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大趙大海接受央視專訪:中國新冠疫苗分配公平、科學、合乎...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對於新冠疫情暴發、防控以及衛生政策第46次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也是第71次接受央視、上視專訪。
-
上海交大趙大海關於新冠疫情第58次在電視臺訪談評論:秋冬季節給新...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對於新冠疫情暴發、防控以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第36次接受中央電視臺直播專訪,也是第58次接受央視、上視專訪。
-
又一地進口凍鮮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食品頻頻出事,為何還要大量...
據新華網,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本及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7月22日起,陸續通報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海產品加工車間的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疫情特徵提示,冷凍海鮮產品的加工處理工作場所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播。9月下旬,青島港疫情顯現。
-
武漢:在進口冷凍牛肉、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1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原文如下:我市在巴西進口冷凍牛肉、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未流入市場 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
-
至少10起冷凍食品包裝新冠陽性事件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 8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日,陝西省西安市1份厄瓜多進口凍蝦的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為什麼進口生鮮外包裝上多次發現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
進口冷凍食品為何不能一禁了之?
港口工作人員儘量避免與船員發生直接接觸,進口冷藏貨櫃拆箱作業中,人員應相對固定,至少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與此同時,11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表示,海關總署已強化了源頭管控,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全部109國的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磋商。
-
注意,涉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例有這3大特點!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每經編輯:王曉波近日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已經給出了答案,總結多地接連出現的涉冷鏈食品散發病例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其一就是範圍擴大:檢測呈陽性的涉及進口冷鏈產品範圍已經從海產品,擴大到畜禽肉類產品。例如,剛剛我們提到的山西霍州是進口冷凍厄瓜多青蝦外包裝檢出陽性。
-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國內已有10起以上食品或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印尼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 全國海關暫停進口
1批凍帶魚1個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尼西亞PT.PUTRI INDAH(註冊編號為CR010-02)水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後自動恢復。
-
41天10地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多地緊急通報!世衛組織回應……
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為什麼進口生鮮外包裝上多次發現新冠病毒?是否存在傳播風險?通報稱,截至13日20時,相關4個市共排查追溯檢測密切接觸人員樣本5079人份,厄瓜多冷凍生南美白蝦外包裝及外環境樣本1360份,結果均為陰性。據公開報導不完全統計,這是7月以來,41天內我國第10次報告在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及表面樣本上檢出新冠病毒。
-
又有三地在進口海產品外包裝測出新冠病毒!多地拉響警報...
7月16日,據云南衛健委官網消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通報了從3批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雲南省迅速組織對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及接觸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
-
泉州4份冷凍貨品外包裝新冠陽性、甘肅蘭州...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近日中國上海、天津也有本土疫情爆出,整理今天本時段內各地通報最新的疫情(防控)相關的消息: 在外務工人員回安徽全部核酸檢測 中國官方媒體央視新聞報導,11月12日下午,安徽省提出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退,很多人擔心送到家門口的包裹上會有病毒,尤其是冷凍食品的包裝。網上甚至有傳言稱:「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剁手」了呢?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
冷凍冷藏肉品總倉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顯威力
省市場監管局25日介紹,為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我省參照深圳等地做法設立進口冷凍冷藏肉品總倉。通過總倉做到了「凡進必檢」,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作用已經顯現。總倉內分別設置待驗倉和合格品倉。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究竟能活多久?
1 4°C及-20°C的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1天近日,山東煙臺冷鏈產品中一批外包裝檢出陽性的巴西進口凍豬肉流入省內多地。10月30日來,涉事巴西凍豬肉已讓購銷地文登、安丘啟動摸排。此前,山東省乳山市曾於10月21日、29日兩次抽檢出進口冷鏈食品陽性。
-
權威專家:正確認識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
本報訊 (記者宿志紅)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近日,在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通報,其在對青島港疫情溯源調查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該通報稱,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此前,來自新加坡和愛爾蘭的一個研究團隊也曾提出此種假設,並進行了實驗。
-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加強進口冷鏈食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日前兩地海關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中國海關總署已經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源頭管控。
-
齊齊哈爾關注: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此前,山東省乳山市曾於10月21日、29日兩次抽檢出進口冷鏈食品陽性。山東流入地正對菜場、餐廳等關聯場所的接觸人員進行摸排,截至發稿時未有陽性病例通報。而在9月下旬的青島港疫情中,兩名冷鏈產品裝卸工人檢出陽性。9月24日,兩名工人在「應檢盡檢」人員檢測中被發現,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
-
吉林省:加強對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管控!「吉冷鏈」預計1月15日前...
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輸入風險,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現推廣使用「吉冷鏈」追溯系統,具體如下: 一、省內從事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貿易、加工、銷售的生產單位、流通單位、餐飲服務單位, 必須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控,使用「吉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