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當前,全球疫情依然洶湧,北半球又進入秋冬季,中國外防輸入壓力陡增。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

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

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經查,該批法國進口豬肉是從上海洋山港入關,共25噸。10月14日運抵廈門某冷庫儲存至今,整批凍品未使用,沒有流入市場。

又是一起「冷鏈藏毒」案例!

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11月以來,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天津、山東、湖北、福建、甘肅、河南、陝西等多省份。

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上述地區的檢測樣本涉及到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等,產地覆蓋德國、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等地。

更令人警惕的是,早前在青島和天津都已經出現了冷庫裝卸工人被感染的案例。

這其中,天津的確診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該例病毒與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I(北美分支)。

實名制管理、無縫隙大排查……各地圍堵防控漏洞

冷鏈產品頻頻曝出問題,各地也緊急啟動應急預案,對涉及貨物進行消毒封存的同時,也開展大規模排查。

蘭州市發布通知要求從13日起,全市所有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水產品市場、商場超市、冷凍冷藏庫、冷鏈物流企業、餐飲企業,對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核驗入境港口開具的有效期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如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和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不得購入、儲存、銷售、加工。

14日,福建發布緊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視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時刻警惕疫情輸入風險。通知還提出,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涉及單位和個人必須建立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臺帳,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相關環境、食品、人員「應檢盡檢」核酸檢測,確保第一時間排查發現疫情風險、第一時間進行風險信息通報、第一時間組織管控處置部署。

此外,武漢市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的通知」,對全市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行全覆蓋、無縫隙大排查。

國際疫情反覆 盯緊「外防輸入」是關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就對媒體分析,冷鏈造就的低溫環境,為病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存活空間。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病毒一般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

如今,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5300萬例,在國際疫情態勢未見緩解的大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外防輸入壓力陡增。

事實上,包括海關總署在內的多部門也對此加大力度嚴控輸入風險。

今年9月11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指出,同一境外生產企業輸華冷鏈食品或其包裝第1次和第2次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海關分別暫停接受該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後自動恢復;同一境外生產企業先後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3次及以上的,海關暫停接受該企業產品進口申報4周,期滿後自動恢復。

10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又發布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

此外,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部、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從源頭上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來自海關總署方面的消息顯示,中國已經與有冷鏈食品輸華貿易的全部109個國家的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和磋商,累計抽查50個國家140家進口冷鏈食品生產企業,對查出問題的22家企業採取了暫停或撤銷其註冊資格等措施。

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在加強從進貨到消費終端的冷鏈食品防控。

例如,北京此前已經未雨綢繆,從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已正式運行, 北京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全面實行「碼上」追溯管理。

上海本月15日也發布《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要求凡是進入上海市儲存、加工、銷售的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需查驗核酸檢測和消毒證明。自16日零時起,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應當進入中轉查驗庫進行核酸檢測和外包裝消毒。

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

冷鏈的終端在千家萬戶,「冷鏈藏毒」的風險不得不防。那麼,疫情之中,我們在購買和食用冷鏈食品時究竟要注意什麼?對此,疾控部門已經給出指導。

——選購時注意:

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2、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3、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清洗加工時注意:

1、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2、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

3、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4、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5、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注意:

1、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

2、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3、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儘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此外,疾控部門提醒,食用後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慄雅婷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
  • 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 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原標題: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目前已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55人,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已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採集城關中心菜市場外環境及重點食品樣本30份,經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經「浙冷鏈」系統追溯,涉事產品為冷凍豬肉(去骨後腿肉),系巴西進口,經上海洋山港於2020年9月28日入境。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速遞】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其次,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冷鏈食品還能吃嗎?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31 20: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關於冷鏈冷凍食品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 今天小編詳解什麼是冷鏈冷凍食品,一定能給您帶來幫助的,一起來了解吧!
  • 注意,涉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例有這3大特點!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每經編輯:王曉波近日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已經給出了答案,總結多地接連出現的涉冷鏈食品散發病例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其一就是範圍擴大:檢測呈陽性的涉及進口冷鏈產品範圍已經從海產品,擴大到畜禽肉類產品。例如,剛剛我們提到的山西霍州是進口冷凍厄瓜多青蝦外包裝檢出陽性。
  • 拉薩市將開展新一輪冷鏈食品排查
    6日,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召集全市冷鏈食品經營主體、大型冷庫、各縣(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召開關於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監管工作會議,對全市冷鏈食品監管工作作出進一步安排與部署。據悉,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將對全市冷鏈食品進行新一輪的再排查,重點整治存儲、經營進口冷鏈食品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 嘉陵區市場監管局強力打造冷鏈食品安全消費網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防止冷鏈食品攜帶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嘉陵區市場監管局堅持多措並舉,推進冷鏈食品的存儲、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風險管控,確保轄區冷鏈食品安全放心消費。
  • 築起「安全牆」,讓百姓吃得安心——探訪銅川市首家進口冷鏈食品...
    1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坐落於銅川市王益區的全市首家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仿佛走進了一個「大冰箱」。這裡雖然佔地面積僅有140平方米,但是卻能夠滿足王益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統一監管需求,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築起一道「安全牆」。進口冷鏈食品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風險點。
  • 41天10地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多地緊急通報!世衛組織回應……
    6、7月23日,遼寧大連,凱洋海鮮的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環境的多份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7、8月11日,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認為,目前國內發現的進口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多來自南美洲,與當地疫情嚴重、冷凍海鮮等食品加工過程較容易汙染有關。
  • 能吃嗎?怎麼吃最安全?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談冷鏈食品
    近日,國內陸續出現的零星病例,據媒體報導部分與接觸冷鏈食品包裝有關。那麼,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如果吃了,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浙江省疾控中心環健所副所長陸燁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解疑。 什麼是冷鏈食品?
  • 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主「凍」出擊,精準管控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連日來,肥西縣市場監管局三河所在轄區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全大排查行動,主要以轄區商超、餐飲、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為重點檢查對象,切實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全力排查冷凍肉類食品安全風險,嚴把市場準入關。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
    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爆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發布會
    他們將就公眾關心的冷鏈食品風險防控、冷鏈食品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健康提示等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請記者朋友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  最近,多地出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此頻繁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 要聞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人和專家就公眾關心的冷鏈食品風險防控、冷鏈食品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健康提示等問題,並答記者問。人民日報記者:最近,多地出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此頻繁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 振興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冷鏈食品排查和藥店防疫情況檢查工作
    為全面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1月7日,振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開展了冷鏈食品排查和藥店防疫情況檢查工作。加強對冷鏈食品排查工作。對轄區內各農貿市場、海鮮專營店等單位經營的冷凍冷藏水產品進行重點檢查,認真查看進銷貨憑證和臺帳記錄,嚴格防控來源不明、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的冷凍冷藏食品流入市場。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督促商家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疫情防控責任,確保銷售的食品來源可溯、質量可控。檢查藥店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 【食品安全】哈密市市場監管局關於「冷鏈食品消費」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 廣大市民朋友們: 近期,國內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顯陽性。為降低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風險,確保消費安全,現做如下溫馨提示: 1.消費者選購冷鏈食品時,應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有哈密本地同批次核酸檢測合格證明的冷鏈食品(進口食品在食物成分和營養素構成方面與國內產品基本一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切勿盲目迷信進口產品,從而加大潛在的感染風險)。 2.
  • 多地通報檢測陽性! 選購食用冷鏈食品,睢寧人該怎麼做?
    近日,國內多地 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檢測陽性!、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睢寧縣疾控中心提示 睢寧縣疾控中心副主任姜從兵提示:市民在選購冷鏈冰鮮食品時,一定要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