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致命的病毒你知道長什麼樣子嗎「新冠病毒顏值排第一」

2020-12-06 科技戰新視野

新冠病毒,COIVD-19,感謝人類科技和組織能力的進步,實際致死率預計10%以下,如果要論顏值,這個病毒可以排致命病毒中的第一,但是就像蛇蠍美人一樣,不要被它的美色迷惑,你只要一碰它,它就會纏著你,直到你呼吸衰竭

新冠病毒

愛滋病毒,HIV,致死率可以說很高,也可以說很低,在於它讓你活多久,它不直接殺你,但會破壞你的全身免疫力,慢慢的被其它病毒殺死,借刀殺人的高手

伊波拉病毒,致死率50%-90%,只攻擊人類或猴子,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別看它瘦瘦的身材,破壞力驚人,得了之後會七竅流血而死。

狂犬病毒,又叫恐水病,得病後不能喝水,致死率100%,長得憨憨傻傻的,要慶幸它的傳染率不高,要不將是人類的災難

天花病毒,致死率25%左右,人類第一種系統性戰勝的病毒,但我總是擔心它還潛伏在某個地方,伺機而動。

SARS,冠狀肺炎的表兄,和他的表妹新冠肺炎一樣,顏值較高,危害較大,暫時被人類封印。

漢坦病毒,致死率50%-80%,這個病毒主要損傷腎臟,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針對症狀對症治療,其它就看個人的天命了

可以預見,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與病毒將共生共存,除了依靠藥物戰勝病毒之外,還要積極提高人類自身免疫力,靠人類自身戰勝病毒。

相關焦點

  • 谷歌公布2020年度搜索熱榜,「新冠病毒」高居榜首
    快來看看今年大家都在關心什麼?2020年無疑對全世界人民來講都是最特殊的一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帶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和無數的工作,無疑是全球搜索量最高的關鍵詞。而今年的其他熱點也都在熱榜中一一反映了出來,如「科比去世」、「美國大選」等。今年的谷歌搜索熱榜公布啦,位居全球搜索榜首的會是什麼關鍵詞呢?好吧,其實不用猜都知道,那自然是「新冠病毒」了。
  • 海水中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痕跡」,病毒要漂洋過海了嗎?
    美國福克斯新聞1日援引美國《明星論壇報》消息稱,今年9月,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德盧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在海灘取樣的水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痕跡」。報導稱,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研究人員同時也表示,在這些水樣本中檢測出的新冠病毒,比在廢水中檢測到的水平「低1萬倍」。
  • 這一年人們都在搜索什麼?谷歌搜索熱榜,「新冠病毒」高居榜首
    來看看今年大家都在關心什麼吧。當感到疑惑、不確定時,人們就會去尋找答案。如今遇到這種情況,只需將問題輸入搜尋引擎即可。那麼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中,人們都在搜索些什麼呢?谷歌最近發布了2020年度搜索熱榜,在搜索排名中就反映了:在這個不尋常的一年中,人們都在關注哪些問題。1.
  • 又一新冠疫苗試驗「成功」 消滅病毒還遠嗎?
    「疫苗之父」愛德華·詹納從感染牛痘的人身上取下牛痘皰液,注射到其他人身上,待新注射者有了皰液後再傳給其他人。不過這種直接人轉人的方法是有潛在風險的,萬一有一個人攜帶了病毒(如B肝、梅毒等),那麼就會造成後繼者的感染。
  • HPV、B肝和新冠病毒……感染這些病毒真的「無藥可治」嗎?
    「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藥物只能緩解感冒引起的不適症狀,病毒最終只能靠人體自身免疫力來清除,不信你試試,不吃藥三五天也會好轉……」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以下為知乎答主「壞土豆」撰文全文,貝克街探案官稍作整理: 很多人這幾天都會看到這樣的報導:XXX名新冠病毒患者出現,而這樣的新聞會讓很多人心生疑惑:都在說現在沒有特效藥,沒有藥,為什麼他們被治癒了? 1、 為什麼對抗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
  • 比起「新冠」,這4種病毒不僅擅長偽裝,還可能致癌
    屋裡太乾燥,呼吸道病毒傳得快!世衛組織給「健康溼度」劃了標準 天暖能阻止新冠病毒嗎?專家:這兩個因素增加了難度 貓感染新冠會傳染人?日韓疫情真的控制住了嗎? 時評 | 他們生來未必是英雄,只因患者需要才赴湯蹈火 權威解讀病毒8大「疑點」:全球病例為何暴增?一人會感染兩次嗎?…… 致敬!17年前他們抗擊「非典」,如今再披鎧甲戰「新冠」 「免洗洗手液」能殺死病毒嗎?
  •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原子圖有什麼用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根據中國研究人員提供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解析度達到0.35納米。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結構非常相近,都將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作為侵入細胞的關鍵受體。
  • 關於英國新冠病毒變異你該知道的一切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歐洲早在2月就出現過病毒突變(D614G),而且其隨後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主導形式。這次變異的原因?新冠病毒每月平均發生1-2次突變,而這次是屬於異常的高度變異。而這一次,正如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英國聯合會的尼克·洛曼教授所呼籲的:對病毒的了解雖然還並不多,但「難道還要等幾周甚至幾個月實驗出結果,才採取行動嗎?」「四級防控區」內的第一天倫敦東南貝克斯利鎮,位於「四級防控區」內。街上看起來,似乎重返今年三月份英國第一次封城時的人丁寥落。
  • 我們離人造「超級病毒」還有多遠
    人類距離真正製造出一種「超級病毒」或者「人種病毒」有多近? 另外,病毒的自然演化是在它與宿主的互動中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宿主——人或其他動物——的免疫系統會給病毒留下一些痕跡,比如O-糖基化。這種痕跡在新冠肺炎病毒上也發現了。 同樣,一種新病毒的突然出現或突然變強也不能作為它不是自然形成的依據。
  • 關於這次英國新冠病毒變異你該知道的一切
    這種變異以前發生過嗎?是的,發生過多次。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歐洲早在2月就出現過病毒突變(D614G),而且其隨後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主導形式。這次變異的原因?新冠病毒每月平均發生1-2次突變,而這次是屬於異常的高度變異。科學家們推測此B.1.1.7亞型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的患者。因為免疫系統較弱,人體就成了病毒變異的溫床。不同突變的病毒在人體內展開競爭,一口氣冒出大量突變,完成了快速的突變和進化。
  • 俄羅斯發現『輻射』消滅新冠病毒 保證對人體無害
    ▲俄羅斯發現,使用輻射可以消滅新冠病毒。(圖/路透社)林彥臣/綜合報導為了消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除了疫苗之外,俄羅斯還發現了使用低劑量的輻射消毒,可以有效消滅新冠病毒,並且聲稱這個方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 面對新冠病毒,那些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
    (三)新冠病毒感染機制及傳播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有一年左右了,為什麼新冠病毒的傳染這麼厲害呢? 冠狀病毒為正鏈單股RNA病毒,是基因組最大的RNA病毒。冠狀病毒已在多種禽類宿主及各種哺乳類動物中被分離、鑑定,包括駱駝、鼠、蝙蝠、狗和牛等脊椎動物。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生命時報記者 張健 李爽 □林烽本文編輯 |徐文婷新毒株傳染性更強兩項新研究都針對新冠病毒的RNA基因組展開了研究,以追蹤其突變情況。第一項研究刊發於《病毒學雜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埃弗瑞姆裡姆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完成。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
  • 新冠病毒起源:被人類端上餐桌的病毒…抖音仍有「吃播」蝙蝠視頻...
    不知道那些愛吃、經營、捕捉野味的人,此時此刻有沒有受到觸動,良心會不會痛,心靈會不會懺悔?拒絕野味!管住嘴,就是管住命。第一例死亡的患者,也是常年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採購貨物。野生動物,已然是此次疫情中最大的「元兇」。從 SARS 到鼠疫,動物兇猛但這並不是第一起由野生動物引起的病毒疫情。
  • 新冠病毒3D原子圖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什麼樣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 圖:美國研究人員19日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法新社【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棘蛋白是吸附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蛋白質構造,這朝加速研發疫苗跨出重要一步。
  • 真實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長這樣
    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2020年9月1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課題組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
  • 新冠病毒60˚C還能繼續傳染複製,加熱至…才能全滅亡!
    ,病毒的超強傳播力與適應力,成為醫學遲遲無法突破的瓶頸。 日前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在室溫下可以生存2小時至9天、零下4°C則可能生存一個月,大眾便開始以「熟食」、加熱消毒作為主要防疫手法之一,但法國科學家卻發現,僅單純加熱消毒已經不夠,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至少要到92°C接近沸點才可能完全消滅其生命力。
  • 新冠病毒只是預警: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是與超級病毒的死磕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新冠病毒的肆虐很可能是個慘烈的警示:人類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應對未來病毒隨時可能給予人類的致命一擊。有時候,你以為的長板恰恰是你的短板,甚至是死穴。病毒突襲,泥沙俱下。如果說這次人類的犧牲還有價值的話,就是新冠之後有機會把短板補齊,為病毒未來的入侵提前紮好籬笆。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因為患者基數龐大、傳播隱匿性強,我們人類可能將不得不面對和這種病毒、這類傳染病長期共存的新趨勢。浙江大學教授、「得到」作者王立銘老師,一直在關注這次疫情的進展。在這個月的《巡山報告》中,他想和你討論一個被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歡迎你查看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