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我們該如何避免感染?

2020-11-05 學術參考

舌尖上的美食引發舌尖上的危機

現在,確鑿的證據再次來了。這次從青島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證實了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就有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病毒。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官網)

眾所周知,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一次次地出乎我們的預料,甚至顛覆科學家的認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凍食品及包裝中存活並引起人體感染。

新京報網7月10日報導: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海鮮攤位檢測出病毒後,北京抗疫1個月核酸檢測超1100萬人次。

彭博環球財經8月14日:到深圳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檢測呈陽性。

中央財經10月31日:山東兩地緊急通報「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進口冷凍豬肉流入」。

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華輿」10月13日據澳洲網報導:根據澳洲頂尖生物安全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鈔票,玻璃和其它日用品的表面上保持數周的傳染性,該實驗室強調了觸控螢幕和公共場所物體表面如電梯扶手,開關等存在的風險。

專家提醒:現在全國很多地區進入低溫天氣,今年將是60年最為寒冷的冬季,這為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及細菌的生存和傳播造成了有利條件,也增加了疫情發生的可能性和複雜性。

廚房戰「疫」妙招

生活要儘量保持正常,肉和海鮮還要吃,但隨時可能出現且高度不確定的風險時刻存在,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呢?

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如果說戴口罩是一種「防衛」措施,那麼科學使用和選擇有效的消毒劑隨時殺滅病毒病菌,則是化被動為「主動出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對購買的冷凍食品包裝先進行消毒,然後去處理。每次接觸之後也應該及時對手、廚具等進行消毒,讓我們變被動/擔憂為主動。

如何選擇安全消毒產品?


說到消毒產品大家並不陌生,許多人已經習慣用84消毒液。但它的弊端就是腐蝕及刺激極強,不適合用於人體,除了清潔廁,現在多數人已經極少用於食品。

我們大多數人習慣了用酒精消毒。但它是易燃的,時常會有使用酒精引起火災的事件。而且,如今全國飛機、高鐵、地鐵和公交已禁止攜帶酒精類消毒劑。更重要的是,從專業分類上酒精屬於中效消毒劑,對許多常見病毒效果差強人意。

經國家權威第三方機構檢測,目前市場上出現一種高效、安全、無刺激的新型殺滅病毒產品「口清露」。國家新冠病毒防治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含氯消毒劑(次氯酸主要成分)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武器口清露由百唯康生物海歸博士團隊推出,採用國際權威機構研究證實的活性氯作為主要有效成分,可以高效殺滅多種常見致病菌病毒,有效率高達99.99%。百唯康團隊最初對口清露消毒噴劑的規格是100毫升,主要是為了方便經常出差的朋友隨身攜帶(高鐵飛機可隨身)隨時消毒。但是,針對目前冷凍食品不斷出現狀況,百唯康團隊及時推出了500毫升的家庭裝,定位家庭食品消毒,可以對購買的冷凍食品及快遞包裹進行消毒。(據報導:口清露配方的產品,在日本等很多國家已經是尋常百姓家對水果和蔬菜進行消毒的日常家用品。)

據悉,百唯康研製的「口清露」,目前已經開始在淘寶旗艦店熱銷。這樣您可以在家裡,除了消毒冷凍食品、網購包裹、餐具,也可以對孩子接觸的玩具、還有與你日夜不分離的手機等進行消毒。

相關焦點

  • 又一地進口凍鮮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食品頻頻出事,為何還要大量...
    據新華網,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此外,11月13日和14日,山東梁山縣、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多地也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近幾個月,進口冷鏈食品頻頻被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冷鏈食品為何會成為病毒的「潛伏地」?為何冷鏈食品頻頻「出事」,我國依然沒有停止進口?針對其潛在風險,各部門應該如何科學防控?
  • 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虎嗅網
    難道新冠病毒偏愛冷凍環境嗎?各種冷凍海鮮、肉類還能吃嗎?一、低溫和塑料,確實利於病毒保存不單是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耐冷不耐熱,非常不怕凍。許多病毒可以在 4 °C 的冷藏室環境下保存一個月,在冷凍條件下保存數年,在超低溫和凍幹條件下穩定存活。
  • 冷凍食品中的新冠病毒可以存活21天?
    近兩個多月以來,我國先後從北京、大連、煙臺、深圳、廈門和蕪湖等9個地方在冷凍食品中檢出新冠病毒。無論是厄瓜多凍白蝦還是巴西凍雞翅等,其來源大多為南美洲。專家指出,這與當地疫情嚴重、冷凍海鮮等食品加工過程較容易汙染有關。除此以外,在越南、菲律賓和紐西蘭發生的本地病例也與冷凍食品有關。
  • 至少10起冷凍食品包裝新冠陽性事件 新冠病毒可在冷鏈長時間存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 8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同日,陝西省西安市1份厄瓜多進口凍蝦的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為什麼進口生鮮外包裝上多次發現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 就不能吃了?
    摘要: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海淘包裹已被汙染,摸了就會感染?真相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時值年底,各種購物節頻至。
  • 41天10地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多地緊急通報!世衛組織回應……
    如何預防疑似食品來源的病毒感染?41天10地進口凍品檢出新冠8月13日,陝西省疾控中心報告稱在對西安市蓮湖區方欣海鮮市場海鮮產品採樣核酸檢測中,發現一個批次的進口厄瓜多凍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國內已有10起以上食品或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科學解讀: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
    大家有疑惑過: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嗎?8月9日,煙臺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冷凍海鮮產品,3份外包裝樣本核酸陽性;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核酸檢測陽性;8月12日,蕪湖一家餐飲店的冷凍海鮮核酸檢測呈陽性;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場的厄瓜多進口蝦包裝核酸陽性;難道新冠病毒偏好冷凍嗎?沒準還真是這樣。
  • 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冰封嗎?為什麼不把冷凍食品停了?
    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七大洲全部被波及。之前很多人稱,就新冠疫情來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病毒很難到達南極大陸,然而實際的結果是,南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南極有海洋包圍著的南極洲,北極有陸地包圍著的北冰洋。兩極的冰雪王國凝固了全球70%以上的淡水,擁有全球最厚的冰層(約4800米)和最低的空氣溫(-89℃)。
  • 天津3份雪糕樣本新冠檢測呈陽性 冷鏈食品防疫如何「不掉鏈」?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 申珅)14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津南區疾控部門在對天津市大橋道食品有限公司(位於津南區雙港鎮)送檢的雪糕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3份雪糕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德國肉聯廠發生聚集性感染,新冠病毒零下80度可存活
    (健康時報記者 王月明 文/圖)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居特斯洛縣肉類加工企業滕尼斯食品公司發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該企業安排全部5300多名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截至當地時間18日晚,在已經出爐的1106份檢測結果中,陽性佔730例。自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出現肉類加工企業集體感染事件。
  • 中國首次在國產肉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
    數月來中國爆發的本土新冠病毒病例,民眾往往都把焦點對準國外輸入性病例和從外國進口的冷凍食品及其包裝。星期二,有關檢疫檢驗單位宣布,一批國產雞腿外包裝,經核酸檢測呈陽性。新冠病毒據官方通報,中國安徽省滁州市嘉吉蛋白營養科技公司購進的一批國產雞腿外包裝,周二經2019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有關當局迄今還未對產品外流以及具體流向作出說明。
  • 權威專家:正確認識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
    本報訊 (記者宿志紅)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近日,在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漢鼎好醫友市場信息網   2020-10-21 10:47:47   來源:    評論:   昨天上午,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進口冷凍食品為何不能一禁了之?
    11月24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確定為北美進口豬頭。   此外,在溯源過程中,多個病例將矛頭對準冷鏈及相關環節。有關專家曾表示,在事實證據的累計下,我們可以認為,來自疫情國家的冷凍食品等極有可能將病毒一併帶到中國。
  • 鍾南山:警惕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包裝新冠呈陽性?為何新冠總跟海鮮扯上關係?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 8月10日,市疾控中心覆核,3份外包裝樣本呈陽性。經核查,涉疫產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餘產品均儲存在冷庫中,未流入市場。
  • 新冠病毒最近的這幾個發現,可能會對新冠病毒的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來源於健康時報、中國生物科學技術網醫殤小編按:       冷凍食品發現活病毒,加上之前數次有冷凍食品感染人員的報導,那麼這個防控需要注意,可能會對涉及進口冷鏈運輸的所有產業(主要是食品)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 關於印發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和湖北省...
    各市、州、縣指揮部,省指揮部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組各成員單位:為深入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人物同防」工作機制,進一步做好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和《湖北省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