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盼了一年的「剁手族」,早已查好折扣、備好清單,只等開搶。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退,很多人擔心送到家門口的包裹上會有病毒,尤其是冷凍食品的包裝。網上甚至有傳言稱:「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我們到底還能不能「剁手」了呢?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山東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的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
此後,關於「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的謠言迅速擴散,不明真相的網友迅速將冷凍食品「打入冷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表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海產品而感染的病例。
「總體來說,普通老百姓通過接觸或食用冷凍食品的方式,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很低,不用太擔心。」阮光鋒認為,冷凍食品、冷凍海鮮大家依舊可以放心吃。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大家最好去正規的超市、市場或網店購買冷凍食品。另外,把冷凍食品買回家後或接到冷凍食品包裹後,可以用酒精對外包裝進行噴灑消毒。在購買冷凍食品時,大家也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同時,大家還要注意儲存冷凍食品時,最好將其進行獨立包裝,防止交叉汙染;在製作冷凍食品時,要把食物煮熟,儘量吃熟食、不吃生食。
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前不久落下帷幕,「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黑五」)上周又至。「黑五」是西方傳統商家的大促節日。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後一天即「黑色星期五」。今年的「黑五」時間是11月27日。
近年來,「黑五」在國內已成為進口跨境電商重要的促銷節點,誘人的折扣令廣大網友忍不住「剁手」。可疫情未退,不少網友擔心海淘包裹有被汙染的可能,摸了就會感染新冠肺炎,我們還能放心海淘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道,境外物品成為新冠肺炎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及人員接觸頻率。要降低風險,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包裹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或溼紙擦拭包裹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要用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摳鼻子、揉眼睛。如果做到上述這些,還是可以安全海淘的。
吳尊友提醒道,接觸境外包裹的快遞人員屬於高風險感染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手部在沒有進行徹底清潔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下班以後一定先洗手,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所謂定期,應不少於一周一次檢測。如果是國內的快遞員,則沒有必要每周進行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