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直追蹤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據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4月18日15時38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2256844例,累計死亡病例達154350例,累計確診國家和地區數為185個。,病毒的超強傳播力與適應力,成為醫學遲遲無法突破的瓶頸。
日前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在室溫下可以生存2小時至9天、零下4°C則可能生存一個月,大眾便開始以「熟食」、加熱消毒作為主要防疫手法之一,但法國科學家卻發現,僅單純加熱消毒已經不夠,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至少要到92°C接近沸點才可能完全消滅其生命力。
天氣轉熱對於抑制新冠病毒的傳播或許並沒有多大作用,因為這種病毒的高溫耐受能力可能超乎我們的想像。
最近,來自法國艾克斯馬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SARS-CoV-2(新冠病毒)的加熱實驗發信,這種病毒可以在高溫下存活很長時間,而且只有在接近沸點時才能把它們完全消滅。該研究結果於4月11日發表在未經同行評審的生物預印本bioRxiv上,論文題目為《Evaluation of heating and chemical protocols for inactivating SARS-CoV-2》。
研究人員從德國柏林一名新冠患者身上分離出一株毒株,然後將其感染非洲綠猴腎細胞--這是病毒活性測試的標準宿主材料。之後研究人員將被感染的細胞分別裝進兩種不同環境的試管中,一種是「乾淨的」,另一種是「受汙染的」--其中含有動物蛋白,以模擬真實樣本中的生物汙染,比如咽拭子。
為了查明新冠病毒對溫度的敏感性,研究人員使用60度高溫對上述兩種環境中SARS-CoV-2進行加熱。
結果發現,一個小時後,乾淨環境中的病毒株被徹底滅活,而「受汙染」環境中的毒株仍然有不少死裡逃生活了下來,且仍可進行繁殖,數量足夠引發另一輪感染。
而實際上,在實驗進行的許多實驗中,在60度高溫下一個小時,包括伊波拉在內得多種致命病毒都能夠被滅活。新研究則表明,對於SARS-CoV-2來說,加熱過程導致感染能力明顯下降,60度高溫下一個小時可以消滅病毒載量低的樣本,但對於病毒含量極高的樣本,仍然是不夠的。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新冠疫情暴發後,不管是醫療單位、或是家庭都會使用「高溫消毒」的方式,希望可以儘可能減低新冠病毒的傳染力跟威力,然而研究人員卻發現,大眾所認為的一般加熱約62°C,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卻不見得,過去伊波拉病毒確實可以在該溫度被撲滅,但若想殺死新冠病毒,則需要「加熱至92°C才有辦法殺死病毒」。
▲至少要到92°C接近沸點才有可能滅亡。
這樣的結果顯示,實驗室與醫護人員儘管在「高溫消毒」過的環境下,還是有受到感染的風險。接著研究人員將溫度升高至92°C約15分鐘,才出現病毒被殺死的狀況。一般而言實驗室的高溫消毒,標準約在60°C並持續一小時,而這樣的研究結果,可能將實時拯救許多專家與醫護人員。
新冠肺炎傳染力相當驚人,過去就研究,當確診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時,這些病毒被飛沫帶出,而產生的氣溶膠可讓病毒存活三小時,而在這3小時內,病毒仍有極大的傳染力;此外,在塑料、不鏽鋼上,更能在3天後還能測試到活病毒;而在硬紙板上病毒則無法存活24小時,銅製品上能活4小時,但有一半病毒在46分鐘內就會失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