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大部分感冒都無藥可治,是真的嗎?」
「是的,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對於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有一說一,我明明每次感冒吃點藥就好了啊。」
「藥物只能緩解感冒引起的不適症狀,病毒最終只能靠人體自身免疫力來清除,不信你試試,不吃藥三五天也會好轉……」
其實,小到普通感冒病毒(多半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引起),大到HIV,包括我們熟悉的HPV,眼下令人神經緊繃的新型冠狀病毒等,基本上所有病毒,都「無可救藥」。
你可能會問,人類科學發展到現在還搞不定小小的病毒?
病毒本身不是生物,它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生存和繁殖。正是因為病毒實在太「苟」,挾細胞以令人類,導致任何殺死病毒的藥物必然殺死感染細胞、損壞正常細胞,這就是為什麼滅殺病毒始終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病毒感染真的「無藥可治」了嗎?針對病毒我們雖然沒有如抗生素之於細菌擁有生殺予奪權,但也有行之有效的禦敵方法,比如疫苗、部分「抗病毒藥物」(非直接殺死)。下面,和小愛一起來細數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大病毒、傳播途徑以及防治方式。
一、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發病症狀主要為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最終會由於自主神經系統受損導致臟器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病毒屬於彈狀病毒科,外形呈彈狀
「百分百死亡」,一直以來,狂犬病都是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傳播途徑
被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破損皮膚或黏膜被動物舔過都有可能患病,但病毒不能通過完整的皮膚入侵。在我國傳播狂犬病的動物大多是狗、貓;國外野生動物是傳播狂犬病的主力軍,比如狼、浣熊、蝙蝠、狐狸等。
對於恐懼的事情,妖魔化言論總是甚囂塵上,傳說中的「人咬人、人傳人」,真有其事嗎?
在病毒侵犯神經後確實會產生嚴重應激反應,犬類動物天性是「咬」,所以有攻擊人的現象,而人則會表現出一定的狂躁恐懼,「人咬人」只是極少數;因咬傷從而人傳人,理論上可能存在,但至今也未得到證實。世界衛生組織聲明過:全世界尚無人與人之間因為「咬」而被傳染狂犬病的病例。
防治方式
一旦感染髮病,基本無力回天了,但可以通過注射疫苗預防,所以暴露後都必須儘早注射疫苗。
求知慾旺盛的同學可能有疑問了:疫苗不是應該在暴露前注射嗎?為啥狂犬疫苗要在被咬後才打呢?
這是因為狂犬病毒只在神經元內複製,不進入血液循環,這就給我們接種疫苗產生抗體爭取了時間。據統計,狂犬病毒潛伏時間多數在3個月內,國內報告平均66.9天。另外,狂犬疫苗沒法做到終身免疫,何況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被貓狗咬傷,提前免疫沒啥必要。
二、肝炎病毒
可引發肝炎,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等症狀,嚴重的可發展成肝硬化,乃至肝癌而導致患者死亡。一般來說,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5種類型,其中B肝最為常見。
傳播途徑
不同肝炎的傳播途徑不一樣,尤其是經常被用有色眼鏡打量的B肝病毒,並非像你想得那樣吃個飯就中招:
A肝與戊肝病毒: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
B肝、C肝、丁肝病毒:主要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
防治方式
1.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肝炎的最好的方法,目前我國上市的病毒性肝炎疫苗包括A肝、B肝疫苗和戊肝疫苗。(丁沒有疫苗,但是丁相當於乙的跟班小弟,依附於乙存在,預防了乙就等於防住丁了。)
2.藥物:針對B肝病毒,目前已開發的藥物有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針對C肝病毒有索菲布韋,萊迪帕韋,維帕他韋。
△五種病毒性肝炎傳播途徑與疫苗研發情況
文章開頭不是說,針對病毒沒有「特效藥「嗎?現在啪啪打臉了嗎?其實,所有抗病毒的藥都是在病毒入侵(我不讓你進入細胞)或者複製循環(抑制你的各種酶)環節中來阻止,並不是直接擊殺病毒(文章開頭說過,這樣會殃及人體細胞)。
三、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分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體,可引起人流感、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等。
△在我們抗疫這段時間,美國也爆發了大型乙流,共有1300萬人感染,6600人死亡
目前引起人流感季節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如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典型臨床症狀為急性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狀。
△流感病毒(H3N2亞型)
世衛組織指出,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據我國每年疫苗供應總數3000萬支推算,接種率僅有2%。
對流感的輕視暴露了我們的無知。很多人認為——感冒是一個人的感冒,流感只是一群人的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雖然症狀相似,但他們的差別可以如老虎和病貓之懸殊了……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和冠狀病毒引起,通常持續3-7天,流感則由流感病毒引起,不僅有普通感冒症狀,還附帶全身症狀,也更容易出現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防治方式:
1.疫苗:《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明確提出,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較低,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流感流行季節前在醫生指導下接種流感疫苗。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9年23期第10版
要強調一點,流感疫苗不能預防普通感冒,兩者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所以,別再問為啥打了流感疫苗還感冒了~
2.藥物:大名鼎鼎的「達菲」,即奧司他韋,是治療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抗病毒藥物。但近年來很多研究表明,達菲被過分奉上神壇了,2017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降級了達菲的地位,由核心用藥降為輔助用藥。
四、HIV
HIV,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它通過攻擊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免疫力,使得感染者易於感染各種疾病,或發生惡性腫瘤。準確來說,殺死病患的不是HIV,病毒只是溫柔地卸掉你的免疫力鎧甲,然後冷眼旁觀你的滅亡。
圖源:pixabay
感染HIV後潛伏期很長,一般可長達數年甚至是幾十年才會發展成愛滋病。所以說HIV感染不等於愛滋病。
傳播途徑
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防治方式
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愛滋病的藥物,但已經研製出的一些暴露後及時阻斷,以及緩解愛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壽命的藥物。
1.HIV感染者:暴露後及時服用阻斷藥,避免感染者發展為愛滋病。72小時內服用,連續服用28天。
2.針對愛滋病患者的雞尾酒療法:把蛋白酶抑制劑與多種抗病毒的藥物混合使用(這種混合法很像分層的雞尾酒有沒有~),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複製,從而延緩病程進展。
在如今的醫學發展下,「談艾色變」更多是一種偏見,感染了愛滋病真的不等於被判死刑,規範治療的病患可以和正常人擁有一樣的預期壽命。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至今愛滋病疫苗還未研發出來?
我們知道疫苗的本質是注射滅活的病毒激起免疫反應,也就是讓機體先做個事先演練,這樣碰到真病毒的時候免疫系統才能幹掉它。問題是HIV攻擊的細胞類型就是各種免疫細胞,擒賊先擒王,免疫系統這時候就發揮不出作用了。只能說,這是一個難解的悖論。
五、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它的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已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有7種,其中4種會引起普通感冒,諸如鼻塞、噴嚏、流涕等一系列較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其餘三種都赫赫有名,分別是SARS病毒、MERS(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還有最近正在正全國戒備、全民對峙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圖源:pixabay
傳播途徑
直接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近距離接觸吸入;
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
近期,關於新冠病毒還有不少關於「氣溶膠」「糞口」傳播的言論,國家衛健委給出的回應是「尚待明確」。SARS和MERS都出現過疑似氣溶膠傳播的現象,比如SARS期間香港淘大花園出現的超級傳播者。
防治方式
至今,人類沒有開發出針對冠狀病毒特效藥,甚至連研究多年的SARS疫苗都還沒有應用於臨床,非典就突然銷聲匿跡了。
臨床對新冠肺炎(包括SARS和MERS也是如此)主要通過抗病毒藥物、對症治療藥物、營養劑、免疫調控藥物配合氧療、呼吸機、ECMO來支持和穩定患者情況。簡單說,就為免疫力系統提供後勤保障,最終還是靠自身免疫力去制勝。
這裡所謂的「抗病毒藥物」功效,基本和前段時間引發瘋搶的雙黃連類似:僅抑制,而非預防和治療。
當然,預防作用遠大於治療——做好隔離防護,才能使病毒失去傳播源和傳播途徑。
六、HPV
HPV,它是這些病毒當中最容易被小覷的。HPV感染實在太常見,80%的女性一生中曾感染過HPV。這也就是為什麼說HPV感染如感冒一樣家常便飯,只不過HPV感染是在子宮頸內的感冒。絕大多數HPV感染為無症狀的一過性感染,在一定時期內就會被人體清除。
圖源:pixabay
同時,它也是最令人瑟瑟發抖的。99.7%的宮頸癌都是由高危型HPV長期或反覆感染導致。目前,全球範圍內,在所有病毒致死總人數排行榜中,HPV導致的宮頸癌赫然排名第4,僅次於天花、流感和愛滋病。
來源:公眾號「尹哥聊基因」
傳播途徑
性傳播途徑: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同性或異性性行為中的黏膜接觸均可造成感染;
母嬰傳播:常見於生殖道感染HPV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傳給新生兒;
皮膚黏膜接觸:除子宮頸外,HPV也可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如口腔、咽喉、皮膚和肛門等,並誘發相應的腫瘤。
防治方式
性傳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徑,但常規的保護措施,如保險套等,並不能完全阻斷HPV傳播。所以注射疫苗成為了預防HPV的最好方式。
然而,HPV疫苗並不能覆蓋全部型別,要知道明確的可引發宮頸癌的高危型HPV有14種,防護最強的九價HPV也只能覆蓋9種,一旦感染了其它型別病毒,同樣有可能引發宮頸癌。
因此,切記,注射了HPV疫苗,仍需定期做TCT或HPV篩查。
說了這麼多,總結幾個要點:
1.疫苗,疫苗,疫苗非常重要!對於有些病毒來說,疫苗是你唯一一道防線,如果不打疫苗得了病就真的回天乏術了。
目前已經開發出可靠的疫苗有:
脊灰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狂犬疫苗,黃熱病疫苗,乙腦疫苗,B肝疫苗,A肝疫苗,HPV疫苗,伊波拉疫苗。
2.針對部分病毒,有相應的抗病毒藥物,但缺乏廣譜性;而且所有藥物都是在病毒入侵或者複製環節中進行阻撓,並非直接殺死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阿昔洛韋
流感病毒:奧司他韋(達菲)
B肝病毒: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諾福韋
C肝病毒:索菲布韋,萊迪帕韋,維帕他韋
愛滋病病毒:藥物種類繁多,如NRTI、NNRTI、PI、INSTI
3.歸根結底,免疫力才是狙擊病毒的制勝法寶。正如新晉網紅、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講的:抵抗病毒最有效的,永遠是人體的免疫系統。
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為助力攻克此次疫情,我們錄製了系統化專業化的免疫力提升課程,原價99元,現免費提供學習。關注公眾號「金絲帶CanSeq」,回復關鍵詞「免疫力」即可領取。
關鍵時期,HPV篩查必不可少
關注新冠病毒之餘,大家對病毒「無藥可治」「免疫力才是狙擊手」之類的特性越來越了解,與此同時,被HPV支配的恐懼有增無減。
近期,華大金絲帶HPV檢測等產品已經恢復發貨和檢測了,足不出戶,即可居家安全自測,為助力病毒防禦,現在還可領取50元HPV檢測津貼,限量50份,先到先得。關注公眾號「金絲帶CanSeq」,回復關鍵詞「優惠券」即可領取。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