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 專家從冷鏈分離出新冠活病毒

2020-11-03 中關村在線

近期針對冷鏈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報導不斷,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的新聞更是引發全球關注。來自新加坡和愛爾蘭的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假設:進口冷鏈食品傳播。他們通過實驗發現,在4°C及-20°C的條件下放置21天後,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

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

關於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的論文,該研究結果的預印本於8月17日在bioRxiv在線發表,題為「Seeding of outbreaks of COVID-19 by contaminated fresh and frozen food」。

上個月,青島總結疫情防控經驗稱,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此後,青島採取三大措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在上文發表過程中,中國疾控中心在對青島港疫情溯源時,從進口鱈魚外包裝樣本中分離到活病毒。

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

國內,北京學者繼續深挖新發地批發市場,疫源逐步鎖定到批發市場負一層一個水產攤位上。該攤位唯一的進口商品是冰鮮三文魚。研究人員對該市場供應商冷庫採樣,在三文魚魚體上檢出了陽性樣本。對於疫源,他們的結論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10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從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新冠活病毒。據悉,專家團隊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發現,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

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

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此前專家就提醒,新冠肺炎病毒可能會在低溫環境下存活,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冷鏈食品的安全檢查,同時對檢出陽性的物資追蹤溯源。

專家表示,現在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提醒我們對於疫情的未知性和不確定性有更多敬畏。唯有科學守住每一個風險口,才能有效捍衛當前防疫向好的基本面。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555262)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冷鏈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進口凍肉或致跨境傳播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不止青島,山東省內諸多城市正在被陽性進口凍肉所擾。
  • 研究顯示冷鏈條件新冠病毒可存活3周,進口凍肉或致跨境傳播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不止青島,山東省內諸多城市正在被陽性進口凍肉所擾。
  • 冷鏈食品外包裝首次分離出新冠活病毒意味著什麼?專家:以前我們...
    每經編輯:王鑫10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觀察 | 外防輸入怎麼防》,文章稱,「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10月20日,在山東省青島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說。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不止青島,山東省內諸多城市正在被陽性進口凍肉所擾。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究竟能活多久?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不止青島,山東省內諸多城市正在被陽性進口凍肉所擾。
  • 齊齊哈爾關注: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不止青島,山東省內諸多城市正在被陽性進口凍肉所擾。
  • 新冠病毒可「物傳人」冷凍下可長期存活
    10月20日,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在疫情發布會上指出,已找到充分的證據鏈,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物傳人,且該病毒在冷凍條件下可長期存活。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官網表示,研究人員從用於儲存進口冷凍魚的包裝中分離出活性冠狀病毒,該發現進一步證實了新冠病毒可通過國際冷凍食品供應鏈傳播的猜想。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研究人員發表在牛津大學《臨床傳染病學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保持活性長達9小時,這一時長是流感病毒的5倍。 參與研究的黛比·伊格爾斯說,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一些表面上長時間存活,因此人們需要有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和經常清潔這些表面。
  • 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那麼病毒在物體表面可存活多久?
    人體皮膚——存活9小時來自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Kyoto Prefectural University of Medicine)研究人員發表在牛津大學《臨床傳染病學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人體皮膚上保持活性長達9小時,這一時長是
  • 金斯瑞科普|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那麼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到底可以存活多久呢?
  • 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一文回顧我國冷鏈百年發展史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 近期中國多起從境外冷鏈傳來病例,越來越多人開始懷疑:當初也是...
    值得溯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歐美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而在國內,各地都在嚴防與境外冷鏈輸入相關的感染病例。按照「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武漢等城市近日在對一些批次冷鏈倉儲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曾暴露在全世界聚光燈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年前,那裡是否同樣存在境外冷鏈食品?
  • 高福: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首次分離新冠活病毒意義何在
    10月17日,據中國疾控中心(下稱中疾控)官網,在對青島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中疾控指出,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出活病毒,意味著什麼?以往曾在食品外部環境中檢測出病毒,與此次發現有何差別?
  • 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專家風險研判認為,從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人員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並在感染後未及時調離工作崗位,繼續從事食品生產、裝卸、運輸、貯存及銷售等工作,病毒就有可能會通過感染者汙染食品及其包裝材料表面,並隨著冷鏈食品擴散,如果相關防控工作不到位,就存在導致相關的接觸者感染和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漢鼎好醫友市場信息網   2020-10-21 10:47:47   來源:    評論:   昨天上午,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天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又和冷庫高度關聯,冷鏈食品防控面臨怎樣挑戰?
    專家:零下80℃,病毒能存活幾年經過長時間冷鏈運輸,被帶入中國市場的新冠病毒,其傳播性和致病率如何?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佔秋回應紅星新聞表示:「新冠病毒在冷鏈過程中,不具備傳播性,但冷藏條件下,病毒依舊有活性。」
  • 北京新發地的新冠病毒來自哪裡?最新結論來了!買菜炒菜需留心
    在文章發表過程中,中國疾控中心報告從青島獲取的冷鏈食品中分離出新冠病毒,進一步提示冷鏈食品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在會上表示: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證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新冠病毒在冷凍下可長期存活。
  • 至少10起冷凍食品包裝新冠陽性事件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不難發現,無論是從厄瓜多進口的凍蝦,還是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其漂洋過海背後都離不開冷鏈保鮮技術的支持。冷鏈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經過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製品和藥品,在經過收購、加工、滅活後,用來保證產品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藥品安全的特殊供應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