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起!專家發現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表現為無症狀感染

2020-12-03 騰訊網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荷蘭病毒學家通過對比病毒在人和動物身上的基因序列發現,他們目前已經證實,今年4月發生在荷蘭水貂養殖場的大範圍新冠疫情的傳播鏈是這樣的:即是人類傳播給水養水貂後再傳播給人類而導致的。

毫無疑問,這項科學調查的意義必將是深遠的,因為它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存在動物傳人現象。

根據荷蘭方向相關人士的介紹,該國是世界第四大珍貴毛皮生產國,境內共擁有160個水貂養殖場,是當地的一項支柱產業。疫情爆發後,荷蘭當局迅速調查,在這160個養殖場中,共有13個養殖場發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動物大多表現為無症狀感染,很難像人類這樣排查出已經所有感染動物。

因此6月初,荷蘭衛生部決定開始大範圍捕殺這些水貂養殖場的水貂,據稱目前已經捕殺了上百萬隻水貂,此外病毒學家還在對水貂以及其他鼬科動物進行研究,從而查找出新冠病毒潛在的宿主。

關於冠狀病毒能否感染人類,如果能夠感染,它們是否又會反過頭感染人類,這一直是科學界探索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此前,有科學家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撰文稱,動物很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宿主",而且作者還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即便人類已經徹底讓病毒在人類社會消失,但動物身上的病毒仍然很可能導致人類的第二輪疫情爆發,而且這些病毒的宿主很可能就是我們身邊的寵物或者是家養的牲畜。

美國疾控中心對荷蘭的這次疫情評價到,能夠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的確存在,它們的確能把病毒傳播給人類,然後再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不過這是小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荷蘭那邊則堅持認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動物在傳播導致新冠病毒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除了動物本身,動物身上的附屬品也讓我們操心,比如這一次水貂身上產出的貂毛,也同樣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動物體毛傳播的,這主要是因為病毒需要媒介傳播,而這個媒介主要是飛沫,因此病毒不大可能通過貂毛的運輸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一次冠狀病毒的傳播能力的確非常強,一邊傳播還能一邊進行變異,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十分擔心。不過值得期待的是,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多款新冠病毒疫苗進入了第三階段的人體試驗,預計最快10月份就能在國內接種到已經通過審批的新冠疫苗。

一旦疫苗大範圍在人群中接種,病毒將很快得到有效抑制,即便到時候動物體內的病毒仍然存在,對人類也不會再有大的殺傷力。

相關焦點

  • 新早讀!荷蘭證實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
    9月8日15時50分許,公安東麗分局交警支隊軍糧城大隊民警,在東羽小學校園門前執勤時,發現一輛牌照為「津BXXXX1」的中巴車形跡可疑,隨即將其攔下進行檢查,經現場核實,該車核載14人,實際乘坐了17人,超員21%。原來,駕駛人發現前方有交警執勤時,由於心虛所以減慢行車速度,避免引起民警的注意,不想卻弄巧成拙,被交警識破。現場看到,除駕駛人和副駕隨乘人員外,其餘15名均為小學生。
  • 荷蘭證實新冠病毒動物傳人傳播鏈 已捕殺100多萬隻水貂
    在不少研究裡,新冠病毒最初是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人和人之間由於接觸緊密變得傳播性更強。但是,除了種群內不斷地相互感染之外,人類的病毒傳播還可能使動物世界處於危險之中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在出現。近日,荷蘭病毒學家研究發現,今年夏天在荷蘭水貂養殖場暴發的新冠疫情,是病毒從人類傳播給水貂後再傳回人類導致的。
  • 無症狀攜帶者在疫情中承擔怎樣的角色?多學科專家共論新冠病毒與...
    3月27日,「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曾在SARS一線開展研究並取得了卓越成效、長期從事病毒基礎研究和相應疫苗研發,以及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線的知名院士、專家等多位重量級嘉賓,從多學科、多角度探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 全球首例!美國大猩猩感染新冠病毒
    全球首現非人靈長類動物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至少兩隻大猩猩11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該動物園兩隻大猩猩6日出現咳嗽等症狀,工作人員隨即展開新冠病毒檢測,將它們的糞便送檢。5天後,美國農業部國家獸醫服務實驗室確認它們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
  • 為何新冠病毒會造成全球爆發?美專家給出答案:它或是流行的關鍵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確診人數已經超過384萬人,這已經是十分龐大的數量。現在疫情在全球爆發,比起2003年的非典嚴重了幾十倍。對抗疫情的過程中,有些國家表現優異,就比如中國在專家的正確指引下看,很好的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繼續傳播,當然疫情的好轉也離不開人民的積極配合。
  • 歐洲爆發動物傳人病例,專家:動物致病毒變異
    報導稱,弗雷澤裡克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衛生部門在12名被水貂感染的新冠患者體內發現了一種變異病毒,美國農業部曾於8月17日發布消息稱,猶他州的兩個水貂養殖場內發現有5隻水貂感染了新冠病毒,而7月下旬該養殖廠的工人剛剛被確診。10月9日,美媒CNN報導稱,威斯康辛州的一家水貂養殖場有2000隻水貂死於新冠病毒,加上猶他州的疫情,美國已有至少1萬隻水貂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
  • 吳尊友: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第一份免費公共產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疫情發生後的)前三周,我們做出了四項重要的科學發現,分離病毒、破解基因序列、確定潛伏期、確定傳播途徑,這四項科學發現是制定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依據,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世界新冠肺炎防控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吳尊友在發言中表示,其中提供的基因序列,那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第一份免費的公共產品。
  • 北京疫情病毒是三四月份的「老」病毒,進口冷鏈傳入可能性降低
    專家初步判斷,此前國內有一個隱性人傳人鏈條,病毒傳播性不強,傳著傳著可能就斷了。但經過物流、人流匯集的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汙染市場後,再傳人,形成規模性爆發。6月16日晚上,相關專家向八點健聞透露,經過後續的樣本檢測工作,這次北京新冠疫情的病毒可追溯至三、四月份的歐洲新冠病毒譜系,而不是近期的歐洲新冠病毒譜系。
  • 新冠最早鑑定者:病毒或曾隱秘傳播 不一定起源於武漢
    作者們提到,儘管回顧性分析已經確認在中國湖北武漢有患者早在2019年12月1日就出現了症狀,但第一例新型肺炎(COVID-19)報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例數量正在迅速增長並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然而,實際病例數很可能比報告的數字要大很多,因為非常輕微或無症狀的感染者常常未被統計進去。
  • 警惕新冠「物傳人」
    僅11月13至15日,三天裡就有8個地方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而11月23日,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1月9日本地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發現和從北美返回的一個航空集裝器有關。   一時間,「物傳人」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一個被汙染的貨櫃、一隻北美豬頭,或者是一個來自北美地區航空集裝器……這些都成了新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吳尊友說,目前尚不清楚把病毒帶到新發地的人或物到底是什麼。如果是物品,最有可能是溫度較低、冷凍的物品,病毒存活時間比較長。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變異病毒對新冠疫苗效力影響不大,希望不在動物身上「紮根」—專訪病毒學專家李文輝
    2020年1月,中國科學團隊便測出了全基因組序列,不久又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受體蛋白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前者解決了新冠病毒是什麼問題,後者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其是如何感染細胞的問題。這為疫情防控和抗病毒藥物、疫苗的研發打下基礎。
  • SARS病毒進入夏天就自動消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還在肆虐?
    但是,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相比於新冠病毒,SARS病毒的傳播能力卻存在重大「缺陷」。SARS病毒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高致病力,幾乎所有感染都涉及下呼吸道,並導致嚴重的呼吸窘迫症候群。而且,幾乎所有感染者感染後都會表現出諸如發燒,咳嗽,肌肉疼痛的典型或嚴重症狀。
  • 法國已發現數起變異病毒聚集性感染 官方正加緊應對
    (抗擊新冠肺炎)法國已發現數起變異病毒聚集性感染 官方正加緊應對中新社巴黎1月10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官方當地時間10日確認,已發現數起變異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病例,正在對此加緊應對,儘快切斷傳播鏈。法國衛生部長維蘭當天表示,法國衛生部門已在法國本土發現了數起變異病毒聚集性感染病例,正在加緊追蹤。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原來是……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新冠病毒為何能引發全球疫情?專家:無症狀感染是關鍵
    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58萬例。新冠病毒為什麼造成了全球暴發,而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和MERS被控制在了較小範圍內?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認為,新冠病毒造成的無症狀感染是其形成全球流行的關鍵。
  • 關於新冠疫情,我們能從病毒進化中學到什麼?
    只要你知道怎麼看進化樹,此次新冠病毒的過去、現在和可能的未來便全都躍然紙上。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一點一點地揭開這棵進化樹的真相,並且在新技術的幫助下,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和更快的速度破解病毒基因序列,因此我們了解新冠病毒進化樹的速度將甚於過去任何一次傳染病。如今的問題是:我們了解它的速度能否快到可以限制病毒的傳播呢?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新冠病毒的進化樹就暗示了此次問題的嚴重性。
  • 科學與新冠病毒的競賽:感染人數為何遠超SARS?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美國發現了第一例人傳人病例,證實這個病毒感染性比較強。」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盧山說。截至宣布之時,在中國以外的18個國家,已經有98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其中包括在德國、日本、越南與美國這四個國家出現的8例人傳人病例。
  • /陳耀凱/張國中等解析新冠無症狀感染及重症感染適應性免疫應答...
    由SARS-CoV-2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範圍大流行【1】。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COVID-19患者可以分為重症、中症、輕症和無症狀四類,其中70-80%為輕症或無症狀患者【2】。免疫反應失調是COVID-19的疾病本質之一。
  • 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全球大流行?
    新冠病毒 有很強的毒力,和極易播散擴散傳播力,而且在體外也有較久的存活力(起碼3天之內),易感並免疫力弱的個體被感染後,5~8天之內是毒力最強和最容易傳染他人的窗間區段,即使是此個體仍然處在潛伏期,仍然無症狀,「好好的」,也可以傳染病毒。同時還存在無症狀感染者,更是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