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通過物傳人,別著急,疫苗快上市了

2020-10-21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青島市副市長欒新總結此次疫情防控的青島經驗,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此前據環球網援引外媒報導, 10 月 12 日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

澳大利亞疾病預防中心的科學家表示,新冠病毒非常「堅固」,可以在室溫或20攝氏度的光滑表面上存活28天,例如手機屏幕和塑料鈔票上。相比之下,普通流感病毒生存期為17天。該研究強調了紙幣、觸控螢幕設備以及提手和扶手對傳播病毒的風險。

新冠病毒特別的頑強,特別是現在已經進入秋冬季節,其生命力只會更強。不過新冠病毒再厲害也最終會被消滅,這不就在今天,國藥集團董事長表示,國內已經開始了緊急使用新冠滅活疫苗,目前中國生物已經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工作,能夠保證充足、安全的疫苗供應。

就當前而言,我國已有4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明年,我國新冠疫苗年產能在此基礎上會有效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

10月16日,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浙江推進新冠疫苗緊急接種,9月以來接種74.3萬人次。

9月26日,陳薇院士表示,重組新冠疫苗能有效覆蓋病毒變異。

此外根據9月12日的報導,國藥中國生物研製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緊急使用,已經接種了數十萬人次,無一例明顯不良反應,無一人感染;其中打完疫苗之後去海外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數萬人,截至目前實現了零感染。

由此可見我國新冠疫苗領先全球,並且安全性有充分保障。

對於新冠疫苗如何定價?國家衛健委介紹,網上的傳聞都是不實報導,大部分都是斷章取義。新冠疫苗的定價不以供需為定價基礎,而是成本。新冠疫苗的定價一定是大眾接受範圍內。

國內新冠疫苗的問世必將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同時給國人帶來更好的防護。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漢鼎好醫友市場信息網   2020-10-21 10:47:47   來源:    評論:   昨天上午,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下可長期存活 | 丁香早讀
    科技部:新冠疫苗發生過一些輕度不良反應,尚無嚴重不良反應10 月 20 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在我國已有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中,是否有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會上,針對這一問題,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表示,作為一個疫苗,不管是在臨床試驗階段,還是上市以後大規模的使用階段,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這都是正常現象,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 警惕新冠「物傳人」
    僅11月13至15日,三天裡就有8個地方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而11月23日,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1月9日本地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發現和從北美返回的一個航空集裝器有關。   一時間,「物傳人」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一個被汙染的貨櫃、一隻北美豬頭,或者是一個來自北美地區航空集裝器……這些都成了新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馬雲仍是首富!可轉債上演熔斷潮!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 10月20日上午,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情況。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新冠病毒可「物傳人」冷凍下可長期存活
    10月20日,青島市副市長欒新在疫情發布會上指出,已找到充分的證據鏈,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物傳人,且該病毒在冷凍條件下可長期存活。這亦是世界首次在冷凍包裝發現活性冠狀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道,這一發現表明,各國應重視通過冷凍供應鏈存在著病毒傳播的風險。不過,該中心補充稱,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需要過於緊張,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
  • 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那麼病毒在物體表面可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那麼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多久?
  • 如何防範新冠病毒「物傳人」
    近日,國內多地接連出現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冠病毒「物傳人」的現象引發公眾關注。從公開新聞報導看,此類感染多為患者接觸了被新冠病毒汙染的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境外貨櫃等物品所致,那麼該如何預防這類感染呢?
  • 丹麥水貂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可致疫苗失效?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丹麥水貂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可致疫苗失效?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健康時報客戶端11月7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官微11月7日發布:當地時間6日,世衛組織表示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異,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與之前只有輕微差別,暫未發現會影響疫苗效力。
  • 變異新冠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20年12月30日確認全美第二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於全美首名變異病毒感染者近期沒有出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官員判斷,變異病毒已經在美國「人傳人」。當天晚些時候,加州聖地牙哥縣政府官員在記者會上說,感染者是當地一名30歲男子,2020年12月27日出現症狀,29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由於這名男子沒有旅行記錄,政府認為聖地牙哥縣可能有感染變異毒株的其他病例。政府官員說,疫情已令聖地牙哥縣醫療系統壓力巨大,民眾應當遵守防疫規定,儘量在家慶祝新年。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4月12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申報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許可,成為全球首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 CEPI擴大與三葉草生物合作,資助「S-三聚體」新冠疫苗候選物全球II/III期臨床研究以獲上市許可
    基於「S-三聚體」新冠疫苗候選物早期臨床開發的積極結果,CEPI將與三葉草生物擴大合作,為全球範圍關鍵性II/III期臨床研究提供全額資金。該研究預計在2020年底前啟動,旨在進一步評估「S-三聚體」新冠疫苗候選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支持申請上市許可。
  • 新冠疫苗最快什麼時候上市?中國政府網發布權威解答
    12月25日,@中國政府網 就多個有關新冠疫苗的問題發布解答。新冠疫苗最快什麼時候上市?目前我國有15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款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由於國內不具備開展III期臨床試驗的條件,所以我國疫苗研發單位在完成I期、II期臨床試驗以後,都是採取國際合作的方式,與境外國家或者地區聯合開展III期臨床試驗。近期,走得比較快的研發企業剛剛獲得可以用於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所需的病例數,目前他們正在向國家藥監局滾動提交相關的資料,只有這些資料揭盲,並且達到監管機構要求的標準,監管機構才能給予其附條件上市或者上市的批准。
  • 國藥提交新冠疫苗上市申請 國人最快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
    原標題:深度丨國藥提交新冠疫苗上市申請,國人最快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陶黎納認為國藥的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都應該是有保障的,疫苗本身就很安全,除了活疫苗可能有點風險,其他疫苗都沒問題。   「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還要再觀察觀察,但我覺得從醫學原理上也不會有大問題。保護期不知道,但疫情到現在快1年了,二次感染者很罕見,說明免疫力還是比較持久的,我個人認為至少維持2-3年。」陶黎納指出。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近期,輝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獲批上市,是mRNA疫苗首次大規模使用,關於其技術和安全性存在各方質疑,藉此展開對這種新型mRNA疫苗的討論,列舉了10條大家對該疫苗的疑問,我們進行了解答,同時介紹一下我國的疫苗現狀。
  • 國藥提交新冠疫苗上市申請,國人最快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
    陶黎納認為國藥的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都應該是有保障的,疫苗本身就很安全,除了活疫苗可能有點風險,其他疫苗都沒問題。 「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還要再觀察觀察,但我覺得從醫學原理上也不會有大問題。保護期不知道,但疫情到現在快1年了,二次感染者很罕見,說明免疫力還是比較持久的,我個人認為至少維持2-3年。」陶黎納指出。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 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 金斯瑞科普|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那麼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到底可以存活多久呢?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表現為無症狀感染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荷蘭病毒學家通過對比病毒在人和動物身上的基因序列發現,他們目前已經證實,今年4月發生在荷蘭水貂養殖場的大範圍新冠疫情的傳播鏈是這樣的:即是人類傳播給水養水貂後再傳播給人類而導致的。 毫無疑問,這項科學調查的意義必將是深遠的,因為它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存在動物傳人現象。
  • 「國藥新冠疫苗開放預約接種」為假?上市尚待時日
    《健康時報》10月13日通過諮詢國藥內部知情人士獲悉:「國藥集團新冠疫苗北京、武漢兩地開放預約接種」為不實消息。一、「國藥新冠疫苗預約接種成烏龍」近日,國藥集團開放新冠疫苗國內小範圍預約接種的消息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