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

2021-01-20 閃電新聞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多個省份,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了冷鏈食品如何消毒?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重點回應。

為何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計超過5890萬人感染。與此同時,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近30天,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國家衛健委報告顯示,多數病例來自聚集性疫情,且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入11月,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

如此頻繁的出現這一現象讓公眾談「冷鏈食品」而色變。談及原因,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肺炎病毒汙染,而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的載體。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近期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加大了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相應增加。

從整體看,檢測結果顯示的陽性率還是相對較低,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目前並未發現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為更好地減少經由冷鏈食品所發生的病毒傳播,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日發布《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建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員工健康登記制度和健康異常報告程序,並要求對來自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國家)的冷鏈食品外包裝進行嚴格消毒。但也有不少網友困惑,這是否意味著按照這個《指南》進行消毒操作後,就可以安全放心食用冷鏈食品了?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稱,按照《指南》操作,在常溫情況下對於低溫冷鏈食品包裝表面的消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至於對低溫冷庫裡面的食品表面如何進行消毒,相關的技術方法還在研究中,希望能夠儘快在短期內出結果。

關於食品消毒後是不是能夠直接食用這一問題,張流波表示,目前的消毒是針對食品包裝表面,主要是預防在流通環節可能面臨的接觸感染的風險。

從現有的證據看,尚未發現因為直接食用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此外,從消毒的原理來看,消毒是把病毒滅活,滅活以後核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做核酸檢測時仍然有可能陽性,因此碰到消毒後的食品核酸檢測呈陽性不要過度緊張,因為消毒能夠滅活病毒,但並不是破壞核酸。

這些措施可降低食品冷鏈從業人員感染

從近期大連、青島、天津等地出現的新冠確診病例來看,有不少是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對於這些人員該如何防護的問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表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此前印發的《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對食品冷鏈從業人員在各個環節,包括裝卸、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餐飲,各個環節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控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加強日常防護、健康監測、核酸的主動篩查等方面。以反覆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高風險人群如裝卸搬運工為例,在上崗前一定要佩戴好工作衣帽,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手套,必要時還要戴護目鏡和面屏;在整個搬運過程中要防止皮膚直接接觸冷鏈物品表面,搬運結束後立刻洗手消毒。在沒有脫掉工作服和洗手消毒之前切忌觸摸口、眼、鼻,還要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篩查。通過把上述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可大大降低食品冷鏈從業人員感染的風險。

個人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後 有這些消毒方式

對於個人來說,一旦接觸到冷鏈進口食品後如何消毒?張流波提供了幾個方法:首先是做好手衛生,按照「六步法」洗手;如果不放心,可以再加上手消毒劑。對可能接觸到的冷凍食品裡用的炊具,如刀、砧板應該及時清洗,在清洗時應該防止水沫飛濺。也可用開水燙煮,幹了以後噴75%的酒精或者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一些案臺也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進行消毒,同時還要注意將殘渣及時收集起來,送到垃圾收集點。最好對冷凍食品垃圾獨立包裝,及時送出去。

相關焦點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注意,涉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例有這3大特點!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每經編輯:王曉波近日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已經給出了答案,總結多地接連出現的涉冷鏈食品散發病例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其一就是範圍擴大:檢測呈陽性的涉及進口冷鏈產品範圍已經從海產品,擴大到畜禽肉類產品。例如,剛剛我們提到的山西霍州是進口冷凍厄瓜多青蝦外包裝檢出陽性。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 【速遞】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選購食用時要注意什麼?進來看看
    近期 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 及其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冷鏈生鮮食品如何加工烹調? 一起來看看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其次,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冷鏈食品還能吃嗎?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 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病毒,這些港口是怎麼做的?
    ,全國多地在進口冷鏈商品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港口冷鏈運輸食品環節新冠肺炎病毒的境外輸入與防控,再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交通運輸部連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和《港口及其一線人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兩份指南,進一步規範港口和進口冷鏈食品運輸的防疫工作。指南要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不能使貨物直接接觸地面,司機及隨行人員應當避免與門衛值班員、工作人員有不必要的接觸。
  • 進口冷鏈食品陽性檢出率高,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陽性檢出率高,還能吃嗎? 來源:健康麗水原標題:《進口冷鏈食品陽性檢出率高
  • 我國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
    「目前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新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新冠病毒跨境傳播的載體。我國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全國抽檢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上。
  • 福建省「五全」措施嚴防進口冷鏈食品疫情
    摘要:11月19日,福建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會議圍繞集中倉儲、溯源監管、閉環消毒、全員核酸檢測、全民健康教育,提出「五全」管理措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 【最新】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發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究竟能活多久?
    在沒有本地社區感染102天後,8月11日,奧克蘭市一個家庭出現4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屬於本地感染,感染路徑不明。據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當地時間8月12日報導,紐西蘭衛生總幹事Ashley Bloomfield稱,其中一個陽性病例在奧克蘭一家食品冷庫公司工作,那裡正在被排查是否是可能的感染源。「我們從海外研究中知道,病毒可以在一些冷凍環境中存活相當長的時間。」
  • 【最新】蘭州市焦家灣冷凍廠1份進口冷鏈食品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通告 11月13日,蘭州市疾控部門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對城關區焦家灣冷凍廠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發現從天津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蝦內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據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當地時間8月12日報導,紐西蘭衛生總幹事Ashley Bloomfield稱,其中一個陽性病例在奧克蘭一家食品冷庫公司工作,那裡正在被排查是否是可能的感染源。「我們從海外研究中知道,病毒可以在一些冷凍環境中存活相當長的時間。」澎湃新聞查詢紐西蘭衛生部官網發現,10月10日,奧克蘭相關感染者被作為一個「新冠肺炎典型集群」在該網公布。
  • 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原標題: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據浙江發布12月3日消息 12月2日晚21時 玉環市疾控中心 在城關中心菜市場豬肉攤位 採集的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
  •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各種冷凍海鮮、肉類還能吃嗎?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齊齊哈爾關注: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在沒有本地社區感染102天後,8月11日,奧克蘭市一個家庭出現4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屬於本地感染,感染路徑不明。據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當地時間8月12日報導,紐西蘭衛生總幹事Ashley Bloomfield稱,其中一個陽性病例在奧克蘭一家食品冷庫公司工作,那裡正在被排查是否是可能的感染源。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漢鼎好醫友市場信息網   2020-10-21 10:47:47   來源:    評論:   昨天上午,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天津最新通知來了!
    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要求,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了《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範》。,最大限度防止因食品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汙染造成的疫情擴散,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了《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
  •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加強進口冷鏈食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日前兩地海關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中國海關總署已經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源頭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