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又有三地在進口海產品外包裝測出新冠病毒!多地拉響警報...

2020-11-30 上遊新聞

7月16日,據云南衛健委官網消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通報了從3批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雲南省迅速組織對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及接觸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截至7月14日,全省共採集2750個凍南美白蝦相關樣本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中,從包裝箱外表面樣本中檢出3份核酸陽性,陽性樣本均來自厄瓜多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註冊編號24887)生產的產品,生產批號分別為3380、3277和2616。蝦體及相關接觸人員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

雲南省已緊急暫停採購來自厄瓜多的海產品,對檢查中發現的厄瓜多3家涉事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全部下架、停售、封存,對相關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目前,未發現相關接觸人員感染情況。所有涉及場所已封閉消殺。

重慶、江西通報:

部分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7月15日,重慶沙坪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報稱,7月14日,檢測發現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7月14日,江西省萍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公告:7月13日下午,萍鄉市接到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轉來的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的工作提示,萍鄉市部分消費者通過「興盛優選」團購平臺購買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產品,同批次相關產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經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此前,大連、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部分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三部門已緊急通知:

立即禁售厄瓜多凍南美白蝦

早在7月10日,海關總署、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就已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關於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要求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

在當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通報稱,7月3日,大連、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部分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海關總署表示,對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並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的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多地拉響警報,緊急出手!

在浙江,截至7月11日上午,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會同海關部門已對浙江省內進口商、經銷商的77812.08千克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採取封存召回措施。

在廣東,截至7月14日中午12點,廣州、深圳、惠州、汕尾、湛江等5個市排查發現厄瓜多進口的涉事產品,停售、封存凍蝦約82.3噸,針對性開展人員、產品、環境核酸檢測共1041批次,結果均為陰性。

此外,陝西、海南、四川、安徽等多地已經拉響警報,全面排查處置厄瓜多進口肉類和水產品。

進口凍白蝦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意味著什麼?

7月1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厄瓜多三家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凍南美白蝦)在輸入我國過程中,其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相關樣本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這個消息非常重要,它提醒了兩個方面——

進口的海產品把病毒帶入中國是有可能的,這種帶入能不能引起新的疫情暴發,還需進一步科學論證。

對於進口的、尤其是來自有疫情國家的物品,尤其是有冷凍包裝和冷凍低溫保存的進口產品,要加強檢查,或乾脆禁止進口。這些措施能夠減少風險。

厄瓜多白蝦是不是完全不能吃了?

有媒體報導,一名在北京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的海鮮商戶透露,厄瓜多白蝦大部分都來自西北京南三環玉泉營附近的南郊冷庫,這些白蝦在國內養殖,專門有企業定製厄瓜多白蝦的盒子,批發價格在一盒(2公斤,最大規格30-40)70元,零售價80-100元,「這比進口價格便宜多了去了」,甚至有些盒子裡還會加水,凍品的水分很大。

厄瓜多白蝦的規格分30-40、40-50,直到90-100等多個規格,數字越大代表的規格越小,據上述海鮮商戶所講,在這次北京疫情爆發之前,他所在的錦繡大地海鮮經營並無起色,目前整個市場尚處於未開業狀態,海鮮產品價格普遍非常低廉,「蝦都沒人要了,鮑魚都成垃圾了,便宜得要死」。

這位商戶透露,批發市場一般也沒人賣真正的厄瓜多白蝦,基本為國內水產養殖後冷凍包裝,盒馬裡面的很多凍蝦也是這位商戶的同鄉送貨,大部分產品來自西南郊的冷凍貨。

一名青島的厄瓜多白蝦零售商也透露,其實大部分厄瓜多白蝦都是國內養殖,「打上標籤比較好賣」,在這名零售商的朋友圈,168元4斤的厄瓜多大蝦正在促銷,售賣的品相是規格最大的30-40系列,青島送貨上門,還可以順豐包郵。

厄瓜多水產養殖協會(CNA)數據顯示,2020年1-3月,厄瓜多對蝦出口額達9.08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中國、美國和西班牙為前三大出口目的國,出口額分別為5.1億美元、1.3億美元和0.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9.4%、18.2%和75%。從份額看,2020年3月,中國對厄白蝦進口量在56.9%,4月份這個比例上升至82%。3家公司的被檢查新冠肺炎疫情後,進口量剛有起色的厄瓜多白蝦或將失去中國這一最大市場。

厄瓜多:已向中國保證「履行必要程序」

保證凍蝦等出口產品安全性

記者15日從厄瓜多駐華大使館處了解到,就從該國進口的南美凍蝦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一事,厄瓜多政府近期已同中國政府舉行至少四次會見會談,據該國外長路易斯•加耶戈斯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該國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

據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本月10日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7月3日,大連海關和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目前已暫停相關企業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通報稱,對於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並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的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據厄瓜多駐華使館15日消息,13日和14日,厄瓜多外貿部長和中國海關總署署長等官員先後舉行兩次會談。此外,厄瓜多外交部也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中國駐厄瓜多大使舉行會談,希望找到南美凍蝦出口安全的解決方法。

據厄瓜多外長加耶戈斯部長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他同時表示,兩國間的友誼和密切關係框架下,這一問題已得到克服,厄瓜多將會繼續同中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專家:應注意防範接觸性傳播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此前表示,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的食物,它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可能存在著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可能,目前還不能排除低溫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作為病毒的載體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環境並引起人類傳播的可能。

北京市疾控中心此前也給出建議,疫情期間應注意防範接觸性傳播:

外出採購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帶上消毒紙巾和乾淨的購物袋;

使用超市的推車、購物籃前,可以用消毒紙巾或消毒液對把手和扶手進行消毒。

購物時,要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選購生鮮食品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購物袋套在手上進行挑選,不要直接用手碰觸食物;

肉類和海鮮等生冷食物要與果蔬、熟食等其他食物分開包裝。

注意查看食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內容。

採購完成後,應進行手清潔。

避免採購來源不明的食物和原材料。

信息來源:成都商報、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產品外包裝測出新冠病毒!多地拉響警報……厄瓜多白蝦還能吃不?
    日,檢測發現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多地拉響警報,緊急出手!在浙江,截至7月11日上午,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會同海關部門已對浙江省內進口商、經銷商的77812.08千克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採取封存召回措施。
  • 歐洲多國再度拉響警報,這次已不是新冠,中國也發現同類病毒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各國民眾都將新冠病毒當成是洪水猛獸,也認為是最應當要防控的病毒,但實際上對於人類而言,致命的病毒並不只是新冠病毒,還有著更多傳染性較弱的病毒,隨著冬季來臨,這些病毒對於人類的危險也不小。
  • 俄動植物檢疫局表示中國未確認俄海產品包裝測出新冠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動植物檢疫局發布消息,該檢疫局尚未從中國方面收到關於俄海產品包裝測出新冠病毒的正式通知。中國長春市政府周一宣布,長春市寬城區對某食品公司品進口凍品外包裝樣本進行常規篩查,其中1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經核查,該產品系從俄羅斯進口銷至長春。
  • 全球多國再度拉響警報!高度傳染性!這次已不是新冠,中國也發現同類病毒!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
    新冠肺炎還沒離開,全球多國再度拉響警報!不止是歐洲,如今在中國、日本、韓國也發現了同類病毒!在日本,不到一個月時間,疫情從原先的一個地區擴大到三個地區,出現了加速蔓延的趨勢。0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歐洲迅速擴散!近日,英國多地出現大量天鵝神秘死亡事件。一些天鵝在臨死前會沿著一個方向打轉,鼻孔裡還流著血。
  • 又一地進口凍鮮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食品頻頻出事,為何還要大量...
    據新華網,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此外,11月13日和14日,山東梁山縣、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多地也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近幾個月,進口冷鏈食品頻頻被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冷鏈食品為何會成為病毒的「潛伏地」?為何冷鏈食品頻頻「出事」,我國依然沒有停止進口?針對其潛在風險,各部門應該如何科學防控?
  • 41天10地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多地緊急通報!世衛組織回應……
    如何預防疑似食品來源的病毒感染?41天10地進口凍品檢出新冠8月13日,陝西省疾控中心報告稱在對西安市蓮湖區方欣海鮮市場海鮮產品採樣核酸檢測中,發現一個批次的進口厄瓜多凍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 晨報|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 第450期 2020年11月18日 | 農曆十月初四 | 星期三 01 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上,
  • 上海交大趙大海接受央視專訪: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應嚴格進行新冠...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對於新冠疫情暴發、防控以及衛生政策第40次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也是第65次接受央視、上視專訪。
  •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近日,濟南銷往西安的一批厄瓜多冷凍南美白蝦包裝及外環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以來,國內已有10起以上食品或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美國多地拉響警報,一線醫護懇求吶喊,川普「改口」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有超過14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外媒稱,迄今病例最集中的地區是紐約州,幾乎佔全美病例的一半,這令當地的醫療體系"扛不住了"。據光明網報導,在美國紐約州,新冠肺炎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700餘人,醫院床位,個人防護設備和呼吸機嚴重短缺,同時,奧爾良,底特律等疫情熱點地區的醫院也紛紛拉響警報,宣布藥品,醫療用品和專業人員嚴重不足。面對醫療設備不足的問題,美國多地拉響了警報,身處美國抗疫一線的醫生和護士也在社交媒體上懇求並吶喊希望獲得更多防護設備。
  • 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加強進口冷鏈食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日前兩地海關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中國海關總署已經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源頭管控。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究竟能活多久?
    1 4°C及-20°C的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1天近日,山東煙臺冷鏈產品中一批外包裝檢出陽性的巴西進口凍豬肉流入省內多地。10月30日來,涉事巴西凍豬肉已讓購銷地文登、安丘啟動摸排。此前,山東省乳山市曾於10月21日、29日兩次抽檢出進口冷鏈食品陽性。
  • 鍾南山:警惕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來自新加坡和愛爾蘭的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假設:進口冷鏈食品傳播。他們通過實驗發現,在4°C及-20°C的條件下放置21天後,添加到雞肉、三文魚、豬肉裡新冠病毒仍有傳染性。該研究結果的預印本於8月17日在bioRxiv在線發表。
  • 武漢:在進口冷凍牛肉、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11月28日通報,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
  • 全球多國再度拉響警報!高度傳染性!這種病毒一定要當心!
    2020年真是太魔幻了,肆虐全球一整年的新冠病毒還沒消散,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節來臨,全球多地相繼爆出禽流感,豬流感病毒。所有人都要提高警惕。
  • 齊齊哈爾關注: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4°C及-20°C的條件下,新冠病毒可存活21天近日,山東煙臺冷鏈產品中一批外包裝檢出陽性的巴西進口凍豬肉流入省內多地。10月30日來,涉事巴西凍豬肉已讓購銷地文登、安丘啟動摸排。研究者將200μL的 3 × 106) TCID50/ml SARS-CoV-2(新冠病毒)分別添加至三文魚、雞肉和豬肉的樣品(每個樣品大小為500 mm3)中,將其分別在4°C, –20°C及–80°C儲存,並分別在添加後的在1,2,5,7,14和21天採樣,每種條件下重複三次。
  • 警惕!三天8地檢出陽性!
    >甘肅、河南、陝西等地相繼通報 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產地覆蓋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 為何冷鏈頻頻成為病毒「潛伏地」? ▎山東梁山縣: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陽性 11月12日,山東濟寧梁山縣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梁山縣的進口冷凍牛肉製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從哪進口,流向何方?大數據揭示國內進口海產品流通路徑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從哪進口,流向何方?大數據揭示國內進口海產品流通路徑近期一些地方新冠疫情的出現,一度與「進口海產品」關聯較多。北京新發地疫情初期外界曾將矛頭曾指向進口三文魚,此後海關總署通報從厄瓜多進口冷凍白蝦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
  • 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
    為何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全球已累計超過5890萬人感染。與此同時,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近30天,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國家衛健委報告顯示,多數病例來自聚集性疫情,且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