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加強對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追溯管控!「吉冷鏈」預計1月15日前...

2021-01-10 環球網

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輸入風險,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現推廣使用「吉冷鏈」追溯系統,具體如下:

一、省內從事進口冷藏冷凍食品貿易、加工、銷售的生產單位、流通單位、餐飲服務單位, 必須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控,使用「吉冷鏈」追溯系統,及時準確錄入相關數據,確保進入我省的進口冷藏冷凍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精準定位。

二、「吉冷鏈」追溯系統分為電腦端和手機APP端, 電腦端登錄臨時網址為http://211.141.74.195:1081,或通過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門戶網站首頁「吉冷鏈」追溯系統進入。目前,「吉冷鏈」追溯系統APP正在抓緊調試,預計1月15日前上線。電腦端的操作手冊、視頻教程詳見附件。

三、進口冷鏈食品的首站單位(直接從境外採購或者直接從省外採購冷藏冷凍食品的進口商、銷售商、生產單位、餐飲服務單位) 要通過「吉冷鏈」追溯系統,如實填報進口冷藏冷凍畜牧、禽類、水產品的品種、規格、批次、數量、產地、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報告、供貨商、銷售商、貯存冷庫等信息,並根據商品的銷售去向詳細錄入有關信息。同時,將列印生成的「吉冷鏈」追溯碼粘貼於商品外包裝。

四、進口冷鏈食品的非首站單位(從省內銷售商購入,並從事進口冷藏冷凍食品批發、零售的銷售商) 要通過掃描「吉冷鏈」追溯碼,繼承和確認商品上遊的銷售信息,並根據商品的銷售去向,對下遊經銷商、銷售數量、包裝規格等信息進行備案。所銷售商品的包裝規格如發生變化(大包裝變小包裝),要通過列印「吉冷鏈」追溯碼,粘貼於變化後的商品外包裝上(小包裝)。

五、省內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單位 要嚴格履行進貨查驗主體責任,嚴禁採購來源不明或沒有「吉冷鏈」追溯碼信息的進口冷藏冷凍食品。對直接從境外採購或者直接從省外採購冷藏冷凍食品的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單位,要按照進口冷鏈食品首站單位要求,嚴格按照《通告》第三條要求詳細、準確錄入商品信息。

六、對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消毒證明、沒有新冠核酸檢測證明、沒有「吉冷鏈」追溯碼信息的進口冷藏冷凍食品,一律不得在吉林省內上市銷售。

相關焦點

  • 鄭州:1月20日起,凡鄭州市域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須進集中監管...
    ,結合我市疫情防控實際,決定自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啟用鄭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02二、提前進行報備進口冷藏冷凍肉品和水產品生產經營者,按照「就近、便捷」原則,自行選擇貨物擬進入的集中監管倉,提前24小時通過「鄭冷鏈」或「豫冷鏈」追溯系統(以下簡稱:追溯系統)進行報備,如實填報經營者及供貨商名稱或姓名,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食品名稱、種類、數量,運輸單位(車輛)、到貨地點、預計到達時間,聯繫人及聯繫方式等相關信息。
  • 關於實施冷凍冷藏食品貯存備案和加強冷凍冷藏食品質量安全監督...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冷凍冷藏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公告》等疫情防控規定,現將陽泉市冷凍冷藏食品貯存備案和加強冷凍冷藏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要求通告如下:  一、實施冷凍冷藏食品貯存備案
  • 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主「凍」出擊,精準管控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連日來,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三河所在轄區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全大排查行動,主要以轄區商超、餐飲、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為重點檢查對象,切實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全力排查冷凍肉類食品安全風險,嚴把市場準入關。
  • 「北京冷鏈」已流通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13.94萬噸
    本報訊 杜燕 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北京冷鏈」)自11月1日正式運行以來,截至11月19日累計註冊完成企業7439家,累計記錄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品種12413個、產品批次19609個,涉及8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內地29個省份;累計流通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13.94萬噸,平均每日新增記錄產品2000餘噸。
  • 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11月1日正式運行 冷鏈中如何鎖鮮防疫?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海關總署31日發布消息稱,因從厄瓜多進口1批冷凍鯧魚1個內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厄瓜多水產品生產企業FIREXPA S.A.
  • ...陝冷鏈」追溯管理系統應用 選購進口冷鏈食品可「掃一掃」查詢
    西安網訊(記者 辛源 馬瑩)今天(1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第22場)。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吉利就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冷鏈食品:推進「陝冷鏈」追溯管理系統應用  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吉利介紹,市市場監管局從嚴從緊做好冬季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結合冷鏈食品專業性較強的特點,及時調整疫情防控專班人員,加強工作力量,持續開展排查摸底,動態掌握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庫存等情況。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生鮮類食品進口高度依賴冷鏈物流相伴而來的是潛在的感染風險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進口食品量增長迅速。11月7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發布《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進口食品金額高達90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來源地達189個。
  • 致南潯區市民和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告知書
    國務院、省各地紛紛加強進口冷鏈食品風險管控。為進一步落實冬春季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防止新冠病毒可能藉助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湖州市《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的通告(第28號)》有關要求,現就加強冬春季疫情防控期間進口冷鏈食品管理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 針對進口冷鏈食品,青島從檢測、報備、防控三方面加強監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高雅潔 李自強12月2日,青島市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陳萬勝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青島對進口的冷鏈食品,將進一步加強對人和冷鏈食品檢測,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提前報備、攜證流通,同時壓實區市督導責任,從三個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加強監管
  • 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通知》
    11月27日晚間,國家衛健委在官網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由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和企業級平臺組成的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畜禽肉、水產品等為重點,實現重點冷鏈食品從海關進口查驗到貯存分銷、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問題產品的快速精準反應機制
  • 平潭多部門聯合行動 查獲違規上市進口冷鏈食品210公斤
    這支檢查組由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社會事業局、經濟發展局等多個部門組成,當天對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含冷庫、商超、餐飲服務單位、水果店)等進行檢查,共查獲210公斤未經報備直接上市的冷鏈食品。
  • 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 【最新】蘭州市焦家灣冷凍廠1份進口冷鏈食品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通告 11月13日,蘭州市疾控部門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對城關區焦家灣冷凍廠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發現從天津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蝦內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進口冷凍食品為何不能一禁了之?
    11月24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確定為北美進口豬頭。   此外,在溯源過程中,多個病例將矛頭對準冷鏈及相關環節。有關專家曾表示,在事實證據的累計下,我們可以認為,來自疫情國家的冷凍食品等極有可能將病毒一併帶到中國。
  • 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實防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海產品新冠病毒風險,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排查及核酸檢測工作。一是加強排查。
  • 上海已採樣監測冷鏈食品13萬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截至11月22日,上海共出動執法人員18萬人次,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7.7萬餘家。一是加強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場監管等部門組織開展了對大型水產品批發市場(海鮮市場)、冷凍冷藏肉類、水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冷庫的專項檢查,按照國家疫情防控有關要求,落實「凍品入庫前必須消殺、作業人員必須做好防護」的「雙必」措施。
  • 至少10起冷凍食品包裝新冠陽性事件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 8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日,陝西省西安市1份厄瓜多進口凍蝦的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為什麼進口生鮮外包裝上多次發現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慄雅婷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
  • 張家口一地禁止進口冷凍食品!河北一地急尋密接者!
    萬全區嚴守疫情防線,加強冷凍食品管控 為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張家口市萬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集體行政約談會,倡導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冷凍冷藏食品貯存服務非食品生產經營者暫時不經營進口冷凍食品。
  • 三門進口冷鏈食品有「身份證」了!~~
    冷鏈安全問題受到市民關注。在我縣,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凍食品之前,可以通過該食品上的「浙冷鏈」溯源碼,來查看食物的核酸檢測報告等信息,進而確定是否可以放心購買。近日,記者在城區「七欣天」餐飲店內看到,冷凍生鮮櫃邊放置著一本「進口冷凍食品」管理手冊,手冊中張貼著幾張「浙冷鏈」溯源碼,分別對應了不同的商品。市民只要打開支付寶掃描這個二維碼,就能看到這些商品的產品名稱、入境日期、檢疫證明、輸出國家等「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