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據云南衛健委官網消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通報了從3批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雲南省迅速組織對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及接觸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截至7月14日,全省共採集2750個凍南美白蝦相關樣本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中,從包裝箱外表面樣本中檢出3份核酸陽性,陽性樣本均來自厄瓜多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註冊編號24887)生產的產品,生產批號分別為3380、3277和2616。蝦體及相關接觸人員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
雲南省已緊急暫停採購來自厄瓜多的海產品,對檢查中發現的厄瓜多3家涉事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全部下架、停售、封存,對相關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目前,未發現相關接觸人員感染情況。所有涉及場所已封閉消殺。
重慶、江西通報:
部分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7月15日,重慶沙坪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通報稱,7月14日,檢測發現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7月14日,江西省萍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公告:7月13日下午,萍鄉市接到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轉來的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的工作提示,萍鄉市部分消費者通過「興盛優選」團購平臺購買了厄瓜多凍南美白蝦產品,同批次相關產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經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
此前,大連、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部分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三部門已緊急通知:
立即禁售厄瓜多凍南美白蝦
早在7月10日,海關總署、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就已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關於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的通知》,要求對部分自厄瓜多進口凍南美白蝦實施緊急處置。
在當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通報稱,7月3日,大連、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部分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海關總署表示,對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並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的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多地拉響警報,緊急出手!
在浙江,截至7月11日上午,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會同海關部門已對浙江省內進口商、經銷商的77812.08千克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採取封存召回措施。
在廣東,截至7月14日中午12點,廣州、深圳、惠州、汕尾、湛江等5個市排查發現厄瓜多進口的涉事產品,停售、封存凍蝦約82.3噸,針對性開展人員、產品、環境核酸檢測共1041批次,結果均為陰性。
此外,陝西、海南、四川、安徽等多地已經拉響警報,全面排查處置厄瓜多進口肉類和水產品。
進口凍白蝦外包裝發現新冠病毒意味著什麼?
7月1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厄瓜多三家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凍南美白蝦)在輸入我國過程中,其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相關樣本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這個消息非常重要,它提醒了兩個方面——
進口的海產品把病毒帶入中國是有可能的,這種帶入能不能引起新的疫情暴發,還需進一步科學論證。
對於進口的、尤其是來自有疫情國家的物品,尤其是有冷凍包裝和冷凍低溫保存的進口產品,要加強檢查,或乾脆禁止進口。這些措施能夠減少風險。
厄瓜多白蝦是不是完全不能吃了?
有媒體報導,一名在北京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的海鮮商戶透露,厄瓜多白蝦大部分都來自西北京南三環玉泉營附近的南郊冷庫,這些白蝦在國內養殖,專門有企業定製厄瓜多白蝦的盒子,批發價格在一盒(2公斤,最大規格30-40)70元,零售價80-100元,「這比進口價格便宜多了去了」,甚至有些盒子裡還會加水,凍品的水分很大。
厄瓜多白蝦的規格分30-40、40-50,直到90-100等多個規格,數字越大代表的規格越小,據上述海鮮商戶所講,在這次北京疫情爆發之前,他所在的錦繡大地海鮮經營並無起色,目前整個市場尚處於未開業狀態,海鮮產品價格普遍非常低廉,「蝦都沒人要了,鮑魚都成垃圾了,便宜得要死」。
這位商戶透露,批發市場一般也沒人賣真正的厄瓜多白蝦,基本為國內水產養殖後冷凍包裝,盒馬裡面的很多凍蝦也是這位商戶的同鄉送貨,大部分產品來自西南郊的冷凍貨。
一名青島的厄瓜多白蝦零售商也透露,其實大部分厄瓜多白蝦都是國內養殖,「打上標籤比較好賣」,在這名零售商的朋友圈,168元4斤的厄瓜多大蝦正在促銷,售賣的品相是規格最大的30-40系列,青島送貨上門,還可以順豐包郵。
厄瓜多水產養殖協會(CNA)數據顯示,2020年1-3月,厄瓜多對蝦出口額達9.08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中國、美國和西班牙為前三大出口目的國,出口額分別為5.1億美元、1.3億美元和0.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9.4%、18.2%和75%。從份額看,2020年3月,中國對厄白蝦進口量在56.9%,4月份這個比例上升至82%。3家公司的被檢查新冠肺炎疫情後,進口量剛有起色的厄瓜多白蝦或將失去中國這一最大市場。
厄瓜多:已向中國保證「履行必要程序」
保證凍蝦等出口產品安全性
記者15日從厄瓜多駐華大使館處了解到,就從該國進口的南美凍蝦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一事,厄瓜多政府近期已同中國政府舉行至少四次會見會談,據該國外長路易斯•加耶戈斯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該國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
據中國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本月10日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7月3日,大連海關和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目前已暫停相關企業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通報稱,對於檢出陽性的樣本,經核酸序列分析並經專家研判,檢測結果提示厄瓜多三家企業產品的貨櫃環境、貨物外包裝存在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專家研判認為,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反映出相關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據厄瓜多駐華使館15日消息,13日和14日,厄瓜多外貿部長和中國海關總署署長等官員先後舉行兩次會談。此外,厄瓜多外交部也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中國駐厄瓜多大使舉行會談,希望找到南美凍蝦出口安全的解決方法。
據厄瓜多外長加耶戈斯部長稱,厄方已向中國保證,將履行「必要程序」,以確保出口到國際市場的產品的安全性。他同時表示,兩國間的友誼和密切關係框架下,這一問題已得到克服,厄瓜多將會繼續同中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專家:應注意防範接觸性傳播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此前表示,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的食物,它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可能存在著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可能,目前還不能排除低溫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作為病毒的載體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環境並引起人類傳播的可能。
北京市疾控中心此前也給出建議,疫情期間應注意防範接觸性傳播:
外出採購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帶上消毒紙巾和乾淨的購物袋;
使用超市的推車、購物籃前,可以用消毒紙巾或消毒液對把手和扶手進行消毒。
購物時,要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選購生鮮食品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購物袋套在手上進行挑選,不要直接用手碰觸食物;
肉類和海鮮等生冷食物要與果蔬、熟食等其他食物分開包裝。
注意查看食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內容。
採購完成後,應進行手清潔。
避免採購來源不明的食物和原材料。
信息來源:成都商報、央視新聞、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