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原子圖有什麼用

2020-11-25 海峽網

美國科研團隊首次繪製出新型冠狀病毒一個關鍵蛋白分子的3D結構,這種蛋白是開發疫苗、治療性抗體和藥物的關鍵靶點。

研究成果19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研究人員提供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解析度達到0.35納米。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非常相近,都將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侵入細胞的關鍵受體。但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與ACE2的親和力是SARS病毒的10到20倍,這可能與新冠病毒更易於人際傳播有關。

論文通訊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科學系副教授賈森·麥克萊倫說,目前尚不清楚為何兩者在分子層面上結合得更加緊密,且這種親和力是否對病毒傳播性造成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麥克萊倫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們已將這一結構的原子坐標數據發送給全球多家實驗室,其中多數來自中國,目前已有大約25家中國實驗室要求獲取相關資料。

麥克萊倫說,這一成果可幫助研究人員展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展開潛在藥物篩查,發現可與這種刺突蛋白結合併破壞其功能的小分子;第二,設計可以與刺突蛋白結合併抑制其功能的新型蛋白分子或抗體;第三,設計出這種刺突蛋白的變體,例如使其擁有更高表達水平或熱穩定性,從而誘發更強的免疫反應,以加快疫苗開發。

麥克萊倫團隊已對幾種可與SARS病毒刺突蛋白結合的單克隆抗體進行了篩查,發現它們與新冠病毒沒有明顯的結合。麥克萊倫解釋說,儘管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刺突蛋白表面的相似性大約為75%,但如果在與抗體結合的區域恰好存在大量胺基酸差異,可與SARS病毒結合的抗體就難以與新冠病毒結合。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3D原子圖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 圖:美國研究人員19日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法新社【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棘蛋白是吸附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蛋白質構造,這朝加速研發疫苗跨出重要一步。
  •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得什麼樣
    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日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研究人員在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WHO)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繪製出了該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首個三維立體原子結構示意圖。
  • 新冠病毒或將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疫苗有望!
    UPDATING:CDC做好新冠病毒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的準備,屆時可能會關閉商業、學校等北加Sacramento和Humboldt地區新增兩例確診美國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是研製疫苗的關鍵一步!CDC在本周五的電話會議中說道,衛生署已經做好了準備,應對新冠病毒在全美範圍內的大流行。
  •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首個3D圖像曝光!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近日,奧地利研究人員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顆粒,成功地拍攝了該病毒的3D照片。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電子顯微鏡樣本的準備非常繁瑣的,而且檢測的成本也非常高,還需要現在實驗室專門去培養一管新冠病毒,再把它放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這樣才比較靠譜,不像今天用核酸檢測就可以快速而便宜地發現病毒。 新冠病毒是怎樣複製的?人的基因組長度大概有3GB,而新冠病毒長30KB,二者相差了10萬倍如果人的基因組是一個12集的電視連續劇,那麼新冠病毒就是其中一個0.3秒的鏡頭,相比起來非常小。但就是這麼簡單的遺傳信息,今天反而成為了讓人類非常頭痛的一個東西。
  • 新冠病毒原子圖曝光:低溫電子顯微鏡助力研製疫苗
    (圖像源自新聞視頻截圖)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cryo-EM)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該模型結構還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新蛋白,結合到刺突的不同部位,阻止其發揮功能,治療已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
  • 抓住新冠病毒的尾巴
    2020年6月,武漢完成了全民核酸檢測,北京出現疫情反彈後迅速組織對新發地市場有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酸檢測成為了一個高頻詞,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重要標準。核酸檢測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核酸檢測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除了核酸檢測,還有哪些技術可以檢測新冠病毒呢?
  • 90分鐘出結果的新冠病毒測試盒長什麼樣子
    上圖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新冠病毒測試盒有了這個盒子,可以大大節約將樣本送往專門的實驗室檢驗的運輸和等待時間,現在這個時間大約是2天。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證明,這個盒子的準確性相當高。通過對比實驗發現,如果實驗室檢測病人沒有新冠病毒,那麼這個盒子也會是同樣的結果。
  • 外媒: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的新路徑是什麼?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7日發表記者胡安·迪利翁的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感染我們的新路徑是什麼?》直至不久前,人們知道的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和新冠病毒都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宿主受體。經過這一步後,病毒進行繁殖。不過,科研人員發現了另一個「入口」,它與一種存在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神經纖毛蛋白-1(NRP1)有關。
  • 群體免疫是什麼,它能用來防疫新冠病毒嗎?
    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它是否可以用來抵抗新冠病毒呢?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population immunity、community immunity)指的是因為個體免疫的存在而保護一個群體免受某種傳染病的侵害 [1]。
  •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是什麼意思
    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新冠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所有科學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於自然,而非人為製造。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有各自的天敵,例如,鳥類是蝗蟲的天敵,青蛙是蚊子的天敵,噬菌體是細菌的天敵。既然如此,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也有天敵?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科學家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新冠病毒與蝙蝠身上的一種冠狀病毒十分相似,這意味著蝙蝠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既然如此,為什麼蝙蝠不會有事情?
  • 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來源:科技日報、生命時報隨著疫情蔓延,國內外科研機構對於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在持續深入肆虐的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一組彩照揭開它的「真面目」。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落基山實驗室(NIAID-RML)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其位於蒙大拿州的洛磯山實驗室,11日在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上拍攝了新冠病毒(SARS-CoV-2)的圖像,清晰顯示出新冠病毒用來入侵宿主細胞的棘突蛋白。
  •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什麼關係?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有記載的冠狀病毒研究始於1937年,最初由研究病毒的科學家從雞身上分離出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單鏈RNA(核糖核酸)病毒,因該類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日冕的棘突或者是王冠而得名,在病毒中屬於體型的大塊頭。
  • 新冠病毒IgM與IgG的區別是什麼?
    IgM與IgG有何區別?  新冠病毒的血清學檢測就是檢測病毒的特異性IgM和IgG抗體。IgM抗體通常在發病後3-7天可檢測到,而IgG抗體通常在7-14天後檢出率較高,兩者在發病早期均無法檢出。  也就是說,IgM陽性通常表示受檢者在近期可能感染過新冠病毒,IgG陽性通常是代表受檢者曾經或正在感染新冠病毒。  IgM和IgG是什麼?  IgM和IgG均屬於免疫球蛋白家族。免疫球蛋白是機體在抗原物質刺激下由漿細胞產生的一類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血清活性成分。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是怎麼會回事 新冠病毒抗體有什麼...
    近期,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其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於病毒感染後2個星期至1個月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
  • 半數健康群體已有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 意味著什麼?
    不同的媒體也對這一亮點進行了解讀,有的認為這些預先存在的免疫力能幫助我們抵抗新冠病毒;有人推測這些預先存在的免疫力決定了我們是否會被新冠病毒感染;甚至還有人把這近50%的有預存免疫反應的人和群體免疫聯繫起來,覺得這可能會大大加快群體免疫的進程……那麼,這篇令人矚目的研究究竟發現了一些什麼?這些發現又意味著什麼?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抵抗新冠呢?
  • 首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問世有望促進新冠肺炎療法的...
    原標題:首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問世有望促進新冠肺炎療法的研發一種刺突蛋白模型。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刺突蛋白在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中起關鍵作用,使其成為新冠肺炎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的主要靶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創建了首個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研究人員稱,科學家們可利用最新模型,針對新冠肺炎防治方法開展富有創新性的模擬研究,從而促進療法和疫苗的研發進度。
  • 那些致命的病毒你知道長什麼樣子嗎「新冠病毒顏值排第一」
    新冠病毒,COIVD-19,感謝人類科技和組織能力的進步,實際致死率預計10%以下,如果要論顏值,這個病毒可以排致命病毒中的第一,但是就像蛇蠍美人一樣,不要被它的美色迷惑,你只要一碰它,它就會纏著你,直到你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愛滋病毒,HIV,致死率可以說很高,也可以說很低
  • 找到新冠病毒死穴,快速戰勝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跟人類的較量,已經持續一年多了。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曾經給人類製造了巨大的災難,甚至是長期的傷害。人類和新冠病毒,是地球生物圈裡的兩種生命。最近一年多,二者產生了密切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可以說,隨著新冠病毒跟人類交往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的真相,將會被看得越來越清楚。新冠病毒被看清,就會被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