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在疫情發布會上指出,已找到充分的證據鏈,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物傳人,且該病毒在冷凍條件下可長期存活。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網表示,研究人員從用於儲存進口冷凍魚的包裝中分離出活性冠狀病毒,該發現進一步證實了新冠病毒可通過國際冷凍食品供應鏈傳播的猜想。
這亦是世界首次在冷凍包裝發現活性冠狀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道,這一發現表明,各國應重視通過冷凍供應鏈存在著病毒傳播的風險。
不過,該中心補充稱,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需要過於緊張,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
不可忽視接觸傳播
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之一,新冠病毒通過附著在物體表面,人們接觸後未及時清洗便接觸口、鼻以及眼鏡等黏膜,導致感染。
據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牛津大學《臨床傳染病學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保持活性長達9小時,這一時長是流感病毒的5倍。
該團隊通過測試,發現發現引發流感的病原體可在皮膚上保持活性大約1.8小時,而引發新冠的病毒株存活時間長達9小時。「相比甲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存活9小時,這可能增加接觸傳播風險,進而加劇疫情擴散,」研究人員提醒道,保持手部衛生可有效降低這一風險。
此外,如果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劑進行手部清洗,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可在15秒內失去活性。
另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於上周發布報告顯示,該機構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能在玻璃(如手機屏)、不鏽鋼等光滑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
研究結果發現,新冠病毒具備三個特點:在較低溫度下存活更長時間;與多孔的複雜表面相比,在無孔或光滑表面上存活時間更長;在紙質鈔票上存活時間比在塑料鈔票上更長。
研究人員提醒道,由於新冠病毒可以在不同的物品表面長時間存活,因此人們需要有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和經常清潔這些表面。
儘管世衛組織緊急項目技術主管亞·范·科霍夫認為,該研究由於是在實驗環境下進行,對於研究結果保留一定的質疑,但是,世衛組織同樣建議需要做日常清潔,並經常給物體表面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