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五全」措施嚴防進口冷鏈食品疫情

2020-11-22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11月19日,福建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會議圍繞集中倉儲、溯源監管、閉環消毒、全員核酸檢測、全民健康教育,提出「五全」管理措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11月1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進入「人物並防」階段

發布會上,省衛健委副主任王喜瑛介紹,當前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高發態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國內部分地區相繼報告出現本地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已轉入「人物並防」階段。

針對近期通報的數批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事件,福建省以「五全」管理措施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具體措施包括:落實全批次核酸檢測,對進入福建省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集中倉儲,經核酸檢測陰性後方可配送;落實全過程溯源監管,建立進口冷鏈食品全過程追溯管理制度,涉及運輸、貯存、加工分裝、經營銷售各環節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建立進貨和批發銷售臺帳,將購銷行為信息及時準確錄入福建省「一品一碼」追溯系統;落實全過程閉環消毒,實施進口冷鏈食品從入關到消費終端的全過程閉環消毒;落實全員核酸檢測,對涉及進口冷鏈食品的口岸、運輸、倉儲、冷鏈加工、市場、零售等一線所有相關從業人員,實施核酸檢測「應檢盡檢」;落實全民健康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加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食品安全總監張劍平介紹,目前福建省已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的索票索證、進貨查驗,「三證」(追溯憑證、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齊全,方可入庫、投用、銷售。

此外,福建省還開展了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冷藏冷凍肉品排查等專項行動。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按照「預防為主、聯防聯控、快速反應、科學處置」的原則,制定下發《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完善應急處置工作機制。

群眾要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王喜瑛建議從選購、加工和烹食三個環節入手。

選購要注意:選擇到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生鮮產品,購買時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和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購物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產品;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的商品時,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加工要注意:生熟分開,器具要及時清洗、消毒;廚房要定期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烹食要注意:燒熟煮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餐前洗手。

防控力量進一步充實

對於落實今冬明春的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多個部門說明了具體舉措。

目前,福建省疫情防控力量已進一步充實。數據統計顯示,福建省已組建疫情防控專家隊99支、1053人,流行病學調查隊301支、3303人,專業消殺隊伍221支、1211人,核酸檢測應急隊26組、298人;全省現有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283家,已實現所有省級醫院及各級定點醫院、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全覆蓋,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具備核酸採樣能力;全省已設置定點醫院91家,市級定點醫院床位準備數18982張。

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交通檢疫組辦公室主任,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雷文忠通報,截至18日,累計掌握入境涉閩人員50.66萬人次,累計查驗旅客2.18億人次,對發現的疑似病例按規定進行處置。

目前,福建省正嚴格落實境外人員「14+7」、高風險地區入(返)閩人員集中14天、中風險地區入(返)閩人員居家14天醫學觀察措施和核酸檢測工作。針對入境人員,福建省通過築牢遠端防控、國門檢疫、集中隔離觀察、社區防控、哨點監測「五道關口」,實現從「國門」到「家門」全程閉環管理。對甄別的高風險人員,在實施鼻咽、口咽拭子採樣的基礎上,採集靜脈血開展抗體檢測,實現核酸和抗體「雙保險」檢測。

此外,面對空中運力大幅萎縮的同時,防疫物資與企業復工復產的產品出口需求井噴的矛盾,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餘傳富表示,福建省努力按照穩定供應鏈的決策部署,出臺了系列支持航空貨運發展政策,努力暢通國際物流通道。

據統計,到三季度,福建省航空口岸國際貨郵吞吐量9.6萬噸,其中客改貨國際貨運航班吞吐量2.78萬噸,國際定期貨運航班吞吐量5.76萬噸;第三季度,福州航空口岸逆勢增長,國際貨郵吞吐量達5894噸,同比增長40.87%。

下一步,省商務廳(口岸辦)將持續推動福建省航空口岸現有廈門至洛杉磯、新西伯利亞、東京等6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穩定運行。同時,努力新增、加密國際(地區)貨運定期航線,完善國際(地區)貨運定期航線網絡。(鄭璜)

相關焦點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慄雅婷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
  • 湖北實施最嚴冷鏈食品防疫措施:食品樣本全檢測 從業人員每7日核酸...
    湖北省針對以湖北為第一入境地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措施,嚴防疫情輸入。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增設進口冷鏈食品防控組,由市場監管、海關、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商務、公安、政務辦等單位組成4個工作專班開展聯合辦公。
  • 【最新】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發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海關總署會同交通運輸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已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
  • 嚴控 嚴防 嚴查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冷鏈食品監管...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張曉麗 趙澤瑞) 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輸入風險,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控、嚴防、嚴查持續開展冷鏈食品監管工作。
  • 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24日,天津第155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採取五方面措施 做好冷鏈食品風險防控
    摘要:11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在國內市場的風險防控,將採取及時開展市場風險排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持續加強日常監管等五項有效措施。
  • 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切實防範進口冷凍冷藏肉品、海產品新冠病毒風險,鄆城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加強對轄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風險排查及核酸檢測工作。一是加強排查。
  • 浙江省擴大「冷鏈食品溯源碼」應用覆蓋面
    ,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的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由國際貨運航班或經過港口運輸至國內的進口貨物,對運輸工具和產品外包裝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對於入境旅客託運的行李外表面,在入境通過傳送帶前,原則上也需要經過統一消毒。
  • 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病毒,這些港口是怎麼做的?
    對此,張伯禮院士建議建立冷凍進口食品熔斷機制。雖然疫情的傳播源頭尚未有定論,但進口冷鏈物品不得不令我們警惕和防範,這個漏洞一天沒被堵上,同樣的險情就極有可能出現在其他地方。境外人員的輸入,我們可以通過嚴格隔離、普遍篩查來阻擋,但處於『暗處』的冷凍食品或貨物的防控就更加需要嚴密嚴格。
  •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要點解析
    冷鏈食品疫情防控要做全過程管理,過程中要結合PDCA的邏輯和基於風險的思維,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爭取將風險降到最低。  P-預防管控機制建立  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過程中應做全方位管理,對來自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區冷鏈食品的及時進行消毒作業。
  • 致南潯區市民和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者告知書
    為進一步落實冬春季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防止新冠病毒可能藉助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等物品傳播蔓延,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湖州市《關於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理的通告(第28號)》有關要求,現就加強冬春季疫情防控期間進口冷鏈食品管理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 陝西省榆林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告知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高馬陽)12月2日,陝西省榆林市市場監管局向全市冷鏈食品經營者印發《榆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口冷鏈食品經營告知書》,按照加強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的要求,就進口冷鏈食品經營事項提出五點要求,要求全市冷鏈食品經營者嚴格履行市場主體責任。
  • 湖北直接接觸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每7天核酸檢測1次
    據「健康湖北」微信公眾號消息,湖北省針對以湖北為第一入境地的進口冷鏈食品,實施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措施,嚴防疫情輸入。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已增設進口冷鏈食品防控組,由市場監管、海關、交通運輸、衛生健康、商務、公安、政務辦等單位組成4個工作專班開展聯合辦公。及時制定出臺《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方案》及《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
  •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加強進口冷鏈食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日前兩地海關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中國海關總署已經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源頭管控。
  •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天津最新通知來了!
    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要求,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了《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規範》。,最大限度防止因食品包裝材料被新冠病毒汙染造成的疫情擴散,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防控指揮部組織制定了《天津市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預防性全面消毒衛生指南(試行)》。
  • 【最新】蘭州市焦家灣冷凍廠1份進口冷鏈食品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通告 11月13日,蘭州市疾控部門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對城關區焦家灣冷凍廠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發現從天津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蝦內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能否停止冷鏈食品進口?海關總署回應
    近幾個月,進口冷鏈食品被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次成為疫情風險點?其次,各地在進行進口冷鏈疫情防控工作時,雖然會結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勢全面收集信息,科學確定抽檢商品種類和批次,但進口冷鏈食品數量多,抽檢難以發現所有病毒。冷鏈食品還能吃嗎?而對很多人擔心的冷鏈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天津市衛健委就安全食用冷鏈食品提出建議。
  • 上井|「後疫情時代」保證進口冷鏈食品安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 牽動著我們的心 每一個在為戰勝疫情而奮鬥的人都是英雄 上井精緻料理全體員工向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PART 01EPIDEMIC SITUATION冷鏈食材的挑戰與危機說到吃日料,最近大家總會擔心關於進口冷凍食品的安全問題。
  •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湖北發布最新通知!
    全文如下:關於印發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預防性消毒技術指南的通知各市、州、縣指揮部,省指揮部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組各成員單位:為深入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人物同防」工作機制,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