是未知的,所以我們還需要做好防護,預防感染擴散。」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病毒是地球上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當地球上第一次進化出細胞時,病毒可能就隨之誕生了。病毒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區別很大,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它們只由遺傳物質(RNA或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病毒無法獨立自我複製,需要藉助宿主的細胞才能進行。病毒會入侵人體,但人類也有相應的東西來阻止病毒入侵,這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病毒的天敵。病毒入侵人體之後,巨噬細胞會識別出入侵的病毒,併吞噬和消化它們。
  • IgM、IgG,核酸及抗體檢測……這些知識你懂嗎?
    面對傳播速度快、感染率高的新冠病毒,一時間引起社會的極大恐慌,著實令人談「毒」色變、咋舌驚嘆。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新冠病毒疫苗是怎麼研製的?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是怎麼感染的?新冠病毒核酸及抗體檢測結果有哪些?……最近,這些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消息一直備受大家關注——01新冠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 遼寧一醫生多次新冠病毒血清抗體IgM陽性!專家:這種情況很特殊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楠)4月24日,遼寧省衛健委官網發布公告,遼寧省人民醫院一名醫生新冠病毒血清抗體IgM檢測結果陽性,她曾於4月12日起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陪護家人,並在返回瀋陽後,向單位瞞報行程,在醫院門診出診。
  •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得什麼樣
    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日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研究人員在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WHO)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繪製出了該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首個三維立體原子結構示意圖。
  • IgM陽性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嗎?這個你一定要知道!│熱點聚焦
    但在最近醫院組織做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同樣也是當醫生的母親被檢測IgG陽性,IgM陰性。由此可見,抗體的檢測可以有效地彌補核酸檢測漏檢的風險,發揮其在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的及時診治及防控中的作用。 那麼,抗體檢測可否完全取代核酸檢測? 不能!因為感染可存在「窗口期」,且新冠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一般是14天。
  • 新冠ABC: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
    很多人不禁要問,新冠病毒在這些常見物品上能存活多長時間?關於新冠病毒的ABC你懂多少?  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  日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免疫與呼吸系統疾病中心、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國際頂尖科研機構的聯合團隊在Medrxiv發表預印本文章,專門研究了新冠病毒在氣溶膠及材料表面的生存能力。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的新路徑是什麼?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7日發表記者胡安·迪利翁的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感染我們的新路徑是什麼?》直至不久前,人們知道的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和新冠病毒都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宿主受體。經過這一步後,病毒進行繁殖。不過,科研人員發現了另一個「入口」,它與一種存在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神經纖毛蛋白-1(NRP1)有關。
  •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原子圖有什麼用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研究人員提供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解析度達到0.35納米。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非常相近,都將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侵入細胞的關鍵受體。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發現新冠病毒7個月後:我們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待解答?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為《發現病毒7個月後:我們知道了什麼,又有什麼有待解答?》的文章,總結了科學家發現的有關新冠病毒本身、傳播機制以及免疫情況的一些細節,相關內容摘編如下:1、我們非常了解它的遺傳密碼新冠病毒的遺傳密碼是一套由3萬個「字母」組成的序列,包含了病毒感染人體細胞後進行複製所需的所有信息。和所有病毒一樣,新冠病毒也會突變。突變是構成基因序列的「字母」所發生的隨機變化。
  •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什麼關係?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有記載的冠狀病毒研究始於1937年,最初由研究病毒的科學家從雞身上分離出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單鏈RNA(核糖核酸)病毒,因該類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日冕的棘突或者是王冠而得名,在病毒中屬於體型的大塊頭。
  • 對新冠病毒天然免疫的都是什麼人
    新冠病毒感染自然也不例外,總有一小部分人,即便是經歷了高危的暴露時間,也沒有感染,或者雖然感染,但症狀輕微乃至沒有症狀。那麼這群幸運兒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似乎幫助揭開了這個謎題。小編帶大家一窺究竟。這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原本是開發一種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靈敏度抗體。所使用的血清樣本部分來自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