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疑惑過: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嗎?
8月9日,煙臺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冷凍海鮮產品,3份外包裝樣本核酸陽性;
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核酸檢測陽性;
8月12日,蕪湖一家餐飲店的冷凍海鮮核酸檢測呈陽性;
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場的厄瓜多進口蝦包裝核酸陽性;
難道新冠病毒偏好冷凍嗎?沒準還真是這樣。
不單是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耐冷不耐熱,非常不怕凍。
許多病毒可以在4°C的冷藏室環境下保存一個月,在冷凍條件下保存數年,在超低溫和凍幹條件下穩定存活。
在這個過程中,病毒雖然不能複製,但能保證自己的生物結構不破壞,一旦從冰箱裡出來化了凍,仍有興風作浪的可能。
所以,實驗室對需要保持活性的病毒通常選擇低溫保存,用迅速冰凍或冰凍乾燥的方式,避免反覆化凍,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新冠病毒(SARS-CoV-2)直接的冷凍研究尚未出現,但它所屬的冠狀病毒家族普遍不怕凍。已知的冠狀病毒在-20°C條件下至少可以保存兩年。
如果是冷藏條件,新冠病毒比不少其他冠狀病毒的冷藏穩定性強。
有研究顯示,它在4°C條件下存放了14天,仍幾乎沒有失活,而同為冠狀病毒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MERS-CoV)只能存活三天左右。
另外,新冠病毒也可以「粘」在各種材質的表面上,在常溫條件下能在塑料表面存活三天左右。
這樣的生物學特性讓我們不得不對冷凍食品及包裝提高警惕,但新冠病毒很容易通過加熱殺死,70度5分鐘以內即可消滅。完全做熟食品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
目前也沒有確鑿證據顯示食品包裝上的病毒能傳染給人。我們建議頻繁接觸生鮮食材的人士配合檢驗檢疫、做好個人防護、注意洗手消毒,儘量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